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保温屋面施工方案
2025-09-26 18:09:13 责编:小OO
文档
                                          

                   

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保温屋面施工方案

1  概况

    1.1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保温屋面:

1.1.1 屋面结构层原浆抹光。

1.1.2普通型防水浆料隔气层,泡沫砼保温层带找坡(最薄处100mm厚)。

1.1.3 SBS卷材防水层一层。

1.1.4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1.1.5 40厚C20细石砼,内配Ф4@150双向钢筋。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水泥:应采用32.5级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

    2.1.2  砂:粗砂,含泥量不大于2%。

    2.1.3  石子:粗骨料用石子最大颗粒粒径不应大于面层厚度的2/3。细石混凝土面层采用的石子粒径不应大于15mm。

    2.1.4  松香、水胶、氢氧化钠。

2.1.5  主要机具:混凝土搅拌机,平板振捣器、运输小车、小水桶、半截桶、笤帚、2m靠尺、铁滚子、木抹子、平锹、钢丝刷、凿子、锤子、铁抹子。

    2.2  作业条件:

    2.2.1  墙面已弹好+50cm水平线。

    2.2.2 找平层的基层(结构层)施工完以后,将预留洞口等进行处理,处理点应抹入水泥砂浆,蓄水试验,经检查验收合格,方可铺设保温材料。

2. 2. 3  穿过结构的管根部位,应用微膨细石混凝土填塞密实,以使管子固定。    

3  操作工艺

   施工顺序: 屋面结构层原浆抹光→隔气层→保温层→卷材防水层→找平层→细石砼刚性防水层

3.1  细石混凝土工艺流程:

找标高、弹面层水平线基层处理洒水湿润抹灰饼
绑扎钢筋刷素水泥浆浇筑细石混凝土抹面层压光养护
    3.1.1  找标高、弹面层水平线:根据墙面上已有的+50cm水平标高线,量测出屋面面层的水平线,弹在四周墙面上。

    3.1.2  基层处理:先将灰尘清扫干净,然后将粘在基层上的浆皮铲掉,用碱水将油污刷掉,最后用清水将基层冲洗干净。

    3.1.3  洒水湿润:在抹面层之前一天对基层表面进行洒水湿润。

    3.1.4  抹灰饼:根据己弹出的面层水平标高线,横竖拉线,用与细石混凝土相同配合比的拌合料抹灰饼,横竖间距1.5m,灰饼上标高就是面层标高。

    3.1.5 绑扎钢筋:Ф4@150双向钢筋网,钢筋位置位于刚性防水屋面厚度2/3。 

    3.1.6  刷素水泥浆结合层:在铺设细石混凝土面层以前,在已湿润的基层上刷一道1∶0.4~0.5(水泥∶水)的素水泥浆,不要刷的面积过大,要随刷随铺细石混凝土,避免时间过长水泥浆风干导致面层空鼓。

    3.1.7  浇筑细石混凝土:

    3.1.7.1  细石混凝土搅拌:细石混凝土面层的强度等级应按设计要求商品砼,如设计无要求时,不应小于C20,应用搅拌机进行搅拌均匀,坍落度不宜大于130mm。并按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制作混凝土试块,不应少于一组,当屋面工程建筑面积超过1000m2时,每增加1000m2各增做一组试块,不足1000m2按1000m2计算。当改变配合比时,亦应相应制作试块。

    3.1.7.2  面层细石混凝土铺设:将搅拌好的细石混凝土铺抹到屋面基层上(水泥浆结合层要随刷随铺),紧接着用2m长刮杠顺着标筋刮平,然后用滚筒(常用的为直径20cm,长度60cm的混凝土或铁制滚筒,厚度较厚时应用平板振动器)往返、纵横滚压,如有凹处用同配合比混凝土填平,直到面层出现泌水现象,撒一层干拌水泥砂(1∶1=水泥∶砂)拌合料,要撒匀(砂要过3mm筛),不得在表面撒干水泥,再用2m长刮杠刮平(操作时往后退着走),设置砼分格缝,宽度一般为20mm,并且将缝与保温层连通,分格缝最大间距为6m。且不超过36平方米。

    3.1.8  抹面层、压光:

    3.1.8.1  当面层灰面吸水后,用木抹子用力搓打、抹平,将干水泥砂拌合料与细石混凝土的浆混合,使面层达到结合紧密。

    3.1.8.2  第一遍抹压:用铁抹子轻轻抹压一遍直到出浆为止。

    3.1.8.3  第二遍抹压:当面层砂浆初凝后,屋面面层上有脚印但走上去不下陷时,用铁抹子进行第二遍抹压,把凹坑、砂眼填实抹平,注意不得漏压。

    3.1.8.4  第三遍抹压:当面层砂浆终凝前,即人踩上去稍有脚印,用铁抹子压光无抹痕时,可用铁抹子进行第三遍压光,此遍要用力抹压,把所有抹纹压平压光扫毛,达到面层表面密实。

    3.1.9  养护:面层抹压完24h后(有条件时可覆盖塑料薄膜养护)进行浇水养护,每天不少于2次,养护时间一般至少不少于7d。

    3.1.10  冬期施工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

3.2 找平层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管根封堵标高坡度弹线洒水湿润
施工找平层 (水泥砂浆)

养护验收
    3.2.1  基层清理:将结构层、保温层上表面的松散杂物清扫干净,凸出基层表面的灰渣等粘结杂物要铲平,不得影响找平层的有效厚度。

    3.2.2  管根封堵:大面积做找平层前,应先将出屋面的管根、变形缝、屋面暖沟墙根部处理好。

    3.2.3  抹水泥砂浆找平层:

    3.2.4  洒水湿润:抹找平层水泥砂浆前,应适当洒水湿润基层表面,主要是利于基层与找平层的结合,但不可洒水过量,以免影响找平层表面的干燥,防水层施工后窝住水气,使防水层产生空鼓。所以洒水达到基层和找平层能牢固结合为度。

    3.2.5  贴点标高、冲筋:根据坡度要求,拉线找坡,一般按l~2m贴点标高(贴灰饼),铺抹找平砂浆时,先按流水方向以间距l~2m冲筋,并设置找平层分格缝,宽度一般为20mm,并且将缝与保温层连通,分格缝最大间距为6m,且不超过36平方米。

    3.2.6  铺装水泥砂浆:按分格块装灰、铺平,用刮扛靠冲筋条刮平,找坡后用木抹子搓平,铁抹子压光。待浮水沉失后,人踏上去有脚印但不下陷为度,再用铁抹子压第二遍扫毛即可交活。找平层水泥砂浆一般配合比为1∶3,拌合稠度控制在7cm。

    3.2.7  养护:找平层抹平、压实以后24h可浇水养护,一般养护期为7d,经干燥后铺设防水层。

    3.3  保温层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弹线找坡管根固定隔气层保温层铺设抹找平层
    3.3.1  基层清理:现浇混凝土结构层表面,应将杂物、灰尘清理干净。

    3.3.2  弹线找坡:按设计坡度及流水方向,找出屋面坡度走向,确定保温层的厚度范围。

    3.3.3  管根固定:穿结构的管根在保温层施工前,应用微膨细石混凝土塞堵密实。

    3.3.4  整体保温层铺设:

    泡沫砼是由水泥、水和泡沫剂拌制。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3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泡沫剂用熬好的松香碱液和胶水液配制,松香碱液温度为70℃左右,胶液温度为40℃左右,配制时将胶液徐徐倒入松香碱液中(胶液与松香碱液的重量比为1:1.5),同时边搅拌边加热,约加热10分钟,表面的沫子小疙瘩完全热化消失并有漂浮的小泡,即成为泡沫剂。泡沫剂应置于木桶内放在阴凉处封存待用,但保存时间不宜超过4天。配制泡沫砼时,将所需的泡沫剂用热水稀释(泡沫剂与热水的体积比为1:2),再倒入凉水一起搅拌3~4分钟(热水与凉水的体积比为1:14),成为白色的泡沫浆,将水和水泥倒入搅拌机内搅拌2~3分钟(水与水泥的体积比为1:2)成为水泥浆。然后将泡沫浆倒入水泥浆内再搅拌3分钟(水泥浆与泡沫浆的体积比为1:4),成为细胞状的泡沫砼。

   浇灌时,泡沫砼应低速倒入模内,然后用木板刮平, 注意泛水坡度。浇灌后应立即搭盖铺草袋养护,24小时后浇水养护,每日三次,养护温度不低于10℃。冬季浇灌宜加入水泥重量2%的氯化钙,以加快凝固。

保温层内设置贯通排气道、排气孔,排气道纵横间距不大于6m,并且不超过36平方米。

4质量标准

泡沫砼保温层:

    4.1  保证项目:

    4.1.1  保温材料的强度、密度、导热系数和含水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材料技术指标应有试验资料。

    4.1.2  按设计要求及规范的规定采用配合比及粘结料。

    4.2  基本项目:

    4.2.1  整体保温层:材料拌合应均匀,分层铺设,压实适当,表面平整,找坡正确。

    4.3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10-l。

                      保温(隔热)层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表10-l

项次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  查  方  法

无找平层5
整体保温层表面平整度有找平层7用2m靠尺和楔形尺检查

松散材料+10δ/100

2保温层厚度整    体

-5δ/100

用钢针插入和尺量检查
板状材料±5δ/100且不大于4

3隔热板相邻高低差3用直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注:δ指保温层厚度。

细石砼屋面:

    4.1  保证项目:

    4.1.1  面层的材质、强度(配合比)和密实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1.2  面层与基层的结合必须牢固,无空鼓。

    4.2  基本项目:

    4.2.1  面层表面洁净,无裂纹、脱皮、麻面和起砂等现象。

    4.2.2  坡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倒泛水、不渗漏、无积水、与落水口结合处严密平顺。

    4.2.3  屋面、天沟、檐沟找平层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平屋面坡度不小于3%;天沟、檐沟纵向坡度不宜小于5‰;

 4.3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7-4。

                       水泥混凝土面层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表7-4

序号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1表面平整度5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2缝格平直3拉5m线,不足5m拉通线和尺量检查

    屋面找平层:

    4.1  保证项目:

    4.1.1  原材料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4.1.2  屋面、天沟、檐沟找平层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平屋面坡度不小于3%;天沟、檐沟纵向坡度不宜小于5‰;

    4.1.3  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或试验资料。

    4.2  基本项目:

    4.2.1  水泥砂浆找平层无脱皮、起砂等缺陷。

    4.2.2  找平层与突出屋面构造交接处和转角处,应做成圆弧形或钝角,且要求整齐平顺。

 4.2.3   找平层分格缝留设位置和间距,应符合设计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4.3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10-3。

                             屋面找平层允许偏差                     表10-3

项次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  查  方  法

1表面平整5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5  成品保护

    5.1  抹好的找平层上,推小车运输时,应先铺脚手板车道,以防止破坏找平层表面。

    5.2  找平层施工完毕,末达到一定强度时不得上人踩踏。

    5.3  雨水口、内排雨口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临时措施封口,防止杂物进入塔塞。

 5.4  保温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铺抹水泥砂浆找平层,以保证保温效果。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找平层: 

6.1  找平层起砂:水泥砂浆找平层施工后养护不好,使找平层早期脱水;砂浆拌合加水过多,影响成品强度;抹压时机不对,过晚破坏了水泥硬化;过早踩踏破坏了表面养生硬度。施工中注意配合比,控制加水量,掌握抹压时间,成品不能过早上人。

    6.2  找平层空鼓、开裂:基层表面清理不干净,水泥砂浆找平层施工前未用水湿润好,造成空鼓;应重视基层清理,认真施工结合层工序,注意压实。由于砂子过细、水泥砂浆级配不好、找平层厚薄不均、养护不够,均可造成找平层开裂;注意使用符合要求的砂料,保温层平整度应严格控制,保证找平层的厚度基本一致,加强成品养护,防止表面开裂。

    6.3  倒泛水:保温层施工时须保证找坡泛水,抹找平层前应检查保温层坡度泛水是否符合要求,铺抹找平层应掌握坡向及厚度。

细石砼屋面:

    6.4  面层起砂、起皮:由于水泥标号不够或使用过期水泥、水灰比过大抹压遍数不够、养护期间过早进行其他工序操作,都易造成起砂现象。在抹压过程中撒干水泥面(应撒水泥砂拌合料)不均匀,有厚有薄,表面形成一层厚薄不匀的水泥层,未与混凝土很好的结合,会造成面层起皮。如果面层有泌水现象,要立即撒水泥砂(1∶1=水泥∶砂)干拌合料,撒均匀、薄厚一致,木抹子搓压时要用力,使面层与混凝土紧密结合成整体。

    6.5  面层空鼓、有裂缝:由于铺细石混凝土之前基层不干净,如有水泥浆皮及油污,或刷水泥浆结合层时面积过大用扫帚扫、甩浆等都易导致面层空鼓。由于混凝土的坍落度过大滚压后面层水分过多,撒干拌合料后终凝前尚未完成抹压工序,造成面层结构不紧密易开裂。

    6.6  面层抹纹多,不光:主要原因是铁抹子抹压遍数不够或交活太早,最后一遍抹压时应抹压均匀,将抹纹压平压光。

泡沫砼保温层:

6.7  保温层功能不良: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含水量、铺实密度等原因;施工选用的材料应达到技术标准,控制密度、保证保温的功能效果。

    6.8  铺设厚度不均匀:铺设时不认真操作。应拉线找坡,铺顺平整,操作中应避免材料在屋面上堆积二次倒运。保证均质铺设。

    6.9  保温层边角处质量问题:边线不直,边槎不齐整,影响找坡、找平和排水。

    7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水泥出厂合格证及复试记录单。

    7.2  现浇混凝土试块试压记录。

    7.3  屋面面层分项工程质量验评记录表

8、安全注意事项

8.1、高超过地坪1.2m以上,必须及时搭设好脚手架,不准用不稳定的工具或物体在脚手板面上垫高工作。高处操作时要系好安全带,安全带挂靠地点牢固。

8.2、垂直运输的吊笼、滑车、绳索、刹车等,必须满足荷载要求,吊运时不得超荷,使用过程中要经常检查,若发现不符合规定者,要及时修理或更换。

8.3、停放搅拌机械的基础要坚实平整,防止地面下沉,造成机械倾倒。

8.4、进入施工现场,要正确穿戴安全防护用品

8.5、施工现场严禁吸烟,不得酒后作业。

9、环境保护

9.1、砂浆、砼等不污作业面。

9.2、施工垃圾应每天清理,堆放在指定的地点。

9.3、现场的砂石料要用帆布覆盖,水泥棚应维护严密。

江苏南通六建建设公司徐州分公司

第二项目部

2006.8.20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