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要点解读
2025-09-26 16:39:33 责编:小OO
文档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建质【2009】87号)要点解读(建设协会编)

建质【2009】87号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发布以来,在建工程涉及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内容,需要施工单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其中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要求施工单位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该部分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一般要求主题明确,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施工计划及劳动力安排合理、可行;施工工艺技术恰当,针对性强;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有力,设计计算正确,施工图纸完整齐全。专项方案应当针对重点和难点进行重点阐述,对常规的施工方法简明扼要。在此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要求做一探讨。

一、关于施工方案的名词解释(术语)

依据《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实施

1、施工组织设计:以施工项目为对象编制的,用以指导施工的技术、经济和管理的综合性文件。

2、施工组织总设计:以若干单位工程组成的群体工程或特大型项目为对象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对整个项目的施工过程起统筹规划、重点控制的作用。

3、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以单位(子单位)工程为主要对象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对单位(子单位)工程的施工过程起指导和制约作用。

4、施工方案:以分部(分项)工程或专业工程为对象编制的施工技术与组织方案,用以具体指导施工过程。

施工方案包括下列两种情况:

①专业承包公司承包项目中的分部(分项)工程或专业工程所编制的施工方案。

②作为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补充,由总承包单位编制的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施工方案。

由总承包单位编制的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施工方案,其工程概况可参照本节执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已包含的内容可省略。

5、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以下简称专项方案),是指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的基础上,针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单独编制的安全技术措施文件。

二、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

(一)、深基坑工程

1、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2、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二)、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

1、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飞模工程。

2、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

3、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承受单点集中荷载700Kg以上。

(三)、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

1、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2、起重量300kN及以上的起重设备安装工程;高度200m及以上内爬起重设备的拆除工程。

(四)、脚手架工程

1、搭设高度50m及以上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2、提升高度150m及以上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工程。

3、架体高度20m及以上悬挑式脚手架工程。

(五)、拆除、爆破工程

1、采用爆破拆除的工程。

2、码头、桥梁、高架、烟囱、水塔或拆除中容易引起有毒有害气(液)体或粉尘扩散、易燃易爆事故发生的特殊建、构筑物的拆除工程。

3、可能影响行人、交通、电力设施、通讯设施或其它建、构筑物安全的拆除工程。

4、文物保护建筑、优秀历史建筑或历史文化风貌区控制范围的拆除工程。

(六)、其它

1、施工高度50m及以上的建筑幕墙安装工程。

2、跨度大于36m及以上的钢结构安装工程;跨度大于60m及以上的网架和索膜结构安装工程。

3、开挖深度超过16m的人工挖孔桩工程。

4、地下暗挖工程、顶管工程、水下作业工程。

5、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尚无相关技术标准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三、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内容的要求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七条明确规定了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应当包括的内容有: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劳动力计划、计算相关图纸等七项内容,每一项内容均有明确的要点。方案编制时,要按照七项内容及要点展开,并编排目录,这样才能保证方案内容的齐全。《办法》具体要求的具体内容:

(一)工程概况: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概况、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二)编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三)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

(四)施工工艺技术:技术参数、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检查验收等。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组织保障、技术措施、应急预案、监测监控等。

(六)劳动力计划: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

(七)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内容是针对除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方案的要求,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专项方案,应当按照《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的内容要求编制。具体如下:

(一)编制说明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二)工程概况:高大模板工程特点、施工平面及立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具体明确支模区域、支模标高、高度、支模范围内的梁截面尺寸、跨度、板厚、支撑的地基情况等。

(三)施工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等。

(四)施工工艺技术: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处理、主要搭设方法、工艺要求、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构造设置以及检查、验收要求等。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及混凝土浇筑区域管理人员组织机构、施工技术措施、模板安装和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应急救援预案,模板支撑系统在搭设、钢筋安装、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及混凝土终凝前后模板支撑体系位移的监测监控措施等。

(六)劳动力计划:包括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配置等。

(七)计算书及相关图纸:验算项目及计算内容包括模板、模板支撑系统的主要结构强度和截面特征及各项荷载设计值及荷载组合,梁、板模板支撑系统的强度和刚度计算,梁板下立杆稳定性计算,立杆基础承载力验算,支撑系统支撑层承载力验算,转换层下支撑层承载力验算等。每项计算列出计算简图和截面构造大样图,注明材料尺寸、规格、纵横支撑间距。  

附图包括支模区域立杆、纵横水平杆平面布置图,支撑系统立面图、剖面图,水平剪刀撑布置平面图及竖向剪刀撑布置投影图,梁板支模大样图,支撑体系监测平面布置图及连墙件布设位置及节点大样图等。

四、专项方案编制具体内容要点解读

(一)、工程概况说明应明确要点,突出主题

《办法》第七条第(一)项,对工程概况的要点,明确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概况、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很明显,这里的工程概况主要是针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内容,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有时候,它的范围可能是局部的,如高大模板支撑;有时候,它的范围可能要超过工程施工范围,如基坑施工。因此,这部分内容一般需要通过图纸才能做出详细说明。如土方的开挖,需要说明周边环境情况,相邻建筑及地下管线的位置、间距,机械、设备的布置等;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的部位;脚手架布置的位置等;均需要结合图纸才能加以说明,有的需要按不同施工状态进行图示说明。图示一般以平面为主,结合必要的立面、面及文字说明、尺寸、标高等,以及建筑图形式表示。工程主体的概况说明,可以简单扼要,或者参建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此外,工程概况还要说明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这里的施工要求一般是依据设计要求提出的,也可以是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环境、工程特点等特殊因素所提出的。技术保证条件是针对施工要求应当满足的技术保证措施,如管理制度、管理人员配置、机械设备及材料供应条件、施工技术条件等情况,要简要说明。

(二)、编制依据应完整齐全,针对性强

《办法》第七条第(二)项,编制依据的内容明确为: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方案编制中引用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文件、标准、规范名称及编号应具体正确,应注意防止出现名称和编号有误,或者引用的规范、标准已废止,或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遗漏等情况,以及注意防止出现与本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有关的规范、标准引用不全,无关的规范、标准加以引用,这样很容易出现编制依据不完整、编制依据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编制依据与普通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编制依据在一般工程中基本类同,对于大型工程(如超高层建筑)才会有差异。

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引用的施工组织设计、设计文件无名称,缺少专业设计规范。

(三)、施工计划应当包含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内容应当全面、可行,并与单位工程施工计划相衔接。

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应内容全面、安排合理、科学实用,在进度计划中应反映出各施工区段或各工序之间的搭接关系、施工期限和开始、结束时间。同时,施工进度计划应能体现和落实总体进度计划的目标控制与要求;通过编制专项工程进度计划进而体现总进度计划的合理性。可以采用网络图或横道图表示,并附必要文字说明。

材料与设备计划应当明确使用材料和周转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号、数量和施工机具配置及计量、测量和检验仪器等配置情况,可以采用图表形式说明。

(四)、施工工艺技术包括技术参数、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检查验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基础处理、主要搭设方法、工艺要求、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构造设置以及检查、验收要求等)。

本项内容是专项方案的主要内容之一。它直接影响施工进度、质量、安全以及工程成本。要针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安全要求进行展开,要将施工组织总设计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细化;对容易发生质量通病、容易出现安全问题、施工难度大、技术含量高的分项工程或工序等做出重要说明。可以按照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技术参数、检查验收等顺序进行编写。

对于工程中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可以采用目前国家和地方推广的,也可采用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由企业创新;对于企业创新的技术和工艺,要制定理论和试验研究实施方案, 并组织鉴定评价。

根据施工地点的实际气候特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还应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报资料,对具体措施进行细化。施工内容与气候影响要有明确的对应性,如台风影响时代施工部位,冬期施工的部位等明确说明。

施工工艺技术的内容编写,要注意避免与一般施工方案基本类同、重点不突出的问题;一些技术参数的应用要避免直接引用规范的原文,没有明确的数值;如剪刀撑设置的间距、夹角、位置等规范给出是一个区间值,专项方案应当给予具体明确,否则方案的可操作性难以保证,即各方在检查或验收时没有了统一具体的标准尺寸,从而导致施工工艺技术针对性不强。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本项内容是专项方案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组织保障、技术措施、应急预案、监测监控等要点(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及混凝土浇筑区域管理人员组织机构、施工技术措施、模板安装和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应急救援预案,模板支撑系统在搭设、钢筋安装、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及混凝土终凝前后模板支撑体系位移的监测监控措施等)。属于安全管理计划的范畴,应针对项目具体情况进行编制。

组织保障:是针对每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和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环节进行预测,从而建立管理人员组织机构。建立安全管理组织,可以用图表加以说明;工程管理的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应在施工安排中确定,并应符合总承包单位的要求。

技术措施:是针对每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和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环节进行预测,从而在技术上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防范发生事故。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主要包括:

1、进人生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

2、地面及深坑作业的防护;

3、高处及立体交叉作业的防护;

4、施工用电安全;

5、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

⑥、为确保安全,对于采用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结构,制定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专门安全技术措施;

⑦、预防因自然灾害(防台风、防雷电、防洪水、防地震、防暑降温、防冻、防寒、防滑等)促成事故的措施。

⑧、防火防爆措施。

技术措施编制中,当引用相应的规范、标准时,要注意针对性;特别要注意规范、标准中规定的区间值引用,必须明确为具体数值,否则就会出现针对性问题。

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又称应急计划,是针对可能的重大事故(件)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它是在辨别和评估潜在的重大危险、事故类型、发生的可能性及发生过程、事故后果及影响严重程度的基础上,对应急机构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备)、物资、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等方面预先做出的具体安排。应急预案明确了在突发事故发生之前、发生过程中以及刚刚结束之后,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以及相应的策略和资源准备等。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危害)通常分为七大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物体打击、坍塌倒塌、火灾爆炸、触电、窒息中毒。应针对项目具体情况制定。

应急预案在编制的要求上,要做到“三个明确”。即:明确职责、明确程序、明确能力和资源。

明确职责就是必须在应急预案中明确现场总指挥、副总指挥、应急指挥中心以及各应急行动小组在应急救援整个过程中所担负的职责。

明确程序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要尽可能详细地明确完成应急救援任务应该包含的所有应急程序,以及对各应急程序能否安全可靠地完成对应的某项应急救援任务进行确认;二是这些程序实施的顺序及各程序之间的衔接和配合。

明确能力与资源。能力与资源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明确项目部现有的可用于应急救援的设施设备的数量及其分布位置;二是明确项目部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救援能力及外部救援资源(如医院、消防单位及通讯联络方式)。

监测监控:是指针对涉及专项施工安全相关数据或信息的监测监控措施。如模板支撑体系在搭设、钢筋安装、混凝土浇筑捣固过程中及混凝土终凝前后模板支撑体系位移的监测监控措施。编制内容应明确监测目的、监测要求、监测仪器及方法等,并有相应的图示及说明。

(六)劳动力计划

《办法》第七条第六项,劳动力计划主要针对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要求确定工程用工量并编制专业工种劳动力计划表;要注意不同施工阶段劳动力需求的变化及施工组织设计的协调以及应急预案的人员要求。

(七)、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这项内容要求对施工单位来说,难度较大,可以通过参照《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持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文对高大模板支持的具体要求加以理解;验算项目及计算内容包括模板、模板支撑系统的主要结构强度和截面特征及各项荷载设计值及荷载组合,梁、板模板支撑系统的强度和刚度计算,梁板下立柱稳定性计算,立杆基础承载力验算,支撑系统支撑层承载力验算,转换层下支撑层承载力验算等。每项计算列出计算简图和截面构造大样图,注明材料尺寸、规格、纵横支撑间距。

附图包括支撑区域立杆、纵横水平杆平面布置图,支撑系统立面图、剖面图、水平剪刀撑布置平面图及竖向剪刀撑布置投影图,梁板支模大样图,支撑体系监测平面布置图及连墙件布置位置及节点大样图等。

从中可以看到,计算内容主要是针对施工工艺技术中的技术参数进行验算,而附图包括工程概况示意图,危险分部分项施工工艺技术和安全措施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大样图以及周边环境的关联图示及说明。此外,计算内容还应当与图纸内容一一对应。

计算书的编写要符合专业设计计算书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图纸应当符合建筑制图标准的要求,当涉及机械设备制作安装时,要符合机械设备制图标准的要求。

五、需要注意到问题

1、要分清专业专项施工方案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区别,后者是突出安全技术措施为重点,并非一般施工方案。(特别是其他类专项)

2、文本格式应规范,要有完整的目录、页码,包括计算书、附图的目录、页码、附表、附图的名称及页码要对应说明。能用图表说明的,尽量使用图表。

3、引用规范、标准的尽量以明确名称编号及具体条文号为宜,但要确定区间值。引用地质考察报告、设计要求要注意针对性,对引用的数据要进行分析比较,确保数据引用安全可靠。

4、引用企业标准、工法时,要注意企业标准、工法的有效性、合法性,并提供相应证明文件,对涉及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内容,要重点说明。

5、对周边环境有影响的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如爆破、基坑、施工机械使用等),要特别注意周边环境调查及影响范围。

6、涉及淘汰或禁止使用的施工技术措施,禁止使用;存在明显安全隐患和危险的内容施工内容(如人工挖孔桩施工遇到流砂、毒气时),不应采用施工技术措施解决,要作为应急预案处理,并有相应监测监控措施。

7、使用计算软件进行设计验算的,要说明软件名称、版本号、有效期等信息,便于核查比对。

8、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尚无相关技术标准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专项方案,要提供相关技术数据的来源,如技术鉴定报告、检测报告等证明文件。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