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25-09-26 16:27:15 责编:小OO
文档
  曲梁一初中“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古诗文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她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经典古诗文是一座巍巍丰碑,它计数着中华文明的历史遗产;经典古诗文是一顶灿灿王冠,缀满了浓缩中国文学智慧的奇珍异宝。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短小精悍,词句优美。它节奏感强,易读易记。它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我们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开展了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以继承古代文化。我们营造书香校园,诵读千古美文,以传承华夏文明。我校制订了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读经典缘由

    人类在21世纪还要生存下去的话,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1988年诺贝尔奖金得奖主在法国巴黎召开会议时大会宣言。作为中国人有何理由不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素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浓缩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魂和根,是我们迈向新世纪、走向现代化的基石。

再者,现在社会各界不断呼吁加强青少年人文素养的培养,国家课程较注重知识、技能、技巧的传授,人的素质不仅是技能、技巧方面的能力,应是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人文学科的学习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力保障。技能、技巧的缺失可以通过训练弥补。人文学科的缺失是难以补回来的,它是学生文化底蕴积淀过程,能潜移默化到学生生命个体中。我们学校开展国学启蒙的经典诵读活动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二、学校活动

    ①诵读活动,教师先行。每周的教师例会,教师古诗文诵读展示以年级组为单位,表现内容、形式都由自己做主,吟诵也好、表演也罢,或者就是古诗文知识竞赛,在潜移默化中修身养性,丰富文化底蕴,提高文化品位。

    ②板报介绍,提供资料。在每期的校园黑板报上,都刊出一首古诗(词),并提供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评比。

    ③学科竞赛,以赛促读。在每学期一次的语文学科竞赛中,以古诗文为内容,开展“书法比赛”、“朗读比赛”、“古诗创作”、“诗人的故事演讲”等比赛,以竞赛促使学生扩大古诗文的诵读量,改变学生“读好语文书就行”的学习观念,使他们从小受到优秀古文化的陶冶。

   ④活动展示,检验成效。即在每年的新春举办一次大型的古诗文诵读活动,通过演、唱、吟、诵、拉歌等形式,来检测诵读效果,激发诵诗热情。

   ⑤先进评比,保证质量。在广泛开展古诗文诵读的情况下,在各班评选的“诵读能手”“诵读高手”基础上,每学期进行“古诗文诵读先进班”及“诵读之星”评比活动,使古诗文诵读活动既保质又保量,进一步促进古诗文诵读活动的蓬勃发展。

    ⑥注重研讨,师生献策。为探究古诗文教学规律,摸索古诗文诵读形式,每学期坚持举行“古诗文教学暨诵读研讨会”,总结提炼古诗文诵读的方法、有效运行机制等。积极引导全体师生为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献计献策,将诵读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⑦广播领路,配乐美读。在每日广播中,由负责播音的班级按节律朗读的要求,配乐诵读一定数量的古诗,这样培养学生节律美读的能力,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

    三、重建校园文化氛围

    努力打造一个书声朗朗、歌声飞扬的学园,洋溢着书香的高雅的氛围。以世界公认的人类道德黄金法则(孔子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字,作为我们的座右铭。

   经典诵读时间安排:

1、早自习、每节课前的三分钟,让学生诵读经典;

2、每天早会“一日一经”活动,各班轮流诵读经典,展示校本课程学习成果;

3、每天花十分钟读经,并读给同桌听,或与父母一起读。

   这样,学生的生命之花常开在书香世界里,让同学们天天“与圣人为友,与经典同行”。让生命的每一天都因读书而光彩。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