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题目的
劳动是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必不可少的技能,是一个人基本的素质,是劳动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人本身。自从有了人类,劳动就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青少年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不管是对现在的学习和生活,还是对将来的工作,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经常说的“勤能补拙,俭以养廉”也正是这个道理。不仅如此,劳动还能锻炼心智,提高道德情操,在劳动中增长见识,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但现在的学生已逐步趋向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广泛深远影响,家长只要求自己的子女读好书,因此即便是农家子女,不参加农副业生产劳动、不干家务活也已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很大一部分青少年没有劳动的习惯和观念。
二、调查方法及过程:
为了弄清当前中学生劳动情况,我们研究小组精心设计有关问题,在有关社交软件上发放电子问卷进行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67份。
以下是问卷调查反馈表:
关于“中学生的劳动观”的调查问卷
第1题 您开学后是几年级? [单选题]
|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 初一 | 22 | 8.24% |
| 初二 | 6 | 2.25% |
| 初三 | 9 | 3.37% |
| 高一 | 41 | 15.36% |
| 高二 | 170 | 63.67% |
| 高三 | 19 | 7.12% |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267 |
|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 男 | 140 | 52.43% |
| 女 | 127 | 47.57% |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267 |
|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 乡镇 | 42 | 15.73% |
| 城市 | 225 | 84.27% |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267 |
|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 是 | 98 | 36.7% |
| 否 | 169 | 63.3% |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267 |
|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 是 | 138 | 51.69% |
| 否 | 129 | 48.31% |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267 |
|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 学校 | 209 | 78.28% |
| 家里 | 58 | 21.72% |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267 |
|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 要求 | 180 | 67.42% |
| 不要求 | 87 | 32.58% |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267 |
|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 父母长辈要求去做 | 165 | 61.8% |
| 自愿去做的 | 93 | 34.83% |
| 当做家务可以得到某种程度的回报时 | 9 | 3.37% |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267 |
|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 这是自然 | 163 | 61.05% |
| 并不这样觉得 | 25 | 9.36% |
| 那要看心情 | 79 | 29.59% |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267 |
|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 父母 | 132 | 49.44% |
| 自己 | 128 | 47.94% |
| 其他 | 7 | 2.62% |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267 |
|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 父母或其他人 | 214 | 80.15% |
| 你主动打扫的 | 28 | 10.49% |
| 父母要求你整 | 25 | 9.36% |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267 |
|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 有要求 | 103 | 38.58% |
| 不强求 | 149 | 55.81% |
| 好好学习,别瞎掺和 | 15 | 5.62% |
|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 开心 | 102 | 38.2% |
| 讨厌 | 21 | 7.87% |
| 无感 | 144 | 53.93% |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267 |
|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 没意义 | 39 | 14.61% |
| 不值得,因为没有报酬 | 7 | 2.62% |
| 有意义,因为锻炼了自己 | 221 | 82.77% |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267 |
|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 劳动观念普遍缺失 | 127 | 47.57% |
| 劳动观念部分缺失 | 124 | 46.44% |
| 劳动观念很完善 | 16 | 5.99% |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267 |
|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 缺乏奉献精神,怕苦怕累 | 185 | 69.29% |
| 处处讲个人利益,处处向钱看齐 | 12 | 4.49% |
| 贪图安逸 | 70 | 26.22% |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267 |
下面是从问卷调查表汇总得来的信息:
1.在本次调查过程中,男生140人,女生127人,男女比例适中。
2.调查发现,经常劳动的中学生占51.6%,并且78.2%的中学生在学校劳动较多,在家经常劳动的中学生只占21.7%。
3.调查结果表明67.4%的中学生的父母是不要求青少年在家做家务的,其中随机提问的一位同学表明:平时父母比较在意他的学习成绩,只是在学习上要求比较多,其他方面不怎么要求,做家务这些事情都是父母在做,自己很少参与。
4.极大部分同学表示只会做简单的饭菜和洗小件衣物,而整理房间也只限于叠被子、扫房间、之类,家务劳动技能并不高。能自己洗衣服的占18.2%,会做简单饭菜的占36.4%,
一位中学生表示说,“不是我不想干家务活,有时看妈妈辛苦,我想和她一起干,妈妈总是不让干,对我说:你的任务是做作业,别的什么也不要你干。”
没有对劳动切身的感受,将来长大成人,走上社会以后,也很难成为为社会、为他人服务的社会栋梁。这可能是父母也始所未料的,我认为现在免除子女一切体力劳动,只是一味注重成绩的父母,将会吞下自己种下的苦果。
5.61.8%的中学生表示做家务是在父母长辈的要求下才去做的。在家中的公共场所,比如客厅,厨房,卫生间等,80.15%中学生表示是父母来打扫,半数的中学生只是整理自己的房间,还有49.44%的中学生自己的房间也是父母打扫整理的。
6.总体来看,生活在乡村的中学生做家务比较多,在城市生活的青少年做家务相对较少,劳动观念相对缺失,且69.29%的中学生表示劳动观念缺失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奉献精神,怕苦怕累。
7.中学生劳动观念缺失的现象不容乐观,但值得欣慰的是,82.77%的中学生认为劳动是有意义的,可以很好的锻炼自己,并表示愿意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四、感想体会:
这样的调查结果引起了我们研究小组成员对劳动教育的缺失的深思:
1.在当今背景下,学校逐渐忽视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整天只对学生进行应试操练,一遍遍地重复做应试习题,与考试成绩无关的科目尽量压缩,社会实践成为稀有品种,分数似乎成为评判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热爱体力劳动已成为了背时的想法。
2.父母也把全部希望寄托于子女取得高分,不许子女看教科书以外的书籍,做应试习题以外的其它事,免除家务之类一切体力劳动,这一切为将来的社会发展留下了极大的隐患,也给很多中学生未来的发展带来不可逆转的悲剧。
3.劳动对人的全面发展有很大的作用,是其它活动不能替代的,缺少劳动的教育是畸形的教育,是培养不出全面发展的人才的。
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才能学到书本上没有的新知识,也能培养出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只有经过亲身参加劳动,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切身体验,才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实感受,才能培养起对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而这一切,不管将来是从事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是必需的。
4.面对现在中学生劳动观念普遍缺失的现象,我们呼吁社会、学校、家长和中学生携手并进,共同努力,让劳动成为中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
五、探究本质
经过以上调查,我们对这次调查进行反思。首先,我们为什么要进行这次调查?不仅仅是去揭露当前中学生劳动价值观存在的问题,而是针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因此,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才是良好的劳动观?劳动有什么好处?我们应该怎么劳动?
经过我们共同商讨,询问家长及有关人士,得出以下结论:
1.良好的劳动观:我们一致认为,良好的劳动观,应是人们自愿或出于某种良好目的而进行的。而不是,在家长或老师的强制命令下进行的。它体现在对父母的理解、感恩和孝顺。是自我勤奋刻苦、修身养性的一种良好体现。
2.劳动的好处
①帮助孩子练习动作技能。
心灵手巧的孩子大多会一些家务或者手工活,不同的家务可以锻炼到不同的部位,叠衣服可练习到小肌肉,擦地板则可以锻炼到大肌肉。
②让孩子练习分类归纳。
分类和收纳的意识,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是非常重要的,生活物品需要分类归纳才能理清,学习知识也要分类归纳才能融会贯通。让孩子从小养成分类归纳的好习惯,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中,都能让他一生受益。
③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让孩子先从和自己相关的事情做起,再扩展到其他家人,从小学着为家中尽一份心力,便可培养出家庭责任感。孩子会更爱家,珍惜家人的劳动成果,懂得承担。
④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在做家务的过程中,孩子还能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虽然年纪还小,不能做得很完美,但在练习的过程中,孩子会发现自己有能力完成很多事,并从中获得自信。
⑤培养孩子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刚开始学习做家务,一定有做不好的时候,但是妈妈不需要着急,在练习过程中,孩子会观察妈妈的做法,妈妈也可一步一步地进行示范讲解,让孩子通过模仿妈妈的动作来完成家务,这样能让孩子思考“怎么做才能做得好”,进而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⑥让孩子懂得生存。
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不付出劳动农民就收获不了粮食。让孩子在劳动中懂得只有付出劳动才会换来回报。整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是无法在当今社会上生存下去的。劳动是人们在社会中生存的必备条件。
3.我们应该怎么劳动?
①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劳动美德。从内心接受劳动,热爱劳动。
②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争取做出对社会有奉献,有意义的劳动。
③合理安排劳动时间。我们应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合理劳动。不能因为劳动,耽误学业。更不能以劳动为借口,逃避和拖延某些重要问题。
④劳动时应怀着积极的心态,切忌半途而废。同时,应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勿让父母担心。
⑤劳动应适量,不能影响正常的饮食和休息以及身体状况。
六、给家长的建议
①不要阻拦孩子主动做家务
很多家长不舍得孩子做家务,或者觉得孩子做得不好,但不管怎么样,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家长要肯定孩子的主动性,给予一定的表扬,让孩子有自信。
②不要以金钱的形式奖励孩子做家务
这是很多家长鼓励孩子做家务的做法,这样也许在短期内提升了孩子做家务活的积极性,但是这种功利性的做事情并不是出于本心,反而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养成凡事索取的习惯。
③不要当着孩子的面重新做孩子没做好的家务活
不管孩子做的效果有多么不好,千万不要当着孩子的面重新返工,把孩子做过的事情又独自做一遍,这样孩子会很受打击,再也不愿做家务活
④应该及时指出孩子做家务时的不足
孩子做家务肯定会有不熟练的地方,家长应该用和蔼的态度跟孩子详细讲解家务活的技巧,让孩子事倍功半,提升孩子的自信。
⑤当孩子怎么做也做不好的时候,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做
孩子的成长是需要家长陪伴的,如果发现孩子做某件家务总是做不好的时候,千万不要责备,而要和孩子一起做一遍,加深孩子的印象。没有人天生就会家务活,而是需要家长的用心指导的。
⑥如果孩子不愿意做家务活,家长也不要责备
有的家长会抱怨自己家的孩子不做家务,不能帮家长减轻负担,有的甚至会责骂孩子,这样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做家务是被逼的。
给孩子一个拥抱,平和的说自己希望孩子能和自己一起做家务活,相信孩子是可以理解大人的。
相信父母们知道让孩子做家务的好处之后,也不会再向以往那样,让孩子与家务绝缘了。但,让孩子主动做家务,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尤其是那些已经习惯被全家人宠着的小孩,父母更要学会引导,让孩子学会更多技能,得到更全面的锻炼。
致谢!
2018年8月28日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