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与反思
2025-09-26 18:02:36 责编:小OO
文档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本诗的节奏,理解体味本诗的意境和深刻的意蕴。 

  2.把握诗歌的象征手法及巧妙的抒情方式。 

3.  学习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存亡的关头,为祖国献身的思想和对祖国的无限挚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二、教学步骤: 

(一)导入: 

  (板书:我爱这土地) 

(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三)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第一步:用符号划分诗歌的停顿和重读的字词 

  第二步:学生自由朗读 

  第三步;指名学生朗读 

  第四步:全班同学集体朗读 

(四)研读诗歌,理解主旨: 

1、学生在熟读诗歌的基础上,找出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并谈谈理由。 

2、诗中是通过什么形象来表达出这样的爱国激情的?请你把相关诗句找出来,并谈谈你的理解。 

3、诗中的“鸟”,它都歌唱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又有什么象征含义呢? 

学生再次朗读,体会表达效果,并尝试背诵。 

4、思考:诗歌开头写着“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请你结合以上歌唱的内容,思考为什么这里用“嘶哑”一词,而不用“清脆”或“嘹亮”。 

5、思考: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 

全班再次朗读、背诵。 

6、思考:这首诗在结构上,一、二节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7、讨论:本诗出现了许多“的”字,这样会不会拖泥带水,冲谈了诗味,谈谈你的理解。 

(五)比较阅读,拓展学习: 

  请将这首诗与我们学过的比较一下,说说它们有什么异同? 

(六)布置作业: 

1、假如你是一只鸟,联系我们今天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你会唱些什么呢?仿照例子试一试,相信你会比例子仿写得更好。

反思:

语文教学应充分注意到诗歌教学的重要意义。“课程标准”中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的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以感情真挚,富含哲理著称,它抒发了诗人对历经磨难而又充满希望的祖国的挚爱之情。在教学中,“读,是组织一堂课的基础和前提,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过程,是把学生带进文本构建学习的起点。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分层面,争取让学生每读一遍都有所收获。同时注意阅读方式的多样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这节课,我根据不同内容创设了不同的教学情境。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首诗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的素材。结合社会背景的对比分析,学生对经历磨难的祖国心生敬佩,并对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这就在教学资源得到最大优化的基础上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这节课的教学使三维目标在一定基础上得到了落实,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1.过分遵循教学模式   朗读与解读不必严格分开,可以将朗读融于解读中,更有利于对整首诗的理解和感悟。2.解读过程没有充分放开   学生讨论、总结、交流之后,教师不必重复归纳。这可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他回认为自己的答案是错误的。教师只点拨补充即可。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