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 2016.04
一、积累与运用 (25分)
1、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溯游从之, 。 (《诗经·蒹葭》)
② ,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③长江悲已滞, 。 (王勃《山中》)
④ ,拔剑四顾心茫然。 (李白《行路难》)
⑤雨昏青草湖边过, 。 (郑谷《 》)
⑥ ,怅望青田云水遥。 (白居易《池鹤》)
⑦ ,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记之》)
⑧翅湿沾微雨, 。 ( 《迎燕》)
2、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有错的一项是(3分)( )
A、抽噎(yē) 晶莹剔(tì )透 B、履(lǔ ) 历 浮想联篇(fú)
C、驽钝(dùn) 拾级而上(shè) D、怪癖( pǐ ) 言简义赅(gāi)
3、下列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A、类:类似 B、矫:调整
C、诎:同“屈”,弯曲 D、历历:一个一个清清楚楚
4、下列新闻标题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剧透”科技城进展,“大国重器”首次集体亮相。(剧透:提前发布。)
B、(环境整治)要补短板,用钉钉子精神抓推进落实。(短板:目前工作不到位的地方。)
C、跨境电商税收新政正式实施,海淘或将结束“野蛮生长”。(野蛮生长:不守规矩、没有秩序的自由生长。)
D、“一带一路”是合唱而不是独奏。(合唱:更多国家和地区参与。)
5、名著阅读(6分)
(1)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西游记》中孙悟空因嫌弼马温官小,反下天宫,牵引出一段大闹天宫的故事来。
B、《西游记》中亏得托塔李天王降服了牛魔王,孙悟空才借得芭蕉扇,过了火焰山。
C、《水浒传》中花和尚桃花庄新人房中揪打小霸王,意外与不爽利打虎将李忠相遇。
D、《水浒传》中吴用计促水寨火并,王伦横尸林冲刀下。
(2)根据你对《水浒传》的了解,完成下列填空。 (3分)
晁盖道:“不敢 拜问先生高姓?贵乡何处?”那先生答道:“贫道复姓 ① ,单讳一个 ② 字,道号一清先生。小道是蓟州人士,自幼乡中好习棒,学成武艺多般。为因学得一家道术,亦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江湖上都称贫道做 ③ 。贫道久闻郓城县东溪村晁保正大名,无缘不曾拜识。今有 ④ (填数量)金珠宝贝,专送于保正,作进见之礼。未知义士肯纳受否?”晁盖大笑道:“先生所言,莫非北地生辰纲么?”
二、阅读与欣赏(39分)
(一)(12分)
张春,字泰宇,同州人。天启二年,辽东西尽失,廷议急边才,擢①山东佥事。关外难民云集,春运筹有方,事理而民不病。崇祯元年,兵部尚书王在晋惑浮言,劾春嗜杀。春具揭辩,关内民亦为讼冤。在晋复劾其通阉克饷,遂削籍,下法司治。明年,法司言春被劾无实,乃释之。三年正月,永平失守,起春永平兵备参议。春言:“臣身已许此城,不敢少规避。但必求济封疆,此臣区区之忠,所以报圣明而尽臣职也。”因言兵事不可预泄,乞赐陛见,面陈方略,帝许之。既入对,帝数称善,进春参政。已而偕诸将收复永平诸城,加太仆少卿,候巡抚缺推用,以无援于朝也。永平当兵燹②之余,闾阎(yán)困敝,春尽心抚恤,人益怀之。四年八月,大清兵围大凌河新城,命春监总兵吴襄、宋伟军驰救。九月二十四日渡小凌河。越三日次长山,距城十五里,大清兵以二万骑来逆战。春营被冲,诸军遂败,襄先败,春复收溃众立营。时风起,春命纵火,风顺,火甚炽,天忽雨反风,士卒焚死甚众。少顷雨霁,两军复鏖战,伟力不支亦走。春及参将张洪谟、杨华征,游击薛大湖等三十三人俱被执。诸人见太宗文皇帝皆行臣礼,春独植立不跪。曰: “忠臣不事二君,礼也。我若贪生,亦安用我! ”令剃发,不从。居古庙,服故衣冠,迄不失臣节而死。
(节选自《明史·张春传》)
【注】①擢:提拔。 ②兵燹:战祸。
6、下列句中的“而”与“事理而民不病”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拔山倒树而来 B、人不知而不愠
C、言和而色夷 D、委而去之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张春才能出众,常常临危受命。永平失守,他被起用为兵备参议,曾向皇帝面陈方略;大凌河之战,他奉命监军奔驰救援,竭忠尽智。
B、张春体恤百姓,深受爱戴。关外难民云集,他治理筹划,永平战祸之后,他尽心安抚百姓,所以被时,百姓都为他诉冤。
C、张春报效国家,不计荣辱。担任兵备道,他政绩很好但无大的升迁,曾被诬下狱又获释起用,无论境遇如何,都对国事尽心尽力。
D、张春忠于国家,守志不屈。大凌河之战中,军营被冲,诸军溃败,张春率领剩余兵众立营再战;被俘后不下跪不剃发,最终守节而死。
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兵部尚书王在晋惑浮言 惑: ②春具揭辩 具:
③闾阎困敝 闾阎: ④大清兵以二万骑来逆战 逆:
9、 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明年,法司言春被劾无实,乃释之。
②此臣区区之忠,所以报圣明而尽臣职 也。
(二)(4分)
江村即事
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10、诗题“江村即事”中的“事”指什么?(2分)
11、诗的后两句紧扣上句哪个词语展开的?反映出作者怎样的一种生活态度?(2分)
(三)(9分)
树懒:看上去很懒
①树懒的名声相当糟糕。在这个星球上任何一种语言中,这种生物的俗称含义都差不多。在英语中,它是“sloth/懒惰”;法语中则是“la paresse/懒家伙”;德语里面,它是“das Faultier/懒动物”;西班牙语里面则是“el perezoso/懒惰的熊”,诸如此类。
②当然,这些共同印象不是毫无依据。但这种刻板印象,遮盖了树懒身上更加有趣的。
③树懒确实行动很缓慢,哪怕最快速度,它们差不多每秒钟也只能移动6厘米,但是它们并不懒。很多年前,英国斯旺西大学的生物学家洛瑞·威尔逊发明了“动物日记”——一个精巧的电子设备,可以将动物的运动状况事无巨细地记录下来。当时,这个小发明主要只用在研究像企鹅或是鸬鹚这种快速移动的动物上。后来,这一发明也用到了树懒身上。威尔逊发现,事实上,行动缓慢并不意味着树懒懒惰。生活在充满了捕食者的世界里,你或许会认为敏捷是个优点。在树懒生活的中美洲和南美洲森林冠层里,猴子确实是选择了敏捷路线,但树懒面对这样的危险只是一笑而过。当那些猴子四处奔逃的时候,它们只不过缓慢地闭上了眼睛。比起四处逃跑寻找掩体,树懒选择了更加令人叹服的策略:。
④对于一只树懒来说,最恐怖的天敌莫过于角雕。角雕是强悍的大雕,有着最骇人的爪子和恐怖的尖嘴。面对它们,树懒一丁点儿生还的希望都没有。除非它们可以行动缓慢到角雕看不见它们。树懒根本不是懒,它们只是超级谨慎。而使出这项绝招却需要花很大力气。想象一下吊环上的体操运动员,当他处在十字状态,然后将双脚抬至水平位置的时候,他的肌肉会不停地发抖。可对于一只树懒来说,这种体操技巧只是小儿科。它们可以完全安详地处在十字坐姿,好像完全不需要肌肉费什么劲儿,像是引力彻底消失了。
⑤树懒还有一项绝技:憋。它们的胃重可以高达它们体重的三分之一,这是同等体型的动物的胃的两倍多。人们发现,这是它们极其俭省的消化策略的一部分。相比于其他哺乳动物,一只树懒吃的很少,但是这点少量的食物却要在树懒的肠道里面经历一段难以置信的曲折历程。一项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研究指出,食物从进入树懒嘴里算起,要经过50天才能到达它的肛门。50天不排便着实令人吃惊。食物经过50天漫长历程,排出时只是一团充满纤维的硬粪球。
⑥当然,一只表情僵硬的树懒看起来就是个傻瓜。但是,人类甚至还没怎么搞清楚树懒表现成这个样子的真正原因。如此不同寻常,而我们又知之甚少,这样的哺乳动物在这个星球上其实已经不多了。
12、第③自然段中加点词语“差不多”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13、第⑤自然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14、根据文段内容,说说人们对树懒的刻板印象遮盖了什么。(3分)
(四)(14分)
快阁的紫藤花
徐蔚南
⑴细雨,百无聊赖之时,偶然从《花间集》里翻出了一朵小小的枯槁的紫藤花,花色早褪了,花香早散了。啊,紫藤花!你真令人怜爱呢!岂令人怜爱你;我还怀念着你的姊妹们——一架白色的紫藤,一架青莲色的紫藤——在那个园中静悄悄地消受了一宿冷雨,不知今朝还能安然无恙否?
⑵啊,紫藤花!你常 住在这诗集里吧;你是我上周畅游快阁的一个纪念。
⑶快阁是陆放翁饮酒赋诗的故居,离绍兴城西南三里,正是鉴湖绝胜之处;去岁初秋,我曾经去过了,寒假中又重游一次,上周复去是第三次了。但前两次都没有给我多大印象,这次去后,情景不同了,快阁的景物时时在眼前显现——尤其使人难忘的,便是那园中的两架紫藤。
⑷快阁临湖而建,推窗外望,远处是一带青山,近处是 隔湖的田亩。田亩间分出红黄绿三色:红的是紫云英,绿的是豌豆叶,黄的是油菜花。一片一片互相间着,美丽得远胜人间锦绣。东向,丛林中,隐约间露出一个塔尖,尤有诗意,桨声渔歌又不时从湖面飞来。这样的景色,晴天固然极好,雨天也必神妙,诗人居此,安得不颓放呢!放翁自己说:“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天教称翁。”是的,确然天叫他称放翁的。 阁旁有花园二,一在前,一在后。前面的一个又以墙壁分成为二,前半叠假山,后半凿小池。池中植荷花;如在夏日,红莲白莲盖满一地,自当另有一番风味。池前有春花秋月楼,楼下有匾额曰“飞跃处”,此是指鱼言。其实,池中只有很小很小的小鱼,要它跃也跃不起来,如何会飞跃呢?
⑸园中的映山红和紫竹都很鲜妍,但远不及山中野生的自然。
⑹自池旁折向北,便是那后花园了。
⑺我们一踏进后花园,便有一架紫藤呈在我们眼前。这架紫藤正在开花最盛的时候,一球一球重叠盖在架上的,俯垂在架旁的尽是花朵。花心是黄的,花瓣是洁白的,而且看上去似乎很肥厚的。更有无数的野蜂在花朵上下左右嗡嗡地叫着——热热闹闹地飞着。它们是在采蜜吗?它们是在舞蹈吗?它们是在和花朵游戏吗?……
⑻我在架下仰望这一堆花,一群蜂,我便想象这无数的白花朵是一群天真无垢的女孩子,她们赤裸裸的在一块儿拥着,抱着,偎着,卧着,吻着,戏着;那无数的野蜂便是一大群的 男孩,他们正在唱歌给她们听,正在奏乐给她们听。他们是结恋了。他们是在痛快地享乐那阳春。他们是在创造只有青春只有恋爱的乐土。
⑼这种想象决不是仅我一人所有,无论谁看了这无数的花和蜂都将生出了种神秘的想象来。同去的方君看见了也拍手叫起来,他向那低垂的一球花朵热烈地亲了个嘴,说道:“鲜美呀!呀,鲜美!”他又说:“我很想把花朵摘下两枝来挂在耳上呢!”
⑽离开这架白紫藤十几步,有一围短短的东青,穿过一畦豌豆,又是一架紫藤。不过这一架是青莲色的,和那白色的相比,各有美处。但是就我个人说,却更爱这青莲色的,因为淡溥的青莲色呈在我眼前,便能使我感得一种和平,一种柔婉,并且使我有如饮了美酒,有如进了梦境。
⑾很奇异,在这架花上,野蜂竟一只也没有。落下来的花瓣在地上已有薄薄的一层。原来这架花朵的青春已逝了,无怪野蜂散尽了。
⑿我们坐在架下的石凳上,观看那正在一朵一朵飘下的花儿。花也知道求人爱怜似的,轻轻地落了一朵在膝上,我俯下看时,颈项里感得飕飕地一冷,原来又是一朵。它接连着落下来,落在我们的眉上,落在我们的脚上,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在这又轻又软又香的花雨里几乎睡去了。
⒀猝然“骨碌碌”一声怪响,我们如梦初醒,四目相向,颇形惊诧。即刻又是“骨碌碌”地响了。
⒁方君说;“这是啄木鸟。”
⒂临去时,我总舍不得这架青莲色的紫藤,便在地上拾了一朵夹在《花间集》里。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每取出这朵花来默视一会儿。
15、简要说明第⑴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16、第⑺自然段中画线句描写花的角度多样,表现花的特点鲜明,流露作者的情感真切。请作简要分析。(3分)
17、第⑻自然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3分)
18、联系全文,说说作者对比着写白色紫藤和青莲色紫藤的用意。(4分)
三、表达与交流(66分)
(一)(6分)
19、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根据要求答题。(6分)
《树懒:看上去很懒》一文标题的潜台词十分明确:树懒其实不懒。“看上去……”这样的句式,早已形成了思维定式,“看上去”是的,其实不是的。生活中这种思维定式比比皆是。
那么你是怎样看待“思维定式”的呢?请简要陈述你的观点与理由,字数在120字左右。
20、梁实秋在文章中写道:“快乐是一种心理状态。……内心湛然,则无往而不乐。只要把心胸敞开,快乐也会逼人而来。这个世界,这个人生,有其丑恶的一面,也有其光明的一面。良辰美景,赏心乐事,随处皆是。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雨有雨的趣,晴有晴的妙,小鸟跳跃啄食,猫狗饱食酣睡,哪一样不令人看了觉得快乐?就是在路上,在商店里,偶尔遇到一张笑容可掬的脸,能不令人快乐半天?”其实,快乐就在每个人的心里。
请以“快乐就在心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
(2)不少于600字。
无锡市新吴区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2016.04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10分)①宛在水
②朔气传金柝
③万里念将归
④停杯投箸不能食
⑤花落黄陵庙里啼 鹧鸪
⑥临风一唳思何事
⑦八百里分麾下炙
⑧泥香带花落 葛天明
2、(3分) B
3、(3分) B
4、(3分) C
5、(1)(3分)B (2)(3分)①公孙②胜(①②共1分,错一全错)③入云龙 ④十万贯
二、阅读与赏析(共39分)
6、(2分)D
7、(2分)B
8、(4分)①被迷惑 ②写出(拿出)③街巷,此处借代百姓 ④迎
9、(4分)①第二年,司法官说张春被告发的罪行没有实据,于是释放了他。 ②这是我诚挚的忠心,是用来报效皇上并尽自己职分的。
10、(2分)指“钓罢归来不系船”一事(不用原句意思对也可)。
11、(1分)不系船。(1分)反映出了作者看似懒散实则闲适的生活态度(答出“闲适”即可)。
12、(3分)不能去掉,“差不多”表估计,说明所列数据并非确数,用该词表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3、(3分)运用了列数据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而又具体可感的说明了树懒胃的重。 14、(3分)树懒动作迟缓实则为了,50天不排便实则是其极其俭省的消化策略。
15、(4分)内容上讲提领了全文的情感:喜、怜;结构上讲紧扣题中“紫荆花”,又引起下文“那个园中”之事,并与文章结尾圆合(呼应)。
16、(3分)先写紫藤整体长势,再写其花色与形态,突出其旺盛与勃发的生命力,流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17、(3分)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由群蜂的热闹展开丰富的想象,形象而生动的将少男少女们纯洁而活泼的青春和生命尽情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18、(4分)两架紫藤花,一白一青,一蓬勃一沉静,前者代表青春的喧闹,后者指示生命的平和。这种和平、柔婉里,颇见一段优雅的情趣。唯有这种心境,面对青春而赞美,面对淡薄而平静。作者对比着写,既表达对青春的赞美,又流露对恬淡、平和、柔美的生活情趣的仰慕之情。
三、表达与交流(共66分)
19、(6分)观点明确,说理充分,语言得体,得6分;观点明确,说理较充分,语言较得体,得4—5分;观点不明确。此外,只要写则不低于3分。
20、(60分)切入分47分。每少50字扣1分;错别字每两个扣1分,扣满5分为止,重复错不累计。
张春,字泰宇,同州人。天启二年,辽东、辽西全部失守,廷臣集议急需卫边之才,把他提升为山东佥事。关外难民云集,张春筹划有方略,事情理顺了百姓不困苦。崇祯元年,兵部尚书王在晋被流言 迷惑,张春好杀人。张春写出揭帖辩驳,关内的百姓也为他诉冤。王在晋又告发他勾结宦官克扣粮饷,因而被革职,交给司法官审判。第二年,司法官说张春被告发的罪行没有实据,于是释放了他。崇祯三年正月,永平失守,起用张春为永平兵备参议。张春说:“我已经把自己交给这座城池,不敢丝毫有所逃避。只是一定要做些对边疆有益的事情,这是我诚挚的忠心,是用来报效皇上并尽自己职分的。”于是说军事机密不可泄露,请求皇帝召见,当面陈述用兵策略,皇帝答应了他。进殿对答后,皇帝多次称好,升他任参政。不久他偕同众将收复了永平等城,按功劳加官太仆少卿,等候巡抚有缺才推举补用,因为他在朝廷没有靠山。永平在战祸之后,百姓困苦,张春尽心安抚,百姓更加感激他。崇祯四年八月,清兵包围了大凌河新城,皇帝命令张春监督总兵吴襄、 宋伟的飞驰救援。九月二十四日渡过小凌河。三天以后驻扎在长山,离城十五里,大清兵用两万骑兵来迎战。张春的营垒被冲破,诸军于是败北,吴襄先败,张春又将溃败的兵众收揽重新立营。当时风起,张春下令放火,风顺火势,燃烧炽烈,天忽然下雨反向刮风,士卒被烧死的很多。过一会儿雨停,两军再次激战,宋伟力量不支也败逃。张春和参将张洪谟、杨华征,游击薛大湖等三十三人都被俘虏。被俘的人见了太宗文皇帝都行臣子之礼,只有张春直立不跪。张春说:“忠诚的大臣不事奉两个君主,这是礼义。我若是贪生怕死,又怎么会让我担当重任!”让他剃发,他不屈从。张春在古庙居住,穿戴着原来的衣帽,最终不丧失臣子的气节而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