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浅谈套期保值及其风险
2025-09-26 18:03:47 责编:小OO
文档
浅谈套期保值及其风险

1套期保值概念

针对现货头寸,在期货市场相反操作,根据期现同步的原则,最终期现盈亏互补,以规避价格风险为目的的期货交易行为。主要分为买入套期保值和卖出套期保值。

买入套期保值:(又称多头套期保值)是在期货市场购入期货,用期货市场多头保证现货市场的空头,以规避价格上涨的风险。

卖出套期保值:(又称空头套期保值)是在期货市场中出售期货,用期货市场空头保证现货市场的多头,以规避价格下跌的风险。

2套期保值原理

2.1市场对期现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同,期现价格变动趋势基本一致而变动幅度不完全相同,于是现货价格涨跌,就会影响气候价格同向涨跌,这就使得企业可通过在气候市场做与现货市场相反的交易来保值,使手中的商品价格稳定在一个目标水平上;

2.2期现价格不仅变动趋势相同,而且合约到期时两者将大致相等,因为期货价格虽通常高于现货价格,其中包含贮藏直至交割日为止的各种费用,当合约接近交割时,这些费用会逐渐减少至完全消失,回归现货价格,这样,期现价格的影响因素实际已几乎相同,这就是现货市场走势趋同性原理。

3套期保值适用对象

3.1买入套期保值的适用对象:

准备在将来某一时间内必须购进某种商品时价格仍能维持在目前认可的水平的生产经营者。采用买入保值者都是担心当实际买入现货商品时价格上涨。买入套期保值一般可运用于如下一些领域:

3.1.1加工制造企业为了防止日后购进原材料时价格上涨的情况。如铝型材厂担心日后购进铝锭时价格上涨,用铜企业担心日后电解铜的价格上涨,饲料厂担心玉米、豆粕的价格上涨等等。

3.1.2供货方已经跟需求方签订好现货供货合同,将来交货,但供货方此时尚未购进货源,担心日后购进货源时价格上涨。

3.1.3需求方认为目前现货市场的价格很合适,但由于目前资金不足或者仓库已满等原因,不能立即买进现货。由于担心日后购进时价格上涨,稳妥的办法是进行买入套期保值。

3.2卖出套期保值的适用对象:

准备在未来某一时间内在现货市场上售出实物商品的生产经营者。为了日后在现货市场售出实际商品时所得到的价格仍能维持在当前合适的价格水平上,他们最大的担心就是当实际在现货市场上卖出现货商品时价格下跌,为此应当采取卖期保值方式来保护其日后售出实物的收益。具体说来,卖期保值主要用在下面几种情况中:

3.2.1直接生产商品期货实物的生产企业如农场、工厂等, 由于手头有库存产品尚未销售或即将生产、收获某种商品期货实物,担心日后出售时价格下跌。

3.2.2储运商、贸易商手头有库存现货尚未出售或储运商、贸易商已签订将来以特定价格买进某一商品但尚未转售出去,担心日后出售时价格下跌。

3.2.3加工制造企业担心库存原料价格下跌。

4套期保值作用

4.1价格和销量保险,安排生产计划:为不利的价格波动提供保护,固定成本、稳定利润收入;

4.2灵活定价:为企业在销售、购买和定价策略上提供灵活性;

4.3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储存费用、降低资金利息、降低库存减值风险;

4.4增强融资信誉:减低现金流风险、平抑利润波动,在外部融资时获取更好的信用级别,提升债务容量;

4.5进行投资组合,实现投资收益:期现套利、跨品种套利、跨期套利;

4.6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树立品牌、提升信誉。

5套期保值中面临的风险

5.1基差风险

基差是指某一特定商品在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现货价格与该商品在期货市场的期货价格之差,即:基差=现货价格一期货价格。参照物不同,基差结果不同。

在传统的套期保值理论中,假设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走势相一致,基差在合约到期时约为零。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套期保值并不是那么完美。

产生基差风险的原因:

5.1.1套期保值交易时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基差水平及未来收敛情况的变化。

5.1.2影响持有成本因素的变化。

5.1.3被套期保值的风险资产与套期保值的期货合约标的资产的不匹配。

5.1.4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随机扰动。

由于以上四个方面的原因,在套期保值组合持有期间,基差处于不断的扩大或缩小变化中,因而使套期保值组合产生损益。从概率上来说,偏离正常基差水平的异常基差现象属小概率事件,但对这类小概率事件风险处理不当的话,套期保值会造成巨大的亏损。

5.2决策风险

套期保值并不是简单的买或卖,做出何种决策,必须根据对市场趋势的判断。如果对期货市场行情判断失误,则可能做出相反的决策。企业在判断市场为牛市状态时,则倾向于对原材料进行买入套期保值,但当判断为熊市时企业倾向于对产品卖出保值。如果仅仅根据简单的套期保值决策,则企业很容易发生亏损。

5.3财务风险

企业进行套期保值时,要根据采购数量或产品销售数量计算最优套期保值头寸,当生产经营规模较大时,期货头寸数量也较大,而且由于生产经营的连续性,头寸持有的时间也相对较长,即使套期保值方向正确,也容易产生财务风险。

一是保证金不足的风险。在保值期内期货价格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剧烈波动,虽然套期保值方向正确,但企业也可能面临追加保证金的风险。

二是在某些情况下套期保值头寸暂时出现亏损,面临股东的压力,特别是对于一些上市公司套期保值周期没有结束,但又临近报表公布日期,企业往往被迫对期货头寸平仓。

5.4流动性风险

对企业来讲,一般根据全年或某一阶段原材料采购计划或者产品销售计划制定套期保值方案,因此企业必须在与此相对应的期货合约月份进行操作。

一般以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来衡量股指期货市场的流动性。具有较高流动性的市场,市场价格的稳定性较高、合理性更强。

但是,期货市场的不同合约之间,活跃程度不同,其流动性也不同,如果相对应的期货合约流动性差,就有可能出现“想买但买不进”、“想卖但卖不出”的问题。为了规避流动性风险,应尽量选择交易量比较大的近月合约作为套期保值合约,宁肯近月合约到期时展期,也不宜选择那些流动性较差的远月合约。

5.5交割风险

交割是期货市场风险集中的主要环节,造成交割风险的主要原因是与期货市场相连接的现货市场。因为期货市场是现货市场的延伸,是以现货市场为基础的,超越了本国的现实物质基础,其期货市场必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虽然期货交易中交割仅仅占总量的5%以下,而且套期保值也并不一定进行交割了结,但是作为现货企业,在期货市场采购原料或者销售产品价格有利可图时,实物交割也是企业在套期保值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现货交割环节较多,程序复杂,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套期保值效果。交割风险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交割商品是否符合交易所规定的质量标准;交货的运输环节较多,在交货时间上能否保证;在交货环节中成本的控制是否到位;交割库是否会因库容原因导致无法入库;替代品种升贴水问题;交割中存在问题等等。在套期保值的过程中,应以平仓为主,交割为辅。

5.6投机风险

期货投机有时能够给企业带来巨额的利润,使得企业经常放弃套期保值的宗旨,或者并不严格执行套期保值方案,导致期货操作名为套期保值,实为投机,在市场方向发生变化或判断失误时给企业带来损失。期货交易总量应与其同期现货交易总量相适应,也就是说企业对套期保值头寸数量应做出,以不超过现货商品规模为首要原则。一些企业初期进入期货市场的目的是为了套期保值,但由于后来对头寸未能进行有效控制,超出其生产或加工的规模,导致套期保值转为了期货投资,最终损失惨重。

5.7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因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中存在的缺陷而导致的风险,主要来自员工、流程和系统三个环节。解决操作风险的根本在于企业必须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一是适当授权;二是重要岗位分离;三是建立严格报告制度与及时检查制度。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