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论文选题 | 学生姓名 | 
| 1 | 构建和谐社会中扩大就业的对策研究 | |
| 2 | 我国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研究 | |
| 3 | 论经济转型时期的劳动力供给管理 | |
| 4 | 失业陷阱及其在我国的表现形式 | |
| 5 | 论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 |
| 6 | 论第三产业发展与就业促进 | |
| 7 | 我国灵活就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 |
| 8 | 知识失业的成因、影响及对策研究 | |
| 9 | 小额贷款对促进再就业的效应分析 | |
| 10 | 论劳动力流动过程中的劳动者权利保护 | |
| 12 | 经济转型期过程中的城镇化与劳动就业 | |
| 13 | 论劳动与境外就业 | |
| 14 | 对我国发展社区就业的探讨 | |
| 15 | 工伤保险对劳动行为的影响 | |
| 16 | “可雇佣性”大学毕业生的培养方法初探 | |
| 17 | 论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角色定位 | |
| 18 | 论弱势群体的就业援助 | |
| 19 | 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的实际效果分析 | |
| 20 | 网络环境下的劳动者求职行为分析 | |
| 21 | 论我国公共组织的劳动力需求行为 | |
| 22 | 论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社会排斥现象 | |
| 23 | 我国的就业歧视及其治理途径 | |
| 24 | 创业增长促进就业的实际效果分析 | |
| 25 | 论“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现象 | |
| 26 |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
| 27 | 论高技能人才的开发与就业 | |
| 28 | 非对称信息下的劳动力市场行为分析 | |
| 29 | 论我国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 | |
| 30 | 论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及其防范 | |
| 31 | 论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的职能定位 | |
| 32 | 论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开发 | |
| 33 | 论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继续教育 | |
| 34 | 论跨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 | |
| 34 | 论企业生命周期与人力资源管理 | |
| 35 | 薪酬与企业战略匹配问题探讨 | |
| 36 | 论基于胜任力的员工管理 | |
| 37 | 论科学发展观与人力资源开发 | |
| 38 | 论虚拟团队的员工管理 | |
| 39 | 论我国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 | |
| 40 | 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问题初探 | |
| 41 | 共组织的人力资源开发 | |
| 42 | 行为导向的团队成员绩效管理研究 | |
| 43 | 公务员招聘误区及其规避 | |
| 44 |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应用研究 | |
| 45 | 校园招聘与社会招聘的比较分析 | |
| 46 | 如何应对员工培训后的流失风险 | |
| 47 | 论技能工资制与员工激励 | |
| 48 | 公务员的绩效考评探讨 | |
| 49 | 经营者绩效考评机制的缺陷与对策 | |
| 50 | 知识员工的心理契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
| 51 | 论人才安全 | |
| 52 | 中国古代用人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 |
| 53 | 西方文官制度的变革及其借鉴意义 | |
| 54 | 浅析高校教师激励的问题与对策 | |
| 55 | 试论科技型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 | |
| 56 | 人员素质测评方法研究 | |
| 57 | 当前员工培训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
| 58 | 公共部门人员甄聘研究 | |
| 59 | 论组织的职业生涯管理 | |
| 60 | 论社会医疗保险中个人账户的运作效率 | |
| 61 | 论双向转诊与医疗资源优化配置 | |
| 62 | 论现行公务员保障制度的改革 | |
| 63 | 论企业年金监管 | |
| 论企业年金制度的运行与管理 | ||
| 65 | 论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 |
| 66 |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 |
| 67 | 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问题研究 | |
| 68 |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营运的监管 | |
| 69 | 社会保险基金筹资模式比较研究 | |
| 70 | 论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 | |
| 71 | 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问题及改善建议 | |
| 72 | 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 |
| 73 | 论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 | |
| 74 |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相关关系研究 | |
| 75 | 论转业军人的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 | |
| 76 | 农村集中供养制度的问题与对策 | |
| 77 | 中国养老基金的投资运营探析 | |
| 78 | 论三级医疗体系中的守门员制度 | |
| 79 | 浅论医疗卫生改革中的市场化倾向 | |
| 80 | 社会医疗保险筹资模式研究 | |
| 81 | 国外养老基金的投资营运及其评析 | |
| 82 | 预付制与后付制之比较 | |
| 83 |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构建的难点分析 | |
| 84 | “看病难”与“看病贵”现象分析 | |
| 85 | 伤残军人退役后的医疗保障问题 | |
| 86 | 低收入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 | |
| 87 | 灵活就业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 | |
| 88 | 关于社区医疗建设的思考 | |
| 论商业保险公司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本经验 | ||
| 90 | 共卫生防御体系的建设 | |
| 91 | 论高校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 |
| 92 | 论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 | |
| 93 | 工伤保险费率机制研究 | |
| 94 | 工伤保险制度改革的难点及对策思考 | |
| 95 | 我国失业保险承受力研究 | |
| 96 | 大学生失业保险问题探讨 | |
| 97 | 论失业保险的就业导向 | |
| 98 | 社会剥夺、社会排斥与农民的社会救助 | |
| 99 |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慈善事业复兴与未来走向 | |
| 100 | 自然灾害与我国现阶段的灾害救助 | |
| 101 | 住房公积金:社会福利视野的考察 | |
| 102 | 我国急难救助的现状及其体系构建 | |
| 103 | 城乡老年人福利的比较分析 | |
| 104 | 和谐社会中反贫困战略的重构 | |
| 105 | 论面向低收入阶层的廉租房制度 | |
| 106 | 缩小收入差距与构建和谐社会 | |
| 107 | 论我国居民收入的流动 | |
| 108 | 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机制 | |
| 109 | 论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 | |
| 110 | 论乡村医生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角色 | |
| 111 | 论我国公务员的薪酬改革 | |
| 112 | 论事业单位的薪酬制度改革 | |
| 113 | 论宽带薪酬及其应用问题 | |
| 114 | 论组织变革与薪酬发展 | |
| 115 | 论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完善 | |
| 116 | 员工内部职工持股制度分析 | |
| 117 | 论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 |
| 118 |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指标体系初探 
  | |
| 119 | 中外年薪制比较分析 | |
| 120 | 事业单位构建年金机制初探 | |
| 121 | 劳动合同与心理契约的耦合机制研究 | |
| 122 | 论人工成本及其控制 | |
| 123 | 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探讨 | |
| 124 |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指标体系初探 | |
| 125 | 论经济转型期的劳动关系及其处理 | |
| 126 | “有劳动没关系”与“有关系没劳动”现象透析 | |
| 127 | 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 | |
| 128 | 我国劳动法律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 |
| 129 | 国际劳工标准与我国的劳动立法 | |
| 130 | 我国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中问题与对策 | |
| 131 | 对我国集体合同制度的若干思考 | |
| 132 | 我国当前劳动争议的特点与对策 | |
| 133 | 劳动争议处理模式探析 | |
| 134 | 对完善劳动争议处理的若干思考 | |
| 135 | 事业单位构建年金机制初探 | |
| 136 | 略论我国的三方机制及其建立 | |
| 137 | 劳动合同中的“霸王条款”及其消除 | |
| 138 | 职业安全与卫生事故的应急(或处理)机制研究 | |
| 139 | 职业安全与卫生责任制的实际效果分析 | |
| 140 | 矿山(或煤矿)安全预防体系的完善思路 | |
| 141 | 劳动安全监察制度与行为分析 | |
| 142 | 科技进步条件下职业病的变化与防治 | |
| 145 | 职业安全与卫生事故事后追查与处理制度 | |
| 146 | 劳动力市场中的壁垒现象研究 | |
| 劳动经济学视野下的大学生求职行为研究 | ||
| 论劳动关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
| 农民工劳动力供给决策研究 | 
1.学生可按上述题目选定自己的论文题目和指导教师,也可自行确定论文题目,并选择指导教师。
2.在某一指导教师被选人数较多时,将进行适当调整。
3. 以表格形式写下所选题的题序号、姓名、指导教师,按班级集中提交,自行选题的需写下题目。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