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沥青路面纵向裂缝维修方法
2025-09-26 16:37:07 责编:小OO
文档
沥青路面纵向裂缝维修方法 

灌缝修补法

  凡有纵向裂缝处,一经发现,不论大小,立即应进行封缝处理,尽量防止雨水渗入路基,并加强观察,做好相关原始数据记录。

  灌缝前,应将纵向裂缝清扫干净,用高压气体吹出缝中松动的石料和杂物、浮料。对于超车道、停*带的纵向裂缝,一般采用裂缝灌缝胶(橡胶沥青)封缝,一般采用裂缝灌缝胶(橡胶沥青)封缝,裂缝灌缝胶具有良好的弹性,流动性和粘结力。对于过细的裂缝,除了让胶体自然下渗外,可用刮刀沿纵裂方向刮出4-5cm宽的灌缝胶带。一般表干2小时后,即可开放交通,效果较理想。对于行车道,一般不采用灌缝胶处理,因为在开放交通后,溢出纵向裂缝外的胶体,在行车荷载反复作用和自然条件的影响下,在短时间内,就会发生橡胶体老化,不能和沥青层完全结合,甚至产生剥离脱落,在车轮作用下,连带起缝中的固化胶体。考虑到纵缝贯透基层,并反射到面层,在行车道灌缝中,弃用了乳化沥青,而选用了普通热沥青。对于宽度超过5mm的裂缝,在灌缝前,去除松动的沥青混凝土,在缝隙中应先适当填充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对于过细小的裂缝,则要适当开凿,进行扩宽,然后再灌缝。在灌缝过程中,应注意尽量减少热沥青污染,以免造成路面泛油。原则上,灌缝后沥青面应低于路面1-2mm,必要时,可撒上一薄层适量的粗粒砂,以防止沥青粘轮。

切割修补法

  缝宽远大于5mm,纵向裂缝周边还伴随着唧浆、局部沉陷、错台等严重病害,裂缝发展未稳定,短时间内又无法进行铣刨加铺的路段,常选择此法。沿纵向裂缝两侧各25cm进行切割,然后凿除沥青上面层,清理干净路床及裂缝中的浮粒、松动的沥青混凝土,先用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预填,并初步敲实,再用热沥青灌缝,但热沥青不能溢出缝体,撒上一层石屑,最终用沥青混凝土回填修补,碾压成型。此种方法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速度慢,而且沿纵向裂缝方向易产生泛油现象。

  热再生维修法

  利用修路王设备上的红外加热器,可对0-5mm纵向裂缝进行修补。通常情况下,加热墙能在5-8min内将沥青路面加热到150℃的软化温度,路面加热时间的长短一定要控制恰当,加热不够,则沥青面层软化不充分,影响修补效果,加热时间过长,又可能引起沥青老化。沥青面层融化松散后,用齿把从新楼匀,去除加热老化及浮于面上的粗骨料,添加一定数量的细粒式热沥青混凝土(一般用AC-13I玄武岩沥青混凝土),就地拌和成新的沥青混合料,整平后,用压路机碾压成型。为了保证良好的修补效果,弥补沥青料中轻质油部分氧化的缺陷,可在成型后的沥青表面除刷一层ERA-C型沥青再生剂。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可消除纵向裂缝,人工操作简单,易于掌握。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法

  稀浆封层由于厚度薄,主要起防水防滑、耐磨和改善路表外面的作用,只能作为表面保护层和磨耗层,而不起承重性的结构作用。路面上的坑槽,局部沉陷,网裂、泛油,5mm以上的裂缝,在稀浆封层施工前,都应该进行修补,3-5mm的纵向裂缝部都需参照前述方法进行封缝。稀浆封层一般层厚0.5-0.8cm,稀浆由集料、乳化沥青、水、水泥按比例混合而成。在稀浆封层和铺筑过程中,待乳化沥青破乳后,沥青和水泥将缝隙填充,达到修补裂缝的目的。

  铣刨摊铺维修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封缝处理的纵向裂缝会逐渐趋向稳定或者延缓了发展。待气温适宜后,就需要对局部沉陷、错台、唧浆严重的纵向裂缝进行单车道路面铣刨,重新加铺沥青层,铣刨摊铺。

  沥青层铣刨后,对路床,纵向裂缝进行清理,能够再次灌缝处理的段落需参照前述方法进行热沥青灌缝。同时,对于半刚性基层上出现的局部松散,网裂局部补强。然后按原设计厚度分三层恢复到沥青顶面,考虑到沥青结构层的承载能力,强度和闭水性,在实际维修中,我们对各层次的沥青作了调整。

  根据产生裂缝机理可知,采用应力吸收层,对减缓反射裂缝的产生和扩展有明显效果,可使裂缝处相对位移产生的应力传到面层时大大减小,明显减弱裂缝尖端应力的变异性,降低应力强度因子。所以,提高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断韧性,可预防裂缝的产生,采用低模量高变形材料作为应力吸收膜,可有效的防止产生反射裂缝。

  在施工过程中,常选用的材料有玻纤格栅和玻纤土工布。布设玻纤格栅时,一般在基层和沥层间沿纵向裂缝方向铺设一层,在中下面层之间再铺设一层。考虑到养护施工和玻纤格栅变形量大的特点,格栅一般不铺设到中上面层之间。从而有效地改善路面结构应力分布。抵抗和延缓由于路面的基层裂缝引起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反射裂缝的发生,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沥青路面纵向裂缝采用综合方法防治,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需从设计、施工、改善混合料级配,增设应力吸收层等多渠道来尽量消除纵向裂缝的产生。纵向裂缝一旦出现后,应及时采取相应的维护补救措施,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及时封水,以防止缺陷的进一步发展。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