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1届高三第一学期周练试题07
2025-09-26 16:36:11 责编:小OO
文档
2011届高三第一学期周练试题07·政治卷

24、图7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    )

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题决定的

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

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25、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实践性是指(    )

  A.正确阐明整个世界发展最普遍的规律

B.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

  C.有效提供改造客观世界的观点和方法    D.以认识客观世界为目的

26、水展示万千气象。因势而变,舒缓为溪,低吁浅唱;陡峭为瀑,虎啸龙吟。水因势利导,焕发勃勃生机。因器而变,遇圆则圆,逢方则方,直如刻线,曲可盘龙,故此“水无常形”。这启示我们看待事物要(   )

    A.坚持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C.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         D.坚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在2009年7月27日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中美致词时妙语连珠,谚语、俗语、流行语信手拈来,在让人们感受两国合作决心的同时,也领会到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魅力。回答27~28题。

27.东西方文化不断加强交流,这体现了(  )

A.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B.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C.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D.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28.奥巴马在最后致词中援引了《孟子·尽心下》中的一句话:“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这段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包含

B.事物的发展总是从质变开始的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9.2009年8月7~8日,第13次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在新德里举行,中国驻印度大使张炎日前表示,当前中印关系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印关系已经超越双边范畴,具有全球和战略意义。“尽管双边关系有过曲折,两国还有边界问题需要解决,但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福利、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共同历史使命,要求两国必须以极大的政治智慧妥善处理上述问题,把握历史机遇,谋求互利共赢,造福两国人民。”这体现的哲理是(  )

A.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C.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30.“分久必合”是历史的必然, 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成功举办, 有利于两岸经济的发展和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但“”势力的存在,使和平统一的道路并不平坦。这段话体现了(  )

①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31.总理在2010年工作报告中,全面分析我国的社会发展形势,报告对2009年进行了回顾,指出2009年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社会目前存在的问题。这体现的哲理是(  )

A.坚持矛盾的观点,全面地看问题

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D.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2009年一系列惠农措施在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我国农业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据此回答32~33题。

32.上述对当前农业农村形势的认识符合的辩证法道理是(  )

A.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B.整体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的

C.主次矛盾是相互影响的     D.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33.从哲学上看,对当前农业农村面临的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要(  )

①承认其客观性,不回避矛盾 ②具体地分析这些矛盾,并努力找到解决这些矛盾的正确方法 ③分清主次,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④懂得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越多,事物发展就越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4.2009年6月13日,被称为“公益智库”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向国家教育部提交了民间高考改革方案,高考改革又一次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对现行高考方案既不能简单否定一切,也不能简单肯定一切 ②从当今时代和社会条件来说,现行高考方案有其存在的理由 ③现行高考方案最终会让位于更为科学合理的高考方案 ④现行高考方案加重学生的负担,对学生的发展有害无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5.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纵向来看,生态文明将成为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三种文明;从社会现实存在的横向来看,生态文明是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列的另一种文明形式。生态文明的提出和实施,是人类对长期以来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飞跃,是人类文明理念的一次创新。这表明(    )

    ①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②人们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创新

    ③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④理念创新源于人们的深刻反思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6.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预计于2011年8月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     )

    ①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

    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

    ③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

    ④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7.(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由农业国逐渐向工业国转变,对资源的消耗和需求大幅度增加,资源短缺、利用效率不高和环境问题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重要制约因素。对此,2009年上半年,我国按照市场导向、污染者付费和统筹兼顾、积极稳妥的原则,推进电力、天然气、水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和排污、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保收费改革,针对不同种类能源矿产资源,抓紧研究不同计税方法改革方案,尽早实施能源税。一方面要加快制定节能型财税,继续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尽快提高重要资源型产品资源税税率和矿产资源补偿费标准,促进资源消费的理性需求;另一方面,我们要开发新材料,寻找替代资源,促进资源的可持续供应。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经济常识,分析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对购买资源性产品进行消费的企业带来的影响,以及企业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11分)

(2)分析材料是如何体现矛盾特殊性原理的?(9分)

(二)作为中国重要边陲的西南地区近几年自然灾害频繁,给当地人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8月12日至20日,四川省部分地区降大到暴雨。期间共发生较大规模的地质灾害75处(其中滑坡30处,崩塌6处,泥石流39处),绵竹市的清平乡、映秀县和都江堰龙池镇受灾尤为严重。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材料二:  川蜀自古多名士,汶川就是传说中的大禹的故里。但在汶川地震中,川蜀大地上诸多沉积千年的人文历史古迹遭遇了一场大劫难,许多名胜古迹伤痕累累……截止2010年5月19日,四川省12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65处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另有11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遭受损伤。四川省文物局副赵川荣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是建国后对文物造成损失最大的一次天灾。”国家文物局单霁翔表示,除了修复文物建筑,国家文物局将会“有目的地保存一些地震后的古迹遗址”。

    材料三: 云南2010年遭遇百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灾,预计全省春季作物将因灾减产50%以上,甘蔗减产20%以上。灾区人们在积极组织自救,打井寻找水源,用新的科学栽种方式育苗,以便气候条件具备时随时移栽等。

运用哲学知识,谈谈如何看待农业生产中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气候变化的关系(10分)

38.材料:二十国集团定于9月24日至25日在美国匹兹堡举行第三次金融峰会,而世界经济和金融形势将是会议讨论的重要议题。当前,尽管世界经济已经出现趋稳、向好的迹象,迫在眉睫的危机已经渐渐消退,但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牢固,仍面临许多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当前世界经济和金融形势的话,那就是“近忧已解,远虑犹存”。 但总体而言,世界经济趋稳、向好的迹象越来越多,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从近期看,世界经济在金融危机最黑暗时期一度逼近全球性大萧条的危险已经解除了。

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说明看待当前世界经济和金融形势特点的哲学依据。

39.材料一: 2009年中国农历新年伊始,总理对欧洲进行了访问。总理与欧盟委员会巴罗佐进行了会晤,双方都表示主张促进贸易便利化。 

材料二:2月2日,总理与英国首相布朗举行了联合记者招待会。双方一致认为,中欧建交30多年来,对话合作是主流,成就是非凡的,不仅给双方带来巨大利益,而且给国际社会树立了互利共赢的榜样,其意义和影响是重大的,深远的。面对金融危机等诸多全球性挑战,中欧要凝聚合作力量,坚定共赢信念,为促进世界和谐和可持续性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评价中欧关系。

2011届高三第一学期周练试题07·政治卷·参

24、【解析】C  本题以漫画形式考查考生对意识的理解,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本题中,首先要弄清楚这是对一事物的不同看法,反映了意识能动的认识作用,故选C项,排除A、D项;意识、认识是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故B项说法错误。

25、【解析】B    本题考查考生对实践的理解能力。实践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故B正确。

26、C   27、B  28、D  29、A  30、A  31、A   32、D  33、A

34、A 解析:对高考新方案的评价要坚持发展的观点,既不简单地否定,也不能停步不前。①②③符合这一思想。④只看到问题的一个方面。

35、C

36、【解析】B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需要,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而实践提供的新的认识工具促进了认识的发展,故②③正确。①说法错误;④说法绝对化,木星探测实践能否如期成功取决于能否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37.(一)(1)影响:就企业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会使购买资源性产品进行消费的企业成本增加,获利空间减小。 但企业可以采取措施变不利为有利,从而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3分)

    企业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依靠科技进步、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2分)

②把资金、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转移到资源消耗较低的部门,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中重新定位自己。(2分)

③提高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履行社会责任。(2分)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发生兼并、破产或退出该领域。(2分)

(2)①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特点,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种类能源矿产资源,抓紧研究不同计税方法改革方案体现此点。(3分)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是因为我国由农业国逐渐向工业国转变,对资源的消耗和需求大幅度增加,从而使我国必须进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3分)

③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方面,加快制定节能型财税,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等促进资源消费的理性需求;另一方面,我们要开发新材料,寻找替代资源,促进资源的可持续供应。(3分)

(二)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气候变化影响着农业生产中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4分)

②人能够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指导农业生产。(4分)

③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实现人的活动与自然变化的和谐。(2分)

38、答案:(1)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了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当前世界经济和金融形势危机已除,但风险犹在。(2)矛盾双方力量是不平衡的,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性质。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分清事物的主流和支流。当前世界经济和金融形势总体朝向好的迹象和趋势发展,它决定了当前世界经济的总体态势。(3)矛盾主次方面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当前经济形势,需要把握好矛盾双方的关系,预防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演化成为经济衰退前兆。

39、答案:(1)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起决定作用。要求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中欧建交30多年来,对话合作是主流,说明了中欧关系的发展是健康的。

(2)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中欧建交30多年来,对话合作不仅给双方带来巨大利益,而且给国际社会树立了互利共赢的榜样,其意义和影响是重大的,深远的。

(3)事物是整体和部分的统一,部分功能影响整体功能的发挥。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中欧关系的健康发展,对促进世界和谐和可持续性发展将会作出新的贡献。

(4)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面对挑战,中欧关系的发展需要坚定共赢信念,为促进世界和谐和可持续性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5)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求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勇敢接受挫折与考验。面对挑战,中欧关系的发展需要坚定共赢信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对待前进中的困难。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