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9年广东省深圳市高考地理二模试卷(解析版)
2025-09-26 17:48:05 责编:小OO
文档
2019年广东省深圳市高考地理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22.0分)

1.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海岸边的山坡上,零星地分布着一些与当地基岩岩性完全不同的大砾石(如图)。据此完成1~2题。

导致这些砾石出现在该处的外力是(  )

A. 海浪 B. 风力 C. 流水 D. 冰川

2.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海岸边的山坡上,零星地分布着一些与当地基岩岩性完全不同的大砾石(如图)。据此完成1~2题。

当地现今的气候与该处出现这些砾石的地质时期相比,最确定的变化是(  )

A. 变冷 B. 变暖 C. 变干 D. 变湿

3.如图示意2016年我国不同品类特色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比较优势指数(取值越大竞争优势越强)。据此完成3~5题。

与我国大量进口的粮、棉、油、糖等农产品生产相比,中国具有出口竞争优势的农产品主要是(  )

A. 土地密集型产品 B. 资金密集型产品 C. 劳动密集型产品 D. 技术密集型产品

4.如图示意2016年我国不同品类特色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比较优势指数(取值越大竞争优势越强)。据此完成3~5题。

中国出口量最多的鲜冷藏水果是苹果和柑橘,其主要出口市场是(  )

A. 美国和欧盟 B. 日本和韩国 C. 东南亚和俄罗斯 D. 非洲和南美洲

5.如图示意2016年我国不同品类特色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比较优势指数(取值越大竞争优势越强)。据此完成3~5题。

提升我国特色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关键是(  )

A. 扩大种植规模 B. 推广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C. 精准施肥施药 D. 优化品质和强化品牌建设

6.蒸发是指水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相变过程。蒸发能力是指在一定气象条件下,充分供水时某一固定下垫面的最大可能蒸发量。气象台站利用持续盛有液态水的蒸发皿观测到的蒸发量是蒸发能力,并不是下垫面的实际蒸发量。如图示意我国西北干旱区年实际蒸发总量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6~8题。

根据区域的自然环境推测,四个地形区中蒸发能力均值最高的是(  )

A. 塔里木盆地 B. 天山山地 C. 阿尔泰山地 D. 准噶尔盆地

7.蒸发是指水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相变过程。蒸发能力是指在一定气象条件下,充分供水时某一固定下垫面的最大可能蒸发量。气象台站利用持续盛有液态水的蒸发皿观测到的蒸发量是蒸发能力,并不是下垫面的实际蒸发量。如图示意我国西北干旱区年实际蒸发总量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6~8题。

我国西北干旱区年实际蒸发总量的分布格局主要取决于(  )

A. 太阳辐射强弱 B. 气温高低 C. 降水多少 D. 风速大小

8.蒸发是指水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相变过程。蒸发能力是指在一定气象条件下,充分供水时某一固定下垫面的最大可能蒸发量。气象台站利用持续盛有液态水的蒸发皿观测到的蒸发量是蒸发能力,并不是下垫面的实际蒸发量。如图示意我国西北干旱区年实际蒸发总量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6~8题。

我国下列四个湖泊,冬季湖面单位面积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

A. 日月潭 B. 江西鄱阳湖 C. 云南滇池 D. 博斯腾湖

9.2019年2月18日,、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如图是粤港澳大湾区区位图。据此完成9~11题。

目前,广东省在全球最具竞争优势的产业是通信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这些优势产业在大湾区高度集群化且难以转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劳动力数量大 B. 产业链长、供应商多

C. 对市场依赖性大 D. 对机场和港口依赖性大

10.2019年2月18日,、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如图是粤港澳大湾区区位图。据此完成9~11题。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升级的主导方向是(  )

A. “科技+制造+金融”产业融合 B. 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

C.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和文化旅游产业 D. 大力发展金融服务和现代物流业

11.2019年2月18日,、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如图是粤港澳大湾区区位图。据此完成9~11题。

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区际联系,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互联互通,在交通运输建设方面最有效的措施是(  )

A. 完善高速公路运输网 B. 实现高速轨道线网的一体化和公交化

C. 扩大、深圳、广州国际机场的吞吐量 D. 扩大、深圳、广州集装箱港的吞吐量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6.0分)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于11月考察南美洲巴塔哥尼亚地区,发现该地距海洋近但很少受到海洋水汽的“滋润”,草原、沙漠广布,但多外流河;沙漠中分布有保存完好的大片石化森林。科考队员遇到当地游牧民特维尔切人赶着牲畜游牧,并得知他们每年在大西洋沿岸与安第斯山草场之间定期迁徙放牧。如图是巴塔哥尼亚地区略图及石化森林形成的一般过程。

(1)分析巴塔哥尼亚高原很少受到东西两侧大洋水汽“滋润”的原因。

(2)分析干旱的巴塔哥尼亚地区多外流河且流程中流量损耗相对较少的自然原因。

(3)推测巴塔哥尼亚地区“石化森林”的形成过程。

(4)指出考察期间(11月)特维尔切人游牧迁徙的方向,分析迁徙目的地该季节适宜放牧的有利条件。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后,广东顺德依托外来资本、丰富的低技能劳动力和充足的土地资源等优势,成为以家电、家具、机械等专业镇为单位的经济快速增长地区,各镇产业区之间多为制造业的上下游供应关系。近年来,伴随着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的出现,顺德制造业企业积极实施“机器代人”战略,较成功地实现了从要素驱动模式逐步向技术创新驱动模式转变,在产业升级、空间布局、就业结构等方面焕然一新。如图示意“机器代人”战略带动下的产业平台空间扩散与集聚过程。

(1)从制造业区位条件变化的角度,说明顺德制造业积极实施“机器代人”战略的理由。

(2)简述机器人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相互促进作用。

(3)概述“机器代人”战略实施以来顺德地区产业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

(4)分析“机器代人”战略实施后顺德地区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化。

14.海南岛旅游资源丰富,全岛气候宜人,具有迷人的热带景观和独具特色的海岛风情,有“东方夏威夷”之称。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及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全岛协调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图表示为海南岛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及旅游重心演变轨迹。

指出海南岛游客重心、国际游客重心、游客消费重心的空间位置及位置变化的共同特征,并分别分析其原因。

15.加冷河-碧山宏茂桥公园(图a)是新加坡国内唯一的大型公园,于20世纪60年代末为了缓解洪涝灾害而建。40年后,一条简单笔直的混凝土河道已经不能满足新加坡城市基础设施的功能和景观需求。新加坡于2009年10月启动了加冷河生态修复工程,将原有的缺失生态服务功能的混凝土排水渠改造为功能复合、景观优美、富有活力的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其主要措施是:①将笔直的混凝土排水道改造为蜿蜒曲折、宽窄不一的天然河流(图b);②利用土壤生物工程技术(植被、天然材料和土木工程技术的组合)来巩固河岸和防止土壤侵蚀(图c);③仿造河漫滩阶地,使河道通过洪水的最大宽度从原来的17~24m拓宽到近100m。

简述加冷河-碧山宏茂桥公园生态修复措施对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解:在由题干可知,挪威斯瓦尔巴群岛海岸边的山坡上,零星地分布着一些与当地基岩岩性完全不同的大砾石导致这些砾石出现在该处的外力是冰川。 

故选:D。

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2.【答案】B

【解析】

解:根据题干可知,瓦尔巴群岛海岸边的山坡上零星地分布着一些与当地基岩岩性完全不同的大砾石,则大砾石应该是受冰川的侵蚀和搬运作用堆积在此地,表明出现这些砾石的地质时期气温非常低,冰川广布;现在由于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大面积毁林尤其的热带雨林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降低,导致全球出现变暖的趋势。所以与现在相比,最确定的变化是气候变暖。 

故选:B。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其中内力作用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外力作用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不同的作用塑造的地表形态不同。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题干的能力,属于基础题,根据题干内容结合实际即可解答。

3.【答案】C

【解析】

解:读材料可知:优势指数取值越大竞争优势越强,结合图可知,比较优势指数较大的有:特色蔬菜、特色水产等,我国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因此我国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在出口竞争中有较强的优势。 

故选:C。

农产品是农业中生产的物品,如高粱、稻子、花生、玉米、小麦以及各个地区土特产等。国家规定初级农产品是指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及其产品,不包括经过加工的各类产品。

本题以“2016年我国不同品类特色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比较优势指数”为背景,考查了中国具有出口竞争优势的农产品,要求学生调用储备知识分析图解决问题。

4.【答案】C

【解析】

解:根据所学知识,苹果属于温带水果,柑橘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水果,美国和欧盟国家既有温带分布,也有亚热带分布,苹果和柑橘产量较大,进口较少,A错;日本和韩国地跨温带和亚热带,苹果和柑橘产量较大,B错;苹果属于温带水果,东南亚属于热带,对苹果需求两大,俄罗斯纬度高,气温低,对温带和亚热带水果需求量大,市场距离近,便于运输,C对;非洲和南美洲市场距离较远,苹果和柑橘不便于长距离运输,不是其主要出口市场,D错。 

故选:C。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农产品在国际市场分布特征。解答本题根据苹果和柑橘生长的地域性特点,结合世界不同国家气候、市场距离、苹果和柑橘产量和需求量加以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中等,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及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了解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点,掌握世界不同地区气候特点、市场距离、苹果和柑橘产量和需求量是解答本题关键。

5.【答案】D

【解析】

解:市场最终决定农产品的类型和规模,而农产品的质量是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以,优化品质和强化品牌建设是提升我国特色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关键。D对,ABC错。 

故选:D。

市场最终决定农产品的类型和规模,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包括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品质和树立品牌意识等方面,同时也包括交通和运输条件改善、冷藏保鲜技术提高,互联网技术普及等方面。

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了解农产品市场需求特点,熟记基础知识,掌握提高农产市场品竞争力的手段是解答本题关键。

6.【答案】A

【解析】

解:天山山地和阿尔泰山山地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力相对弱,排除BC;塔里木盆地和准格尔盆地相比,塔里木盆地里有中国最大的沙漠,空气湿度小,蒸发能力更大,故A正确。 

故选:A。

影响蒸发的因素有温度、光照、空气相对湿度、风力大小等。温度越高,光照越强,相对湿度越小,风力越大,蒸发力越强。

本题考查影响蒸发力的因素,难度一般。掌握相关知识并结合区域特征分析即得答案。

7.【答案】C

【解析】

解:A、太阳辐射强弱是影响蒸发量的因素,但不是影响该地年实际蒸发总量的主要因素,不符合题意。 

B、气温的高低影响蒸发量,但不是影响该地年实际蒸发总量的主要因素,不符合题意。 

C、我国西北干旱区年实际蒸发总量的分布格局主要取决于降水量,故正确。 

D、风速的大小影响蒸发量,但不是影响该地年实际蒸发总量的主要因素,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我国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受海洋的影响小,降水少,蒸发旺盛,所以该地最显著的特点是干旱;由于气候干旱,而蒸发旺盛,理论蒸发量远高于降水量,所以年实际蒸发总量取决于降水量的多少,降水多则蒸发多,降水少,则蒸发少。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属于基础题,根据所处的地理环境分析解答。

8.【答案】D

【解析】

解:结合选项读图分析,四地中博斯腾湖的纬度最高,冬季气温最低,因此冬季湖面单位面积实际蒸发量最小。 

故选:D。

蒸发量是在一定时段内水分经过蒸发而散布于大气中的水量,以mm计。蒸发力是指在下垫面足够湿润的条件下,保持水分充足供应时的蒸发量,又称最大可能蒸发量,用mm表示。影响蒸发的因素有:温度、液面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

本题以“我国西北干旱区年实际蒸发总量的空间分布”为背景,考查了影响蒸发的因素,要求学生调用储备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9.【答案】B

【解析】

解:由材料知,通信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是广东省在全球最具竞争优势的产业,这些优势产业在大湾区高度集群化且难以转移的最主要原因是产业链长、供应商多。 

故选:B。

产业转移: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分类:区域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产业转移的目的:企业生产追求更高的利润。 (2)其他因素: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由材料知,通信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是广东省在全球最具竞争优势的产业,这些优势产业在大湾区高度集群化且难以转移的最主要原因是产业链长、供应商多。

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是产业转移的相关知识,需要结合到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10.【答案】A

【解析】

解:粤港澳地理位置优越,海运条件好,对外贸易合作便利,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工业发达,第三产业比重高,资金雄厚,基础设施完善,国家支持。因此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升级的主导方向是“科技+制造+金融”产业融合。 

故选:A。

影响工业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不同时期,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不同,工业不同影响的主导因素也不同。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的地方,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率。粤港澳地理位置优越,海运条件好,对外贸易合作便利,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工业发达,第三产业比重高,资金雄厚,基础设施完善,国家支持。因此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升级的主导方向是“科技+制造+金融”产业融合。

本题以粤港澳大湾区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工业区位因素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1.【答案】B

【解析】

解:实现高速轨道线网的一体化和公交化有利于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区际联系,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互联互通。 

故选:B。

交通线路建设的意义: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促进地区资源开发;增加就业机会;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发展;巩固国防,保卫边疆,加强民族团结;促进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维持地区的稳定和繁荣等。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区际联系,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互联互通,在交通运输建设方面最有效的措施是实现高速轨道线网的一体化和公交化。

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12.【答案】解:(1)巴塔哥尼亚高原很少受到东西两侧大洋水汽“滋润”的原因要从海陆位置和地形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巴塔哥尼亚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主要是地形原因,答案为:巴塔哥尼亚地处西风带,西部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太平洋水汽进入;巴塔哥尼亚高原海拔较高,且西风使大西洋水汽向东输送,大西洋水汽也难以进入。 

(2)巴塔哥尼亚地区多外流河且流程中流量损耗相对较少的自然原因要从流量、土地面积、地形、土壤方面回答。结合图示信息可得河流多发源于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冰雪融水补给较多,河流流量较大;地势西高东低,河流落差较大,流速较快;陆地(东西方向)狭窄,河流较短,河流流程中蒸发、下渗损失较小。 

(3)巴塔哥尼亚地区“石化森林”的形成过程的解答根据材料信息,启动有关地质作用的知识即可得答案。安第斯山脉还未隆起之前,巴塔哥尼亚地区受西风的影响,降水丰富,森林茂密;板块运动使安第斯山脉隆起抬升,火山喷发导致森林被火山灰埋没,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森林演变成化石;外力作用使埋藏在地下的石化森林出露地表。 

(4)根据材料,特维尔切人每年在大西洋和安第斯山脉之间进行迁徙,则迁徙方向为水草丰富的地区,11月为当地夏季,当地11月份以后进入夏季,安第斯山冰雪融水增多,牧草丰富;山地牧场海拔高,气候凉爽;蚊虫少,可减少蚊虫叮咬。 

故答案为: 

(1)巴塔哥尼亚地处西风带,西部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太平洋水汽进入;巴塔哥尼亚高原海拔较高,且西风使大西洋水汽向东输送,大西洋水汽也难以进入。 

(2)河流多发源于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冰雪融水补给较多,河流流量较大;地势西高东低,河流落差较大,流速较快;陆地(东西方向)狭窄,河流较短,河流流程中蒸发、下渗损失较小。 

(3)安第斯山脉还未隆起之前,巴塔哥尼亚地区受西风的影响,降水丰富,森林茂密;板块运动(碰撞挤压)使安第斯山脉隆起抬升,大量的火山喷发导致大片森林被火山灰埋没,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森林演变成化石;外力(侵蚀、搬运)作用使埋藏在地下的石化森林出露地表。 

(4)由大西洋沿岸迁徙到安第斯山地(草场)。当地11月份以后进入夏季,安第斯山冰雪融水增多,牧草丰富;山地牧场海拔高,气候凉爽;蚊虫少,可减少蚊虫叮咬。

【解析】

(1)本题考查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地形对气流一般起到阻挡和抬升、顺导作用。阻挡作用使背风侧降水少,迎风侧降水多;抬升作用使水汽抬升,迎风侧降水多;顺导加大风力,使水汽深入内陆。 

(2)本题考查有关河流形成外流河,流程中流量损耗相对较少的自然原因分析。外流河的形成一般受到径流量大小、距海远近、地形等因素影响,流动过程损耗是蒸发、下渗损耗,受到温度、土壤、流程等因素影响。 

(3)本题要求推测巴塔哥尼亚地区“石化森林”的形成过程。地质作用过程的推测一般根据材料信息,采用逆推法,地表石化森林→外力作用→内部形成森林化石→森林被掩埋经过地质作用→森林形成。然后正向作答。 

(4)本题考查影响游牧迁移的因素分析。主要原则是迁徙向水草丰美,适合牲畜生长的地区。

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掌握相关答题思路,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作答。

13.【答案】解:(1)顺德制造业积极实施“机器代人”战略的理由可以从劳动力、土地价格、市场、等角度分析。廉价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等成本优势减弱(或中西部、东南亚等地劳动力和地价方面的比较优势更加突出);国际市场对传统工业产品的需求逐渐萎缩(定制化、小批量生产趋势使得规模效益优势不再突出);产业升级对创新人才和新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大。 

(2)机器人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相互促进作用有: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更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实现生产流程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或促使传统产业生产附加值更高的产品,实现产品升级);传统产业为机器人产业提 供广阔的应用市场。 

(3)读“机器代人”战略带动下的产业平台空间扩散与集聚过程示意图,可以看出产业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是出现了与机器人相关的新产业空间并逐步向外扩散;传统产业空间(机械功能区)逐渐被新兴产业空间取代。 

(4)“机器代人”战略实施后顺德地区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化主要有:(从事简单机械重复、危险性高、污染大的生产环节以及机械重复的服务环节的)低技能劳动力需求减少;(机器操作工、机器维修工、机器人运营管理等与机器人产业相关的)高技能劳动力需求大量增加;(衍生出机器人研发设计、信息技术、数据处理、教育培训、会展服务、生活休闲等)    专业服务和管理等方面的劳动力需求增加(或第三产业高端服务及管理人才需求增加)。 

故答案为: 

(1)廉价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等成本优势减弱(或中西部、东南亚等地劳动力和地价方面的比较优势更加突出);国际市场对传统工业产品的需求逐渐萎缩(定制化、小批量生产趋势使得规模效益优势不再突出);产业升级对创新人才和新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大。 

(2)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更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实现生产流程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或促使传统产业生产附加值更高的产品,实现产品升级);传统产业为机器人产业提 供广阔的应用市场。 

(3)出现了与机器人相关的新产业空间并逐步向外扩散;传统产业空间(机械功能区)逐渐被新兴产业空间取代。 

(4)(从事简单机械重复、危险性高、污染大的生产环节以及机械重复的服务环节的)低技能劳动力需求减少;(机器操作工、机器维修工、机器人运营管理等与机器人产业相关的)高技能劳动力需求大量增加;(衍生出机器人研发设计、信息技术、数据处理、教育培训、会展服务、生活休闲等)    专业服务和管理等方面的劳动力需求增加(或第三产业高端服务及管理人才需求增加)。

【解析】

工业的区位条件可从原料、动力(燃料)、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运输、土地、水源、及环境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其中起主导影响的因素称为导向型因素。 

顺德制造业积极实施“机器代人”战略的理由是:廉价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等成本优势减弱(或中西部、东南亚等地劳动力和地价方面的比较优势更加突出);国际市场对传统工业产品的需求逐渐萎缩(定制化、小批量生产趋势使得规模效益优势不再突出);产业升级对创新人才和新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大。

本题以“机器代人”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工业区位因素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4.【答案】解:读图表可知,海南岛游客重心、国际游客重心、游客消费重心,都始终处于地理重心的东部,都逐步向西南偏移。主要原因是东部沿海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旅游设施较好、接待能力较强。重心的移动主要是三亚的热带气候和滨海景观、全岛最南端的区位等旅游资源较海口更为独特,三亚逐渐取代海口成为旅游首位城市的原因。 

故答案为:空间位置上:都始终处于地理重心的东部。主要原因是东部沿海地区旅游资源富、交通便利、旅游设施较好、接待能力较强。移动方向上:都逐步向西南偏移,且南北向偏移速度都明显快于东西向偏移速度)。主要原因是三亚的热带气候和滨海景观、全岛最南端的区位等旅游资源较海口更为独特,三亚逐渐取代海口成为旅游首位城市。

【解析】

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1)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2)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需要多个高质量的景点组合。(3)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附近无雷同景点。

本题难度一般,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旅游综合评价的相关知识。

15.【答案】解:根据材料信息,将笔直的混凝土排水道改造为蜿蜒曲折、宽窄不一的天然河流,能够有效滞留雨水,增加下渗量,提高蓄水(洪)能力;利用土壤生物工程技术(植被、天然材料和土木工程技术的组合)来巩固河岸和防止土壤侵蚀,有利于减少城区的洪涝灾害,水域扩大和植被覆盖率提高,有利于调节城区小气候;自然形态的河流为动植物提供了更多的栖息地,使生物多样性增加;河流、池塘与生物群落净化水质的能力增强等。 

故答案为: 

能够有效滞留雨水,增加下渗量,提高蓄水(洪)能力;自然形态的河流为动植物提供了更多的栖息地,使生物多样性增加;河流、池塘与生物群落净化水质的能力增强;河道拓宽,泄洪能力提升,有利于减少城区的洪涝灾害;水域扩大和植被覆盖率提高,有利于调节城区小气候。

【解析】

分析加冷河-碧山宏茂桥公园生态修复措施对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要根据材料信息,从简单笔直的混凝土河道存在问题入手,根据其所采取的措施及目的,主要从调节气候、调节经流、减轻城市内涝、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加以阐述。

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根据不同生态环境问题的保护措施,分析不同地区的环境问题,要熟记基础知识,分析有用信息解决问题。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