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要爱惜自己的青春!世界上再没有比青春更好的,没有比青春更珍贵的了!”进入青春期后,我们充满了好奇,惊奇的发现自己和他人的生理都在发生迅速而明显的变化。对此,我们( )
A. 可以嘲笑长青春痘的同学 B. 可以拿别人的生理特点开玩笑
C. 要悦纳这个时期的生理变化 D. 不可谈论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2. “在信念形成过程中,批判性思维者并不被动地接受他人的信念。相反,会认真考虑所处的环境和情势,在认识到合理权威作用的同时,拒绝接受不合理的权威意见。”这说明,培养批判精神( )
①要有质疑的勇气
②要固守并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向一切权威挑战
③要尊重权威,服从权威
④要敢于表达不同的观点,但不能只是一味否定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3.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你怎么像女孩子一样?那么娇气!”“你怎么不像个男子汉?”“她是女孩子,你要让着她呀。”男孩子跌倒了,其父母可能常常鼓励他自己站起来;而一个女孩子跌倒了,其父母极有可能马上扶她起来。这说明( )
A. 到了青春期,男生女生在生理方面的差异会更加明显
B. 男生女生的生理性别特征是与生俱来的
C. 社会中人们对性别的认识通常会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D. 男生女生各自拥有自身的性别优势
4. “世间万物各有时节,过早地成熟,就会过早地凋谢。我们既然是在春天,就不要去做秋天的事。”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青春期的爱情是脆弱的
B. 青春期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是自控力不强的表现
C. 保护自己,尽量少跟异性同学交往
D. 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5.我们青春,所以我们自信;我们青春,所以我们敢于去飞翔。要让青春飞翔就要有( )
①自信的青春热情②自强的青春态度③激荡的青春活力④我行我素的个性。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6.沈阳市民乌晓明无偿献血10多年,累计志愿服务近万小时,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当她接受采访时说:“这样做,不仅能够挽救他人的生命,还能给自己的生命轨迹留下纪念。”乌晓明的事迹启示我们( )
①只有做与众不同的事,生命才有价值
②“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③“止于至善”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④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7.下面的句子依次表达了哪种情绪: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怒发冲冠( )
A. 喜、怒、哀、惧 B. 惧、哀、喜、怒 C. 惧、喜、哀、怒 D. 哀、怒、惧、喜
8.我国国语“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说法告诉我们( )
①表达情绪要适时、适度,学会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②不要表达任何情绪,以免伤害身体健康
③要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④情绪是无法的,应顺其自然。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9.下列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相同情感的诗句是( )
A.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 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0.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浓缩了中国5年来的飞速发展,记录了众多超燃的历史瞬间,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让观众看得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纷纷表示“有一种幸运叫我是中国人”。材料中体现的情感有( )
A. 使命感、恐惧感、爱国情感 B. 归属感、自豪感、爱国情感
C. 认同感、责任感、正义感 D. 孤独感、胜任感、正义感
11.情感是在人的社会交往互动中自然引发的,下列获得美好情感的做法,不可取的是( )
A. 阅读中外优秀文学作品 B. 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
C. 大方、坦诚的与人交往 D. 做一些哗众取宠,博人眼球的事情
12.如图的漫画告诉我们( )
A. 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数量的简单相加
B. 在集体中,我们能够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C. 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与团结协作
D. 个人的力量是强大的,集体的力量是分散的
13. “工作人员,必须热爱集体”,这是一家公司招聘人才时的首要条件。对此,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 招聘人才只需要看学历和专业能力
B. 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
C. 集体生活可以培养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
D. 集体生活可以发展自己的个性,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
14.如图的注释是:“要想融入集体,应该把M翻过来”(Me=我,We=我们),这启示我们( )
①个人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复杂的社会现象
②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③在集体中要专注于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
④学会合作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5.苏霍姆林斯基说:“个人是否完满,是由个人跟周围世界的交往与联系是否完满决定的。”这句话表明( )
A. 在集体生活中一定能帮助自己完善个性
B. 我们要有热爱集体
C. 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不同造成每个人的个性不同
D. 个性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个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
16.某班主任每当新生入学,他都会对同学们说:“大家有缘才能走到一起,共同组成一个新集体,需要大家团结合作,彼此珍惜。”他所带的班凝聚力日渐增强,这充分证明( )
①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每个人都得到同样的尊重
②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和友爱的,大家都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③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大家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④美好集体是目标明确的,成绩优秀的学生才能得到优待
⑤美好集体是充满活力的,成员之间和而不同,相互激励
A. ①②③⑤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④⑤
17.马克思和恩格斯“伟大的友谊”世界闻名。正是拥有共同梦想,认同共同的价值观,两人通过无间合作催生了人类历史最完美的理想--主义。两位无产阶级导师的成功说明了( )
A. 愿景的实现需要伟大人物的合作
B. 在合作中竞争,要尊重竞争对手,向竞争对手学习
C. 没有共同的愿景就不能成功
D. 共同的愿景引领人们团结一致,开拓进取
18.下列关于承担责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既有利于集体发展,也有利于个人进步
B. 需要我们付出代价,能躲则躲
C. 可以有多种方式,管理好自己也是承担责任
D. 需要我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做出正确选择
19.集体建设有赖于每个成员的自觉愿望和自主行动,需要我们自主建设和自主管理。在集体建设的过程中,下列做法值得称赞的是( )
A. 小浩是外来的转校生,因口音问题受到同学嘲笑,于是他拒绝参加班里的朗诵比赛
B. 菲菲胆子很小,有不懂的问题想问老师,自己不敢去,便以同桌的名义给老师写信
C. 学校评选优秀班集体时,肖明为了减少竞争对手,悄悄把隔壁班级的宣传板报弄坏
D. 孙伟心思细腻,平日细心观察班里的情况,经常向老师提出改进意见
20.下列对法律的理解,观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颁布的
B. 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尺
C.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治理国家的法律
D. 法律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的发展空间
21. “法律是根高压线,谁碰上它谁触电;法律是个守护神,惩处违法护好人。”这句话体现了我国法律( )
①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②制裁违法犯罪行为 ③保护公民的一切利益④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 批准每年12月4日为法制宣传日
B. 环保部门倡导不要乱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C. 刘汉犯性质组织罪、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
D. 决定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23.2016年3月28日,是全国第21个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我市各中小学校围绕“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的主题,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宣讲和应急演练等活动。这些举措( )
①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②有利于建设安全和谐校园③有利于未成年人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④从根本上消除了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安全隐患。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4.青少年由于缺乏社会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各方面都很不成熟,需要法律给予特殊的保护。国家为了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先后制定了两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这两部法律是( )
A. 《未成年人保》和《刑法》
B.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刑法》
C. 《未成年人保》和《义务教育法》
D. 《未成年人保》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5.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这句话强调的是( )
A. 公民的法治教育是依法治国的基础
B. 公民要树立法律信仰
C.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D. 法律意识是公识和公民政治素质的内涵
二、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材料一:“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是社会生活中积极向上的行为。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它已经上升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与我们的情感深深相系,表达着我们的渴望、我们的期待。
材料二:珍妮是个总爱低着头的小女孩,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因此很自卑。有一天,她到饰品店去买了只绿色的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很漂亮,珍妮虽不信,但是也很高兴,不由昂起了头,急于让大家看看,连出门与人撞了一下都没在意。珍妮走进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师,“珍妮,你昂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说。
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可当她往镜前一照时,才发现头上根本就没有蝴蝶结,原来蝴蝶结早就在她出饰品店时与人碰撞弄丢了。
(1)为什么说“正能量”与我们的情感深深相系,表达着我们的渴望和期待?
(2)“蝴蝶结”给珍妮带来了什么情感“正能量”?请你收集一条有关这种“正能量”的格言或警句,与珍妮共勉。
(3)你该如何寻找自己生命中的“蝴蝶结”?请说说你的锦囊妙计。(至少两条)
27.【时政速递】材料一:2018年3月11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修正案》。
材料二:2018年5月12日下午,消防战士谢勇在江苏省淮安市某小区内执行救火任务时不幸牺牲,随后被批准为烈士、追认为中国党党员。就在烈士亲属、社会群众沉浸在悲伤中时,网民曾某在微信群中发表极端性、侮辱性言论,歪曲谢勇烈士英勇牺牲的事实,造成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5月15日,机关以曾某涉嫌寻衅滋事罪对其刑事拘留。6月12日,全国首例英烈保护公益诉讼案件,在淮安市中级人民公开开庭审理,判处曾某于七日内在本市市级报纸上公开赔礼道歉。
(1)以上材料体现出法律的哪些特征?
(2)结合材料分析,法律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28.【榜样在线】某校七(2)班已经连续几次被评为先进班集体。七(2)班学习氛围很好。口语成绩优异的英语课代表每天带同学们练习口语;有“小作家”之称的语文课代表为同学们精心选取了“每日一句”;数学课代表为同学们解答各种疑难问题……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同学们学到了为人处世的道理。“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全班每个人都深知“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竭尽全力为集体做贡献。七(2)班之所以成为先进班集体,源于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
(1)你认为这段材料体现了该班具有什么特点?
(2)“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怎样做才能让集体的“和声”更美?
(3)集体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和沃土,我们与集体共成长,在共建中尽责。我们应该怎样建设美好集体?
29.【社会观察】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空间。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印发《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把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全面提高青少年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使尊法学法用法成为青少年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某班正在召开以法治宣传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1)【请你辨析】有同学认为,大家还是初中生,没有走上社会,平时遵守的都是校规,所以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与法律离得还很远。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并说明理由。
(2)【从我做起】“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做到依法办事,做遵纪守法的公民呢?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