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山东省烟台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5-09-26 17:48:24 责编:小OO
文档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自觉的先驱

袁盛勇

鲁迅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变局时代。作为一个浸染着传统也沐浴了西风的读书人,鲁迅在晚清民初应该说是经历了一个文化感受上的嬗变期,既有感伤、悲愤,也有亢奋和激进,而到了“五四”新文化前夕,他更是甘于沉埋于古碑和拓片之间。其间的寂寞和无聊,在我看来,乃是与一种文化上的悲凉感联系在一起。此种体验其实在鲁迅早年《文化偏至论》等文言论文中,已有突出表现。鲁迅的文化启蒙,其实就是从这个悲凉的文化感开始的,他在当时中国文化的九曲低洄中感受到无边落木萧萧下的苦楚,但也看到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文化生命和内在活力。

鲁迅文化观的确立经历了一个过程,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其间亦有一以贯之之处,这就是在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之间,鲁迅着眼于二者的调适和兼容,以及在此之上的创造性发展。鲁迅早先倡导“取今复古,别立新宗”,后来高举“拿来主义”,并且向往一种“自由驱使,绝不介怀”的汉唐气魄,这些无一处是引导人们去割裂中国文化的,反而是促使人发挥文化创造的主体性和自信力,中西兼顾,相生相合,进而去创造一种属于新时代和新世纪的中国文化。鲁迅在文学和文化创造的根基处始终着眼于对始源性东西的探寻,他早年所谓的“复古”不仅仅具有历史性内涵,更具有形上的方意味,其间是寄寓了一种文化生命的民族向度和人文情怀的。鲁迅的文化观始终具有一种生命的热度和民族情怀,与其说他是从文化民主主义走向世界主义,毋宁说是用新的世界视野和人类情怀重构内心深处的文化民族主义,其旨归是让中国人站起来融入到世界潮流中去,让一盘散沙似的中国发展成一个真正的“人国”,而不至于从“世界人”中被挤出。因此,作为现代中国的思想先驱,鲁迅的文学和文化之路是中国文化自我拯救和复兴之路延续与发展的一部分,而非割裂和阻断。

文化的自觉是跟知识分子的人文意识联系在一起的。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揭示了鲜血淋漓的某种属于东方的沉沦,“救救孩子”的呼声至今仍回荡在历史和现实之中;也塑造了愁苦可怜但又于无意识中具有某种超越性精神内涵的阿Q,深刻揭示出某种国民性的病根;即使在《野草》一类充满诗意和人生哲理的创作中,自称所采撷的也不过是地狱边缘的几朵白色小花,令人无法产生更多美的遐想。如此等等,鲁迅其实在对“铁屋子”体验的度展示中,也把自己的心烧在其间。鲁迅未尝不是狂人,未尝不是阿Q,但其更心系来自无穷远方的人们,乐于驱逐和审视人间的鬼魅,这又何尝不是他笔下那个执著前行的过客。所以,鲁迅文学实践中的批判和解构,并非是一种所谓文化的破坏,他不倦地往前走去,指向人生和文化之路的建构。这无疑是一种更为深刻的文化自觉。

当然,鲁迅是人不是神。鲁迅在文学和思想实践中前行的路,也是一条在犹豫彷徨中挣扎前行的路。他的挣扎与批判,其实就是一个知识分子在特定历史境遇中的文化自觉,在这自觉中,现代中国文化的某些现代性缺陷才会得以显现,也才会获得拯治。在这个意义上,坦然而真切地面对鲁迅及其他现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先驱,回到一个复杂而完整的鲁迅那里去,在我看来,乃是对于鲁迅精神的自觉承继和光大。或许惟其如此,鲁迅才会永远生动地活着——是的,在人类文学和思想的天空,鲁迅是永远不会逝去的存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自觉是对民族森华的深刻认识与拯治、主动传承与发展,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与其人文意识想联系,并且常常在他们的作品中体现出来。

B.“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夕,鲁迅专注于中国古代碑文和拓片研究,为他传承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发挥文化创造的主体性和自信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C.鲁迅的文化观并不狭隘,他没有把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对立起来,而是强调二者的互相调适和兼容统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发展。

D.鲁迅身上体现出来的文化自觉,是他在特定历史境遇中对待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态度,这种态度在当代的文学与思想领域也同样适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鲁迅的文化启蒙从对当时文化的悲凉感开始,在感受到文化困境的同时,也感受到其生命和内在动力,从而开启了他文学和思想实践的探索之路。

B.鲁迅文化的确立经历了一个过程,他先是倡导“取今复古,别立新宗”,后又主张“拿来主义”,向往“自由驱使,绝不介怀”的精神气度。

C.由于注重文学和文化创造中的原创性,鲁迅早期倡导的的文化“复古”表现出深刻的历史内涵,体现出鲁迅特有的民族情怀和生命热度。

D.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进行了批判,在《阿Q正传》中对国民性的病因进行了揭示,这种批判和揭示也是深刻的文化自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创中国文化新时代,我们既要准确地认识到民族文化的精粹,也要善于发现借鉴外来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并将二者进行创造性的融合重构。

B.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中国文化也要走出国门,去影响外国文化,引领并主导世界多文化潮流,这是新时期的文化自觉。

C.近年来,随着国外文化产品的涌入,传统文化跟外来文化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只有取外来文化之长,兼容创新,才能实现传统文化的真正发展。

D.我们要自觉继承、发扬鲁迅和其他文化先驱们的文化自觉精神,用新的世界视野和人类情怀,构建我们的新文化,让国人成为真正的“世界人”。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叶适,字正则,温州永嘉人。为文藻思英发。擢淳熙五年进士第二人,授平江节度推官。尝荐陈傅良等三十四人于丞相,后皆召用,时称得人。会朱熹除兵部郎官,未就职,为侍郎林栗所劾。适上疏争曰:"栗劾熹罪无一实者,栗为侍从,无以达陛下之德意志虑,而更袭用郑丙、陈贾密相付授之说,以道学为大罪,文致语言,逐去一熹,自此善良受祸,何所不有!伏望摧折暴横,以扶善类。”疏入不报。

知建康府。适谓三国孙氏尝以江北守江,自南唐以来始失之;乃请于朝,乞节制江北诸州。及金兵大入,一日,有二骑举旗若将渡者,淮民仓皇争斫舟缆,覆溺者众,建康震动。适谓人心一摇,不可复制,惟劫砦南人所长,乃募市井悍少并帐下愿行者,得二百人,使采石将徐纬统以往。夜过半遇金人蔽茅苇中射之应弦而倒矢尽挥刀以前金人皆错愕不进黎明知我军寡来追则已在舟中矣复命石跋、定山之人劫敌营,得其俘馘①以归。金解和州围,退屯瓜步,城中始安。又遣石斌贤渡宣化,夏侯成等分道而往,所向皆捷。金自滁州遁去。时羽檄旁午②,而适治事如平时,军须皆从官给,民以不扰。淮民渡江有舟,次止有寺,给钱饷米,其来如归。

兵退,进江淮制置使,措置屯田,遂上堡坞之议。初,淮民被兵惊散,日不自保。适遂于墟落数十里内,依山水险要为堡坞,使复业以守,春夏散耕,秋冬入堡,凡四十七处。又度沿江地创三大堡:石跋则屏蔽采石,定山则屏蔽靖安,瓜步则屏蔽东阳、下蜀。每堡以二千家为率,教之习射。无事则戍,以五百人一将。有警则增募新兵及抽摘诸州禁军二千人,并堡坞内居民,通为四千五百人,共相守戍。而制司于每岁防秋,别募死士千人,以为劫砦焚粮之用。

嘉定十六年,卒,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谥文定。

(选自《宋史·叶适传》,有删改)

【注】①馘:guò,古代战争中割取敌人的左耳以计数献功。②旁午:bàng wǔ,纵横交错,形容事务繁杂。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夜过半/遇金人蔽茅苇中/射之/应弦而倒/矢尽/挥刀以前/金人皆错愕不进/黎明/知我军寡来追/则已在舟中矣/

B.夜过半/遇金人蔽茅苇中/射之/应弦而倒/矢尽挥刀/以前金人皆错愕不进/黎明/知我军寡/来追/则已在舟中矣/

C.夜过半/遇金人/蔽茅苇中射之/应弦而倒/矢尽/挥刀以前/金人皆错愕不进/黎明/知我军寡来追/则已在舟中矣/

D.夜过半/遇金人/蔽茅苇中射之/应弦而倒/矢尽挥刀/以前金人皆错愕不进/黎明/知我军寡/来追/则已在舟中矣/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丞相是古代官名,一般指皇帝下面的最高长官,专门协助皇帝进行官吏的选拔。

B.上疏是封建时代臣下以文书的形式向皇帝分条陈述事情、提出建议的一种行为。

C.羽檄是古代军中征召、声讨所用的文书,上插鸟羽以示情况紧急,必须迅速传递。

D.屯田是古代封建利用兵士和农民垦种荒地以取得给养和税粮的措施。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朱熹无端遭到侍郎林栗,叶适挺身而出,为其辩护,并严斥林栗渎职怠责以及郑丙、陈贾以“道学”为名诬告陷害朱熹的丑恶行径。

B.叶适主政建康时,金兵大举入侵,淮城百姓非常害怕,曾因见到两名金国骑兵举旗像要渡河而恐惧忙乱,争相逃命,许多人因船翻而溺水。

C.叶适在与金兵对阵时,运筹帷幄,周密布置,善出奇兵,频频告捷,显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同时由官府提供军中所需,不干扰百姓。

D.击退金兵以后,叶适因地制宜,实行堡坞屯田制,共建堡坞47处,又沿江建立了石跋、定山、瓜步三大堡,实施军防策略,巩固了边防。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伏望摧折暴横,以扶善类。(3分)

(2)适谓三国孙氏尝以江北守江,自南唐以来始失之;乃请于朝,乞节制江北诸州。(4分)

(3)淮民渡江有舟,次止有寺,给钱饷米,其来如归。(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夏雨

(唐)王驾

非惟消旱暑,且喜救生民。天地如蒸湿,园林似却春。

洗风清枕簟,换夜失埃尘。又作丰年望,田夫笑向人。

夏雨①

(宋)梅尧臣

林梅初弄熟,密雨闭重关②。润裛③衣巾上,凉生竹树间。

水声通远涧,云色暝前山。野鸟寂无语,公庭尽昼闲。

【注】①此诗是梅尧臣任池州建德县令时所作。②重关:层层的宫殿或屋门。③褒:同“浥”,沾湿。

8.这两首诗同写夏雨,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简要概括。(5分)

9.第二首诗是从哪些角度描写“夏雨”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蜀相》中,杜甫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表现了诸葛亮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

(2)在《虞美人》中,李煜以一个亡国之君的口吻感慨时光流逝、自己难以面对家国巨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交代了阿房宫赋的占地面积之广和建筑之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年关

宋以柱

乡上来村里查账的小组,早上来,傍黑走,从小年那天一直查到腊月二十九日。这个时候,家家户户已经贴上春联,等大年三十的鞭炮了。

财政所老李,合上最后一个账本,到火炉子跟前蹲下,抽出一根烟递过来:“老耿,没什么事情,好好过个年,年后我和乡长来,开个党员会,通报一下就完了。”

老耿苦笑:“在这儿吃饭?”

“整啥啊你,过年了,在你这儿吃?走人。”几个人出门,挥挥手,骑上车走了。

看着保管员锁好村委大门,老耿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嘱咐:“明天你找人写写春联,每个屋门贴一贴,扫扫卫生,新鲜新鲜,过年了。”保管应一声。

夜色浓上来。“老李他们要摸黑路了。”老耿念叨一句,回过头来,保管已经走远了。空气里满是肉香。老耿深吸一口,往回走。大街上空着。走到小卖部那儿,灯影里闪出一个人。老耿一愣的空儿,那人喊了一声:“爹。”是大儿子。

“嗯。”老更应一声。

“春联贴上了?”“嗯。”

“请家堂①了?”“嗯。”

“回吧。”老耿长叹一声。

“爹,这咱不干了,你帮我吧,我们也忙不过来。”

“村级路硬化才干了一半,我不能撂挑子,你等我一年。好吧?”

“我为什么干?因为公社的老郭爱民。为了赶走日本鬼子,丢了一条胳膊,一只耳朵。我不能对不起他。”

黑暗里,老耿看到儿子把头别到一边。

1977年,在公社西边的山里修水库,从山上推石头,他一架子车推一千斤。从库底挖淤泥,别的都是两人抬,他自己挑,三百斤重的担子,他一直腰就站起来了。就是那一年,新来的公社郭爱民,硬逼着他干上村。那时人心多齐整啊,吃饱了,干活,不吵不闹的。

1986年上电灌②,沿河一圈,一气上了六个。收完玉米,种上小麦,带着大伙开始干,刨地瓜前就完成了。渠道修到半山腰,三千多亩山梁地变成水浇田,姑娘媳妇齐上阵,嘻嘻哈哈就把活干了。

1994年盖学校,来麻烦了,跑东家,走西家,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动员起来,出工不出力,不见钱不干活,这都怎么了?孩子们顶风冒雨地跑外村读书,怎么就不心疼呢?

今年,村里硬化路面,在大会上说得明白,村里的主干道,全部出工出石料,自己门前的,村里出水泥,自己干。老少爷们就骂骂咧咧的不爱搭理。末了,有人向上反映,说他贪了水泥,还把以前的旧事搬出来,说他九四年还贪了盖学校的砖木,给大儿子盖房子。

“唉!”老默长叹一声。

正走着,老耿突然停下来,对儿子说:“学校门口的灯没亮,我去看看,你先回家。”

“一块去,有段路不好走。”

老耿没吱声。

自己在村里干,家里地里的活顾不上,生生地把大儿子从学校里拽回来,帮他娘干活。教过自己的那个老师,指着自己骂:你瞎了你的儿子啊你。想到这里,老耿停下步子叫了声:“山子,你怨爹么?”

“爹,你还叫我小名?”儿子许久回一句。

“嗯,你也有儿子了。”老耿轻轻笑一下。

“你娘打完针了?”

“嗯,挂完吊瓶,我出来的。”

“爹,你以后别老吼她,俺娘也不容易。”

“自己的老婆我知道疼。一到冬天就犯病,年轻时干活累,吃不饱饭,落下的病。”老耿长叹一声,“再加上为我担惊受怕的。”

“九四年盖学校,有人摸黑往咱家里扔石头。早上,你娘拿个筐,啥话也不说,一趟一趟往外拾。”老耿突然停住,不说了。

“山子,你娘生病的事,别跟你妹你弟说,大过年的。”

“嗯,今晚上话有些黏糊呵。”儿子轻笑一声。

“山子,村委前边那块宅基地,你不能要了。”

儿子一下顿住步子。

“爹,钱已经交了。”

“我让保管退给你。老杨的三小子打着光棍呢,比你急房子,你现在住的地方就是高点,年轻,不怕。”

“再下去几年,现在的学校就搬到镇上去了,这儿早晚要卖,那时我也不干村了,那时你再要吧。”老耿指着眼前的学校。

“爹……”

咔嗒。老耿拉亮了学校门前的大红灯笼。山子看到老耿的眼角闪着碎光。

爷俩走到自家院子里,听到屋里一阵笑声。推开门,扑上来一阵香气。桌子上摆满了菜,他经常用的那个白瓷酒壶,正在热水里烫着。

保管和几个村民小组长,围桌子抽烟喝茶。看见老耿,稀里哗啦站起来。

“我打电话问了一下,都在家糗着,都还没烫酒呢,就咋呼来了。”保管笑。

“用我的电话打的吧?你这个老抠,平常叫你下个通知开个会,你摸起我的电话就打,不会到村办公室拿喇叭喊喊?”老耿半真半假。

“就我?一嗓子出来,能把怀孕的老母猪吓得流产。”一阵大笑。有人擦一下眼角。

……

老耿的右手旗帜一样举到半空:“爱民,我敬您一杯。”

一圈人“吱”的一声喝干酒杯。

酒烫得是真热。胸膛里立时暖了。

【注】①请家堂:是部分农村地区一种家族式纪念活动,指过节时,将先祖和已去世亲人的牌位供在正堂屋的桌子上,与家人一起过年。即是对过世之人的一种怀念,也是活着之人的一种精神寄托。

②电灌:用电力扬水灌溉田地,这里指电灌站。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夜色浓上来”,是小说中年关特色的环境描写,渐渐浓郁的夜色给人以一种沉重的压抑感,有力地烘托了老耿被上级查账后的低落情绪与消极心理。

B.“‘爹,你还叫我小名?’儿子许久回一句”,这一细节意蕴丰富;儿子对中途辍学一事还未完全释怀,因此没有作答,而是岔开话题。

C.小说尽管没有直接描写老耿的妻子,仅仅是通过侧面描写加以勾勒,而且着墨不多,但却刻画出了她勤劳、隐忍的鲜明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D.文中的“山子”作为一个平常人,尽管勤劳懂事、体谅父母,但当父亲提出让他放弃已申请的宅基地时,仍感到有些不理解,流露出了狭隘自私的一面。

E.小说借老耿被村民诬告的遭遇,反映了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农村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说明了农村工作的任重道远,体现了小说的现实意义。

(2)简要概括了主人公老耿的形象特点。(6分)

(3)小说三次写到老耿的长叹,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阐释每次长叹的原因。(6分)

(4)小说结尾三段有何好处?请简要说明。(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无止境地追求名利并不会带来真正的幸福,却反会耗费太多的精力,让宝贵的时间如行云流水般悄然逝去,待醒悟过来,往往后悔莫及。

②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邹红说,国学大师启功先生从表面看,是个幽默、慈祥、宽厚的老人,但他的性格是外圆内方,为人处世恪守原则。

③为切实做好2016年的防汛工作,市电力公司厝火积薪,未雨绸缪,制定了详细的防汛应急处理预案,以确保汛期电网安全运行。

④我国呈试行短缺药物定点生产制度,但是由于相关配套没有及时出台,企业利润难以保证,大多数制药厂家退避三舍。

⑤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中的冰雪雕塑流光溢彩,其主体丰富多样,造型异彩纷呈,技艺巧夺天工,让前来观赏的游客叹为观止。

⑥日前,日军战机对飞赴西太平洋进行例行性训练的中国战机实施跟踪监视,当记者就此事进行采访时,日军方发言人闪烁其词,遮遮掩掩,不作正面回答。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⑤⑥D.③④⑥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3分)

A.在反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下,潜逃海外达13年之久的头号“百名红色通缉令名单”嫌疑犯杨秀珠回国投案自首。

B.韩国计划在所有驻韩美军基地部署美国“萨德”导弹防御系统的消息传出后,多个驻韩美军基地的市民团体表示强烈反对。

C.国家统计局工业司何平博士称,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深化,题部分也结构将不断优化,新增长动能不断积蓄,企业效益有望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D.如今,互联网技术和汽车技术正在逐渐填补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与滞后的出行模式之间的矛盾,让人们的出行变得方便快捷。

1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3分)

很多人喜欢进行晨练,  ①_在雾霾天是不可取的,   ②__早晨往往是一天中雾霾比较严重的时候。虽然锻炼对身体有好处,但锻炼时会吸入更多的空气,  ③___空气质量糟糕,就会吸入更多的有害物质,增加患上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④___是患有哮喘病和慢阻肺疾病的患者,可能会因此加重病情或诱发其他疾病。  ___⑤____,雾霾天最好避免进行户外锻炼,   ⑥___不要外出,对于不得不出门的上班族来说,佩戴PM2.5防护口罩是比较可行的选择。

A因为尤其如果并且尽量
B如果/因为如果并且务必
C如果/因为尤其所以务必
D因为如果尤其所以尽量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最近,有家长吐槽:自从孩子上来幼儿园,感觉自己也重新上来一次学,  ①_,要求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上周做灯笼,这周做布娃娃,下周要用树叶作画,虽然自己很愿意和孩子一起动手,但有时候这些“亲子作业”过于复杂,孩子无法参与,家长则完全变成了学生,感到实在有些吃不消。与孩子一起完成“亲子作业”本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在与父母一起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学习知识、锻炼能力、   ②__。但是,当这样的作业大大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就会完全变成“家长的作业”,不仅无法让孩子增长见识、提高能力,也能达到预想的沟通交流、增进感情的目标、要想让“亲子作业”真正受到应有的效果,  ③__。“亲子作业”过于简单,则没有什么挑战性,家长和孩子会感到索然无味;如果过于复杂,超越了孩子的认知水平,甚至连大人都觉得难度较大,则只会给家长带来沉重的负担,而不是愉悦的体验。

16.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下面是劳动争议当事人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图,请将该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6分)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海南省海口市海秀路一个过街天桥下,不到20米的距离,盲道围着桥下的5个桥墩绕了14个弯。这就意味着,盲人要通过这段短短的盲道,必需拐上14个弯,而且极有可能撞上桥墩。当记者询问施工单位有关人员这样做的原因时,对方回答:图纸就是这样设计的,我们只是按图施工。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答案:

2016-2017学年度高二期末自主练习

语文试题参

一、(9分,每小题3分)

1.B

2.C

3.B

二、(36分)

(一)(19分)

4.(3分)C

5.(3分)A

6.(3分)A

7.(10分)(1)(3分)俯伏希望(皇上能)打击凶暴强横的官吏,来扶持善良的。(重点注意“摧折”“暴横”“扶”的翻译。)

(2)(4分)叶适认为三国时孙权曾经凭借江北来守卫长江,从南唐以来才失去它;于是向朝廷请示,请求指挥管辖江北各州。(每句1分。)

(3)(3分)淮地百姓要渡江有船,要留居有寺庙,(官府)供给、赠送钱粮,他们纷纷前来如同回家一样。(重点注意“次止”“给”“饷”的翻译。)

(二)(11分)

8.(5分)王诗表达了诗人对夏雨的喜爱之情和心系天下苍生、体恤民生疾苦的高尚情怀。(3分)梅诗表现了诗人在雨后清凉与静谧之境中的清闲。(2分)

(三)(6分)

10.(6分)(1)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2)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3)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每句1分,有错该句即不得分。)

三、(25分)

11.(25分)

(1)(5分)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B给1分;答A.D不给分;若作答超过两项也不给分。

(2)(6分)①吃苦耐劳,敢为人先;②责任心强,勇于担当;③舍弃小家,一心为公;④心思缜密,虑事周全;⑤重情重义,言必信行必果;⑥忍辱负重,心胸开阔。(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3)(6分)①第一次:年关时节,受到诬告被查,无暇顾及家事,心中无奈、内疚。(2分)②第二次:村民曾经的同心同德变成了现在的斤斤计较,自己的勤勤恳恳换来的是别人的中伤诬告,感到不解、痛心。(2分)③第三次:自己整天忙于工作,不但不能照顾、惠及家人,反而使家人受到牵累,甚至担惊受怕,深感愧疚、自责。(2分)

(4)(8分)①第一句:与前文“不能对不起他”相呼应,突出了老耿不忘初心、经得住考验的形象;②第二句:表明了人们对老耿的理解支持,展示了社会转型期农村干部的精神风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③第三句:一语双关,既有热酒带来的身体上的温暖,也有彼此的理解和支持带来的精神上的温暖,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④温暖感人的场景一扫前文年关查账沉闷压抑的气氛,契合读者心理期待,传递了正能量。(每点2分,如有其他理解,能符合小说内容并言之成理亦可。)

四、(20分)

12.(3分)C

13.(3分)C

14.(3分)D

15.(5分)(答案示例)①因为老师每周都会布置“亲子作业”(1分)  ②也能够与家长沟通交流、增进感情(2分)  ③老师布置作业应该把握好度(2分)

16.(6分)劳动争议当事人向提出劳动仲裁申请,进行登记,并决定是否立案受理。(2分)决定不予受理,当事人不服可起诉。(1分)决定受理,先进行庭前调解。(1分)如调解成功,制作并送达调解书,结案;(1分)如调解失败,则开庭审理并裁决。(1分)

五、(60分)

17.(60分)参照高考作文阅卷标准。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