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一年级口语交际要求
2025-09-26 17:53:50 责编:小OO
文档
一、本领域的重要性。

    对于一年级教师来说,教学任务很多。因此在教学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教师忽略、忽视了口语交际的教学,其原因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1、是考试不考,没办法量化。2、是教学效果不是马上可以彰显出来,不能很快的收到成效。但是如果教师长久如此,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为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要形成一种综合能力,实现一种口语和书面的综合表达能力。因此,基础学段的“表达”就显得格外重要了。生活中,你也许不会写字,也许不能成文,但你不能不会说话,口语交际能力已经成为21世纪人的基本素养。

    本套教材,鉴于第一学段“口语交际”与“写话”的特点,便于形式的统一,在编写的过程中,将“口语交际”与“写话”整合为“表达”,当然,在低年级以口语交际为主。

  二、如何理解“口语交际”

    理解口语交际,我们重点应抓住这样几个词:倾听、表达、应对、文明。

    倾听,指的是听别人讲话。

    表达,指的是说自己想说的话。

    应对,指的是对话与交流。

    文明,指的是交际的素养。

    也就是说,口语交际不仅涵盖了听和说的功能,而且也凸现了“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的课程性质。这样我们就不难感受到,口语交际不等于说话,也不等于说话+倾听,如果一定要用公式这种方式来表示的话,那么口语交际约等于对话。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强调初步学会文明的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体现信息传递活动的双向或多向互动的对话活动,使学生的听说能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和文明素养得到整体的、和谐的发展。

  三、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

  (一)课程标准中的基本要求

    1、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活动过程。教学过程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2、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3、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的传授口语交际的知识。

    4、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活动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二)在课程标准关于第一学段口语交际的要求的基础上,细化一年上册的阶段要求。

    1、能说自己想说的话。

    2、在说话中学习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认识逗号、句号、问号。

    4、学说普通话,课堂上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5、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内容。

    6、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简单的复述大意。

    7、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

  四、本套教材“表达”领域的体系建构及主要特点。

  ◆总体安排

   1-4册共29次表达,第一册5次,其他每册集中安排8次。第一册共有11次大小不等,要求不同的表达练习。其中集中体现的是5次,其余的都在不同课文的课后扩展中。有的是用词语说话,有的是和文中的人物对话,有的是交流学习心得……这些都是相机的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好机会,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够真正的认真对待。

  ◆主要特点

   1、系列化设计,螺旋式整体推进。

   2、关注儿童生活,解决生活问题,体验表达快乐。

   3、表达内容,表达方式,表达空间上具有开放性。

   4、读写结合,实现“阅读”与“表达”的综合性建设。

  五、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

   1、贴近生活,创设情境。

     在本册教材中,有两次口语交际活动比较明显,《打电话》、《说说我的家人》。这两次交际活动都是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我们要通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在生活中打电话、介绍自己的家人。要将口语交际寓于情境之中,要增强他们的仿真性,不要过多的强调技巧,要注意激发学生交流与对话的欲望。实现要求的梯级过渡,象《打电话》一课可以让学生通过打电话,传递一则消息,可以通过打电话直接找到本人,然后不要生硬的告诉孩子要文明、有礼,可以直接的把“请、你好”等可能用到的词语直接给出来,引导学生用上这些词语说一说,再和孩子们进行情景再现。随后可以渗透如果是妈妈接的我们应该怎样说,如果小朋友不在家我们怎么办等等。通过模拟,使孩子有更大的收获。

  2、形式灵活、重在激趣。

    本册教材中《小熊过河》一课,刚刚接触教材时,你很容易直观的以为这是我们以往的看图说话大体相同,但虽有相同之处,但其中的韵味却有着很大的差异。在教学中教师要引起注意:

   ①在以往的教学中,凡是涉及到看图,就要强调“顺序”,例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等,这些在我们这套教材的教学中不是不要讲,但是它决不是我们口语交际课堂的重要目标,我们要教会孩子从整体入手,看看这几幅图的主人公是谁,故事中有几个主要人物。然后在指导孩子具体的看每一幅图。

   ②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刻意的引导孩子说说天空有什么,远处有什么等等,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说一句完整的话就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和目标,而且这句话一定是整个图画的中心和重点,大家想一想,我们到了高年级抱怨孩子习作重点不突出,语句罗嗦,是不是就影射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呢?

   ③2、3、4幅图的内容大致相同,只是人物不同,有些模式化,旨在实现“教、扶、放”这样一个教学过程,但是这个“教”不单单是教师教,学生也可以互相学,互相教。和身边的同学学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途径。

   ④为什么要选这样一个内容呢?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教学内容为对话提供了很好的载体。小猴子会怎样对小熊说?小熊又会怎样回答?救上来之后小动物们又会对小熊说些什么?这些都可以让学生通过想一想,说一说,也可以通过演一演,采访等形式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拉近距离。另外,在救上来之后小动物们又会对小熊说些什么也是交际的重点,此时,小熊的内心一定有些懊悔,那么此时的小动物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交流才适度呢?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引起注意的。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求全,不要求深,重要的是学生想说、爱说就可以了。

  3、学说普通话,学以致用。

    口语交际是一种交流的语言。我们要学会用书面语言规范口头语言。比如:学生说,小熊,你干啥呢?我们就可以告诉孩子可以这样说,小熊,你在做什么呢?使其在课堂上学会如何说话,使孩子在具备童真的同时也日渐规范。但是我们规范的是学生的语言,不是模式,不要教给孩子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这样就束缚了孩子的思维。我们教师要学会实现从消极的语言向积极的语言转化,去激发学生的语言,用孩子的思维帮助认识。但是我们在指导和纠正的同时要注意方法和方式,要先肯定再纠正,先鼓励再建议。多用正面的引导和发挥榜样的作用,少批评,不打击,多鼓励,要坚持说就比不说强,说是要求,说好是高要求。

  4、鼓励应用,强化提高。

    口语交际能力不是通过几堂课就可以收到成效的,要想真正的形成能力就要坚持,就要鼓励学生在各科的教学活动中以及生活中,积极的应用,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如:第一册教材中有一课是《我想对你说》,其中有对老师说的,有对归来的爸爸说的,有在妈妈过生日的时候说的……,那么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把在课堂中学到的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倾听、学会沟通、学会应对,才是真正的“学会”,从而使他们逐步“具有文明和谐地人际文化交流素养”。

   此外,在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强调这样几个词:互动、真动、实动。

   互动——强调听与说(感官上的交融)、你与我(角色上的转变)。

   真动——口语交际一定不是爱说、会说的孩子的舞台,我们一定要调动更多的学生真正的动起来。尤其是不爱讲话、不会讲话的孩子,要让他们勇于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想法。什么样的教师是优秀的教师,就是能让不喜欢学习的孩子因为你而喜欢学习了。那么同理,什么样的口语交际课是好课,就是能让不太会表达的孩子乐于表达,会表达了,这就是优质的口语交际课。

   实动——就是让口语交际的课堂所学真正的发挥作用,学在课堂,作用于生活,这才是口语交际领域的真正魅力。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