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例:“数轴上的点并不都表示有理数,如图中数轴上的点P所表示的数是”,这种说明问题的方式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叫做 ( )
A.代入法 B.数形结合 C.换元法 D.分类讨论
Ⅰ.专题精讲:
要在解题中有效地实现“数形结合”,最好能够明确“数”与“形”常见的结合点,从“以数助形”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两个结合点:(1)利用数轴、坐标系把几何问题代数化;(2)利用面积、距离、角度等几何量来解决几何问题,例如:利用勾股定理证明直角、利用三角函数研究角的大小、利用线段比例证明相似等.
Ⅱ.典型例题剖析:
一、在数与式中的应用
1.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 +=________.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2.实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的结果是________.
3.实数p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________.
4.
⑴ 请你根据图中A、B两点的位置,分别写出它们所表示的有理数A: B: ;
⑵ 观察数轴,与点A的距离为4的点表示的数是: ;
⑶ 若将数轴折叠,使得A点与-2表示的点重合,则B点与数 表示的点重合;
⑷ 若数轴上M、N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012(M在N的左侧),且M、N两点经过(3)中折叠后互相重合,则M、N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M: N: .
5.如图一根木棒放在数轴上,木棒的左端与数轴上的点A重合,右端与点B重合.
(1)若将木棒沿数轴向右水平移动,则当它的左端移动到B点时,它的右端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20;若将木棒沿数轴向左水平移动,则当它的右端移动到A点时,则它的左端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5(单位:cm),由此可得到木棒长为 cm.
(2)由题(1)的启发,请你能借助“数轴”这个工具帮助小红解决下列问题:
一天,小红去问曾当过数学老师现在退休在家的爷爷的年龄,爷爷说:“我若是你现在这么大,你还要40年才出生;你若是我现在这么大,我已经125岁,是老寿星了,哈哈!”,请求出爷爷现在多少岁了?
A B C D
6. 数轴上标出若干个点,每相邻两点相距一个单位,点A,B,C,D分别表示整数a,b,c,d,
且d-2a=10,则原点在( )的位置
A. 点A B. 点B C.点C D.点D
7. 古希腊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1、3、6、10 … 这样的数称为“三角形数”,而把1、4、9、16 … 这样的数称为“正方形数”. 从图7中可以发现,任何一个大于1的“正方形数”都可以看作两个相邻“三角形数”之和.下列等式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 )
A.13 = 3+10 B.25 = 9+16
C.36 = 15+21 D.49 = 18+31
8. 将一些半径相同的小圆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摆放:第1个图形有6个小圆,第2个图形有10个小圆,第3个图形有16个小圆,第4个图形有24个小圆,……,依次规律,第6个图形有 个小圆.
…
9. 如上图是小明用火柴搭的1条、2条、3条“金鱼”……,则搭n条“金鱼”需要火柴_________根.
10. 如图,图①是一块边长为1,周长记为P1的正三角形纸板,沿图①的底边剪去一块边长为的正三角形纸板后得到图②,然后沿同一底边依次剪去一块更小的正三角形纸板(即其边长为前一块被剪掉正三角形纸板边长的)后,得图③,④,…,记第n(n≥3) 块纸板的周长为Pn,则Pn-Pn-1= .
① ② ③ ④
11.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挖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a>b)(如图1),把余下的部分剪拼成一个矩形(如图2),通过计算两个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验证了一个等式,则这个等式是( )
A.a2-b2=(a+b)(a-b);
B.(a+b)2=a2+2ab+b2;
C.(a-b)2=a2-2ab+b2;
D.(a+2b)(a-b)=a2+ab-b2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12.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把阴影部分剪下来,用剪下来的阴影部分拼成一个正方形,那么新正方形的边长是( )
13.如图,已知图中每个小正方格的边长为1,则点C到AB所在直线的距离等于 .
14.如图,一只蚂蚁在如图所示的图案内任意爬动一段时间后停下,蚂蚁停在阴影内的概率为 .
第17题
15.如图,扇形OAB是一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若小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1,则这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
16. 下列四个三角形中,与右图中的三角形相似的是( )
17.如右上图图所示,A、B是4×5网络中的格点,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请在图中清晰标出使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格点C的位置.
18.请阅读下列材料:
问题:现有5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排列形式如图①,请把它们分割后拼接成一个新的正方形.要求:画出分割线并在正方形网格图(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中用实线画出拼接成的新正方形.
小东同学的做法是:设新正方形的边长为x(x>0).依题意,割补前后图形的面积相等,有x2=5,解得x=.由此可知新正方形得边长等于两个小正方形组成得矩形对角线得长.于是,画出如图②所示的分割线,拼出如图③所示的新正方形.
图④
图③
请你参考小东同学的做法,解决如下问题:
现有10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排列形式如图④,请把它们分割后拼接成一个新的正方形.要求:在图④中画出分割线,并在图⑤的正方形网格图(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中用实线画出拼接成的新正方形.(说明:直接画出图形,不要求写分析过程.)
19. 如图所示,C为线段BD上一动点,分别过点B、D作AB⊥BD,ED⊥BD,连接AC、EC.已知AB=5,DE=1,BD=8;设CD=x.
(1)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AC+CE的长;
(2)请问点C满足什么条件时,AC+CE的值最小?
(3)根据(2)中的规律和结论,请构图求出代数式+的最小值.
二、在方程、不等式中的应用
1.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共有2个,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2.用图象法解某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作出相应的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所解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 ( )
A. B. C. D.
3.已知直线y1=2x-1和y2=-x-1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填空.
⑴ 当x______时,y1>y2;当x______时,y1=y2;当x______时,y1<y2.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⑵ 方程组的解是_____________.
4.已知二次函数y1=ax2+bx+c与一次函数y2=kx+ m(k≠0)的图象相交于点 A(-2,4),B(8,2)(如图所示),则能使y1>y2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三、在函数中的应用
1.如图所示,在反比例函数y= (k>0)的图象上有三点A、B、C,过这三点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过每一点所作的两条垂线与x轴,y轴围成的面积分别为S1,S2,S3,则( )
A.S1>S2>S3 B.S1<S2 <S3 CS1<S3<S2 D.S1=S2 =S3
2.a,b,c是三角形的三条边,则关于x的一次函数y1=(a+b-c)x+a2+b2-c2-2ab的图象不经过第 象限.
3.若一次函数y=(2-m)x+m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时,m的取值范围是 .
4.若点P(1,a)和Q(-1, b)都在抛物线y=-x2+1上,则线段PQ的长是 .
5.已知抛物线y=ax2+bx+c经过A(-1,0),B (3,0),C(2,6)三点,与y轴的交点为D,则△ABD的面积为________.
6.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若关于x的方程ax2+bx+c-k=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