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七年级下道德与法治试题
2025-09-26 17:50:02 责编:小OO
文档
七年级下道德与法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要爱惜自己的青春!世界上再没有比青春更好的,没有比青春更珍贵的了!”进入青春期后,我们充满了好奇,惊奇的发现自己和他人的生理都在发生迅速而明显的变化。对此,我们(   )

A. 可以嘲笑长青春痘的同学    B. 可以拿别人的生理特点开玩笑

C. 要悦纳这个时期的生理变化    D. 不可谈论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2. “在信念形成过程中,批判性思维者并不被动地接受他人的信念。相反,会认真考虑所处的环境和情势,在认识到合理权威作用的同时,拒绝接受不合理的权威意见。”这说明,培养批判精神(  )

①要有质疑的勇气

②要固守并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向一切权威挑战

③要尊重权威,服从权威

④要敢于表达不同的观点,但不能只是一味否定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3.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你怎么像女孩子一样?那么娇气!”“你怎么不像个男子汉?”“她是女孩子,你要让着她呀。”男孩子跌倒了,其父母可能常常鼓励他自己站起来;而一个女孩子跌倒了,其父母极有可能马上扶她起来。这说明(  )

A. 到了青春期,男生女生在生理方面的差异会更加明显

B. 男生女生的生理性别特征是与生俱来的

C. 社会中人们对性别的认识通常会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D. 男生女生各自拥有自身的性别优势

4. “世间万物各有时节,过早地成熟,就会过早地凋谢。我们既然是在春天,就不要去做秋天的事。”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青春期的爱情是脆弱的

B. 青春期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是自控力不强的表现

C. 保护自己,尽量少跟异性同学交往

D. 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5.我们青春,所以我们自信;我们青春,所以我们敢于去飞翔。要让青春飞翔就要有(  )

①自信的青春热情②自强的青春态度③激荡的青春活力④我行我素的个性。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6.沈阳市民乌晓明无偿献血10多年,累计志愿服务近万小时,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当她接受采访时说:“这样做,不仅能够挽救他人的生命,还能给自己的生命轨迹留下纪念。”乌晓明的事迹启示我们(  )

①只有做与众不同的事,生命才有价值

②“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③“止于至善”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④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7.下面的句子依次表达了哪种情绪: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怒发冲冠(  )

A. 喜、怒、哀、惧    B. 惧、哀、喜、怒 C. 惧、喜、哀、怒 D. 哀、怒、惧、喜

8.我国国语“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说法告诉我们(  )

①表达情绪要适时、适度,学会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②不要表达任何情绪,以免伤害身体健康

③要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④情绪是无法的,应顺其自然。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9.下列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相同情感的诗句是(  )

A.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    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0.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浓缩了中国5年来的飞速发展,记录了众多超燃的历史瞬间,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让观众看得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纷纷表示“有一种幸运叫我是中国人”。材料中体现的情感有(  )

A. 使命感、恐惧感、爱国情感    B. 归属感、自豪感、爱国情感

C. 认同感、责任感、正义感    D. 孤独感、胜任感、正义感

11.情感是在人的社会交往互动中自然引发的,下列获得美好情感的做法,不可取的是(  )

A. 阅读中外优秀文学作品    B. 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

C. 大方、坦诚的与人交往    D. 做一些哗众取宠,博人眼球的事情

12.如图的漫画告诉我们(  )

A. 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数量的简单相加

B. 在集体中,我们能够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C. 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与团结协作

D. 个人的力量是强大的,集体的力量是分散的

13. “工作人员,必须热爱集体”,这是一家公司招聘人才时的首要条件。对此,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 招聘人才只需要看学历和专业能力

B. 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

C. 集体生活可以培养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

D. 集体生活可以发展自己的个性,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

14.如图的注释是:“要想融入集体,应该把M翻过来”(Me=我,We=我们),这启示我们(  )

①个人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复杂的社会现象

②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③在集体中要专注于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

④学会合作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5.苏霍姆林斯基说:“个人是否完满,是由个人跟周围世界的交往与联系是否完满决定的。”这句话表明(  )

A. 在集体生活中一定能帮助自己完善个性

B. 我们要有热爱集体

C. 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不同造成每个人的个性不同

D. 个性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个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

16.某班主任每当新生入学,他都会对同学们说:“大家有缘才能走到一起,共同组成一个新集体,需要大家团结合作,彼此珍惜。”他所带的班凝聚力日渐增强,这充分证明(  )

①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每个人都得到同样的尊重

②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和友爱的,大家都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③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大家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④美好集体是目标明确的,成绩优秀的学生才能得到优待

⑤美好集体是充满活力的,成员之间和而不同,相互激励

A. ①②③⑤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④⑤

17.马克思和恩格斯“伟大的友谊”世界闻名。正是拥有共同梦想,认同共同的价值观,两人通过无间合作催生了人类历史最完美的理想--主义。两位无产阶级导师的成功说明了(  )

A. 愿景的实现需要伟大人物的合作

B. 在合作中竞争,要尊重竞争对手,向竞争对手学习

C. 没有共同的愿景就不能成功

D. 共同的愿景引领人们团结一致,开拓进取

18.下列关于承担责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既有利于集体发展,也有利于个人进步

B. 需要我们付出代价,能躲则躲

C. 可以有多种方式,管理好自己也是承担责任

D. 需要我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做出正确选择

19.集体建设有赖于每个成员的自觉愿望和自主行动,需要我们自主建设和自主管理。在集体建设的过程中,下列做法值得称赞的是(  )

A. 小浩是外来的转校生,因口音问题受到同学嘲笑,于是他拒绝参加班里的朗诵比赛

B. 菲菲胆子很小,有不懂的问题想问老师,自己不敢去,便以同桌的名义给老师写信

C. 学校评选优秀班集体时,肖明为了减少竞争对手,悄悄把隔壁班级的宣传板报弄坏

D. 孙伟心思细腻,平日细心观察班里的情况,经常向老师提出改进意见

20.下列对法律的理解,观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颁布的

B. 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尺

C.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治理国家的法律

D. 法律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的发展空间

21. “法律是根高压线,谁碰上它谁触电;法律是个守护神,惩处违法护好人。”这句话体现了我国法律(  )

①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②制裁违法犯罪行为   ③保护公民的一切利益④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 批准每年12月4日为法制宣传日

B. 环保部门倡导不要乱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C. 刘汉犯性质组织罪、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

D. 决定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23.2016年3月28日,是全国第21个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我市各中小学校围绕“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的主题,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宣讲和应急演练等活动。这些举措(  )

①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②有利于建设安全和谐校园③有利于未成年人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④从根本上消除了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安全隐患。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4.青少年由于缺乏社会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各方面都很不成熟,需要法律给予特殊的保护。国家为了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先后制定了两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这两部法律是(  )

A. 《未成年人保》和《刑法》

B.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刑法》

C. 《未成年人保》和《义务教育法》

D. 《未成年人保》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5.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这句话强调的是(  )

A. 公民的法治教育是依法治国的基础

B. 公民要树立法律信仰

C.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D. 法律意识是公识和公民政治素质的内涵

二、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材料一:“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是社会生活中积极向上的行为。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它已经上升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与我们的情感深深相系,表达着我们的渴望、我们的期待。

材料二:珍妮是个总爱低着头的小女孩,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因此很自卑。有一天,她到饰品店去买了只绿色的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很漂亮,珍妮虽不信,但是也很高兴,不由昂起了头,急于让大家看看,连出门与人撞了一下都没在意。珍妮走进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师,“珍妮,你昂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说。

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可当她往镜前一照时,才发现头上根本就没有蝴蝶结,原来蝴蝶结早就在她出饰品店时与人碰撞弄丢了。

(1)为什么说“正能量”与我们的情感深深相系,表达着我们的渴望和期待?

(2)“蝴蝶结”给珍妮带来了什么情感“正能量”?请你收集一条有关这种“正能量”的格言或警句,与珍妮共勉。

(3)你该如何寻找自己生命中的“蝴蝶结”?请说说你的锦囊妙计。(至少两条)

27.【时政速递】材料一:2018年3月11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修正案》。

材料二:2018年5月12日下午,消防战士谢勇在江苏省淮安市某小区内执行救火任务时不幸牺牲,随后被批准为烈士、追认为中国党党员。就在烈士亲属、社会群众沉浸在悲伤中时,网民曾某在微信群中发表极端性、侮辱性言论,歪曲谢勇烈士英勇牺牲的事实,造成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5月15日,机关以曾某涉嫌寻衅滋事罪对其刑事拘留。6月12日,全国首例英烈保护公益诉讼案件,在淮安市中级人民公开开庭审理,判处曾某于七日内在本市市级报纸上公开赔礼道歉。

(1)以上材料体现出法律的哪些特征?

(2)结合材料分析,法律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28.【榜样在线】某校七(2)班已经连续几次被评为先进班集体。七(2)班学习氛围很好。口语成绩优异的英语课代表每天带同学们练习口语;有“小作家”之称的语文课代表为同学们精心选取了“每日一句”;数学课代表为同学们解答各种疑难问题……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同学们学到了为人处世的道理。“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全班每个人都深知“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竭尽全力为集体做贡献。七(2)班之所以成为先进班集体,源于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

(1)你认为这段材料体现了该班具有什么特点?

(2)“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怎样做才能让集体的“和声”更美?

(3)集体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和沃土,我们与集体共成长,在共建中尽责。我们应该怎样建设美好集体?

29.【社会观察】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空间。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印发《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把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全面提高青少年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使尊法学法用法成为青少年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某班正在召开以法治宣传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1)【请你辨析】有同学认为,大家还是初中生,没有走上社会,平时遵守的都是校规,所以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与法律离得还很远。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并说明理由。

(2)【从我做起】“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做到依法办事,做遵纪守法的公民呢?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