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太阳能发电技术概述
2025-09-26 18:10:41 责编:小OO
文档
                            太阳能发电技术概述

摘要:众所周知,能源是现代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石。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消费也相应的持续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化石能源的稀缺性越来越突显,且这种稀缺性也逐渐在能源商品的价格上反应出来。在化石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的背景下,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未来各国能源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充分的清洁性、绝对的安全性、相对的广泛性、确实的长寿命和免维护性、资源的充足性及潜在的经济性等优点,在长期的能源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开发利用的潜力非常大。我国太阳能发电产业的应用空间也非常广阔,可以应用于并网发电、与建材结合、解决边远地区用电困难问题等。我国对太阳能发电产业也给予了充分的扶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有力的支持了产业的发展。

正文:据记载,人类利用太阳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将太阳能作为一种能源和动力加以利用,只有300多年的历史。近代太阳能利用历史可以从1615年法国工程师所罗门·德·考克斯在世界上发明第一台太阳能驱动的发动机算起。该发明是一台利用太阳能加热空气使其膨胀做功而抽水的机器。 真正将太阳能作为“近期急需的补充能源”,“未来能源结构的基础”,则是近来的事。20世纪70年代以来,太阳能科技突飞猛进,太阳能利用日新月异。 

太阳能以其独具的储量“无限性”、存在的普遍性、开发利用的清洁性,使许多发达国家都把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从原来的补充能源上升到战略替代能源的地位。在我国,随着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的提出,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步伐明显加快,尤其是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已经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

我们对太阳能的利用大致可以分为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其中,光电利用(光伏发电)是近些年来发展最快,也是最具经济潜力的能源开发领域。太阳能电池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关键部分,包括硅系太阳电池(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电池)和非硅系太阳能电池等。

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电池、蓄电池、控制器和逆变器构成。光伏发电系统可分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指太阳能光伏发电不与电网连接的发电方式,典型特征为需要蓄电池来存储能量,在民用范围内主要用于边远的乡村,如家庭系统、村级太阳能光伏电站;在工业范围内主要用于电讯、卫星广播电视、太阳能水泵,在具备风力发电和小水电的地区还可以组成混合发电系统等。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指太阳能光伏发电连接到国家电网的发电的方式,成为电网的补充。

除太阳能光伏发电以外,还有太阳能热发电的应用,以下主要概述下这两种太阳能发电的发展及成果。

太阳能光伏发电: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系统装置。

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太阳光照在半导体p-n结上,形成新的空穴-电子对,在p-n结电场的作用下,空穴由n区流向p区,电子由p区流向n区,接通电路后就形成电溜

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技术

具体的制造工艺技术说明如下:

(1)切片(2)清洗(3)制备绒面(4)磷扩散

(5)周边刻蚀:(6)去除背面PN+结。常用湿法腐蚀或磨片法除去背面PN+结。(7)制作上下电极:

(8)制作减反射膜:(9)烧结:(10) 测试分档:按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工作原理 

   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系统装置。光伏发电系统的优点是较少受地域,因为阳光普照大地;光伏系统还具有安全可靠、无噪声、低污染、无需消耗燃料和架设输电线路即可就地发电供电及建设同期短的优点。 

3.4.2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组、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组)组成。如输出电源为交流220V或 110V,还需要配置逆变器(图5,6所示)。各部分的作用为: 

(一)太阳能电池板 太阳能电池板(图4所示)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价值最高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太阳能电池板的质量和成本将直接决定整个系统的质量和成本。

 

(二)太阳能控制器 太阳能控制器的作用是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并对蓄电池起到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的作用。在温差较大的地方,合格的控制器还应具备温度补偿的功能。其他附加功能如光控开关、时控开关都应当是控制器的可选项。   

(三)蓄电池 一般为铅酸电池,一般有12V和24V这两种,小微型系统中,也可用镍氢电池、镍镉电池或锂电池。其作用是在有光照时将太阳能电池板所发出的电能储存起来,到需要的时候再释放出来。 

(四)逆变器 在很多场合,都需要提供AC220V、AC110V的交流电源。由于太阳能的直接输出一般都是DC12V、DC24V、DC48V。为能向AC220V的电器提供电能,需要将太阳能发电系统所发出的直流电能转换成交流电能,因此需要使用DC-AC逆变器。在某些场合,需要使用多种电压的负载时,也要用到DC-DC逆变器,如将24VDC的电能转换成5VDC的电能(注意,不是简单的降压)。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如下因素

问题1、太阳能发电系统在哪里使用?该地日光辐射情况如何? 

问题2、系统的负载功率多大? 

问题3、系统的输出电压是多少,直流还是交流? 

问题4、系统每天需要工作多少小时? 

问题5、如遇到没有日光照射的阴雨天气,系统需连续供电多少天

       问题6、负载的情况,纯电阻性、电容性还是电感性,启动电流多大?

问题7、系统需求的数量?

3.4.4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方式

    太阳能发电方式太阳能发电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光—热—电转换方式,另一种是光—电直接转换方式。 

(1)光—热—电转换方式通过利用太阳辐射产生的热能发电,一般是由太阳能集热器将所吸收的热能转换成工质的蒸气,再驱动汽轮机发电。前一个过程是光—热转换过程;后一个过程是热—电转换过程,与普通的火力发电一样.太阳能热发电的缺点是效率很低而成本很高,估计它的投资至少要比普通火电站贵5~10倍.一座1000MW的太阳能热电站需要投资20~25亿美元,平均1kW的投资为2000~2500美元。因此,目前只能小规模地应用于特殊的场合,而大规模利用在经济上很不合算,还不能与普通的火电站或核电站相竞争。 

(2)光—电直接转换方式该方式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光—电转换的基本装置就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是一种由于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器件,是一个半导体光电二极管,当太阳光照到光电二极管上时,光电二极管就会把太阳的光能变成电能,产生电流。当许多个电池串联或并联起来就可以成为有比较大的输出功率的太阳能电池方阵(图7)了。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大有前途的新型电源,具有永久性、清洁性和灵活性三大优点.太阳能电池寿命长,只要太阳存在,太阳能电池就可以一次投资而长期使用;与火力发电、核能发电相比,太阳能电池不会引起环境污染;太阳能电池可以大中小并举,大到百万千瓦的中型电站小到只供一户用的太阳能电池组,这是其它电源无法比拟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方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光—热—电转换方式,另一种是光—电直接转换方式。 

上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就已经将太阳电池应用于空间技术——通信卫星供电,上世纪末,在人类不断自我反省的过程中,对于光伏发电这种如此清洁和直接的能源形式已愈加亲切,不仅在空间应用,在众多领域中也大显身手。如:太阳能庭院灯、太阳能发电户用系统、村寨供电的系统、光伏水泵(饮水或灌溉)、通信电源、石油输道阴极保护、光缆通信泵站电源、海水淡化系统、城镇中路标、高速公路路标等。在世纪之交前后期间,欧美等先进国家光伏发电并入城市用电系统及边远地区自然界村落供电系统纳入发展方向。太阳电池与建筑系统的结合已经形成产业化趋势。

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

    应用现状:2007年,中国光伏电池产量达到1000 MW,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光伏制造基地,但国内光伏系统安装量仅约20 MW,光伏系统的累积装机容量达100 MW,相当于世界当年安装量的0.5%和世界累计安装量的0.8%。其中:农村电气化(包括道路照明)累计装机容量41MW,通讯和工业应用30MW,光伏产品(路灯、草坪灯、城市景观、LED照明、交通信号等)22.7MW,并网光伏发电6.3MW。目前,我省已建成和在建、拟建的光伏并网项目包括大院10KW光伏照明系统工程、镇江、丹阳的2个4KW的光伏并网系统、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300KW光伏并网电站工程、无锡机场800KW屋顶光伏并网系统工程、尚德光伏研发中心大楼1000KW 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光伏并网电站、无锡五星花园小区屋顶300KW光伏并网系统、苏州国检屋顶光伏电站等,目前这些项目尚未取得国家太阳能光伏电站上网电价的批复。

4.2 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的操作难点

1、光伏并网的审批和操作程序复杂。

2、缺少明确的光伏发电上网电价。

3、缺少可再生能源电力附加的具体使用办法。

4、没有具体可行的财税和金融扶持。

5、电力公司在发展可再生能源电力中的角色和责权利不清晰。

6、没有可执行的光伏并网技术标准。

7、各地区、行业、企业和个人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积极性不高。

太阳能热发电

太阳能热发电是利用太阳的热能发电.通过集热装置将太阳辐射的热能集中,驱动发电机发电。热发电系统一般包括集热系统、热传输系统、蓄热储能系统、热机、发电机等。集热系统聚集太阳能后。经过热传输系统将热能传给热机。并由热机产生动力。而热发电中应用较广泛的应属太阳能塔式热发电。

太阳能热发电是利用聚光器聚集太阳能,经吸收器吸收后,转化成热能,产生高温蒸汽或气体进入汽轮发电机组或燃气轮机发电机组产生电能。按聚光形式不同,太阳能热发电可分为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和碟式太阳能热发电。

一、塔式太阳能热发电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基本形式是利用跟踪太阳的定日镜群,将阳光聚集到1个固定在塔顶部的接收器上,用以产生高温。加热工质产生过热蒸汽或高温气体,驱动发电机组发电,从而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包括:聚光子系统、集热子系统、发电子系统、蓄热子系统和辅助能源子系统。具有规模大、热传递路程短、热损耗少、聚光比和温度较高等特点,极适合于大规模并网发电。

二、槽式太阳能热发电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是将多个槽型抛物面聚光集热器经过串并联的排列,产生高温,加热工质,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机组发电。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具有规模大、寿命长、成本低等特点,非常适合商业并网发电。整个系统包括:聚光集热子系统、换热子系统、发电子系统、蓄热子系统和辅助能源子系统。

三、碟式太阳能热发电

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是利用旋转抛物面反射镜.将入射阳光聚集在焦点上,放置在焦点处的太阳能接收器收集较高温度的热能,加热工质,驱动发电机组发电或在焦点处直接放置太阳能斯特林(stir.1ing)发电装置发电。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具有寿命长、效率高、灵活性强等特点,可以单台供电,也叮以多套并联使用,非常适合边远山区发电。整个系统包括:聚光集热子系统、发电子系统、蓄热子系统。

我国太阳能发电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辐射量在每平方米4千瓦时以上,理论储量达每年1.7万亿吨标准煤,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非常广阔。从全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来看,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北大部以及云南、广东、海南等部分低纬度地带均为太阳能资源丰富或较丰富的地区。

    我国太阳能发电产业的应用空间也非常广阔。第一,我国有荒漠面积100余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光照资源丰富的西北地区,如果利用荒漠安装并网太阳能发电系统则可以提供非常可观的电量。第二,太阳电池组件不仅可以作为能源设备,还可作为屋面和墙面材料,既供电节能,又节省了建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第三,迄今我国边远地区仍有较多居民尚未用电,如果单纯依靠架设电网供电,则成本高,建设周期长,不经济。太阳能发电无需架设输电线路,且建设周期短,可以有效解决边远地区用电的难题。

    我国对太阳能产业也给予了充分的扶持。2006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此法在资源调查与发展规划、产业指导与技术支持、推广与应用、价格管理与费用分摊、经济激励与监督措施、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了规定。随后,国家又陆续出台了《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实施细则,使国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方面的扶持日趋明朗化。这一系列法律、无疑有力的支持了我国太阳能发电产业的发展。

    近20年来,我国太阳能发电产业长期维持在全球市场1%左右的份额。2005年后,产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无锡尚德、天威英利、新光硅业、赛维LDK、新能源、常州天合、天津京瓷等公司纷纷进入成长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而且,浙江、保定、四川等地的公司已经开始多晶硅太阳电池的生产或试车,市场上形成了单晶硅和多晶硅两种主打电池产品的局面。目前,我国非多晶硅薄膜电池产业也展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很多国内公司通过与国外公司的合作已经开始进行或计划进行非多晶硅薄膜电池项目的投资。

结论

    本文通过对太阳能的发展历程以及太阳能应用,主要的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原理及应用的研究,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发展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当今世界必须要走的能源之路。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环境污染,从而保卫我们生存的地球。光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并且太阳能资源在我国广泛分布。由于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并且人口分布极不合理,因此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保持能源供给的性和安全性,以及分散人口地区居民用电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在研究这个论题时,也让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事物的发展是存在两面性的。在太阳能开发利用的同时,还存在许多的技术难关,还 有环境是否也会遭到破坏!这些问题是每个人都要想的。在此同时,也希望开发利用太阳能的技术越来越完善。

希望尽快的实现太阳能时代的目标,那时边远以及用电困难的地区都能用上太阳能发电供电,解决用电问题。实现“阳光工程”、“光伏屋顶工程”。

参考文献

[1] 郝晶卉 机电专业委员会全国职业培训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 电工与电子基础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年01月

[2] 袁运开 物理教学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物理学会 1978-01-01年创刊

[3] 崔容强、赵春江、吴达成 并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实用技术丛书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7第1版

[4] 黄汉云 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原理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年3月      1日

[5] 尹建华,李志伟 半导体硅材料基础 化学工业出版 2009-7

[6] 罗玉峰等著21世纪高校规划教材(光伏专业) 太阳能光伏发电 技术 电力建设网 2009

[7] 罗玉峰 陈裕先 李 玲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9

[8] 李钟实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施工与维护 人民邮电出版

[9] 浅述太阳能热发电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摘自《中国建设动态阳光能源》

[10] 浅述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中国自动化网新闻

[11] 惠晶 方光辉 新能源转换与控制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02

参考文献

[1]方祖捷,陈高庭,叶青等.太阳能发电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激光,2009,36(1)

[2]于静,车俊铁,张吉月.太阳能发电技术综述[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8,30(1)

[3]郝丽,陈超,崔永兴.浅谈太阳能发电技术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发展[J].科技信息,2009,(17)

[4]宿建峰,李和平,贠小银等.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J].华电技术,2009,31(4)

[5]鲁华永,袁越,陈志飞等.太阳能发电技术探讨[J].江苏电机工程,2008,27(1)

[6]明廷臻,刘伟,许国良等.太阳能热气流发电技术的研究进展[J].华东电力,2007,35(11)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