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小学美术社团教案课程
2025-09-26 16:28:54 责编:小OO
文档
小学美术社团教案课程

小学美术社团教案

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教学内容:线描(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线条的多种变化,理解不同的线条变化产生不同的情感美和艺术美。

2.操作目标:尝试画出不同形状的线,运用线条来表现一个完整的形象,体会线条丰富的变化,体验艺术的创作的快乐。

3.情感目标:欣赏绘画的线条造型作品,感受线条美及其赋予的生命力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图片、画面的分析,体会线条的美感,了解各种线条的形态和线条组成的纹理。

教学难点:尝试画出具有不同变化特点的线,画面中线条黑白灰层次的组织。

教学准备:绘画笔、纸、感受题纸、学生老师画家XXX。

教学过程:

一、认识线条

1.出示一张充满线条的风景照,让学生找找风景照中看到了哪些线条。

师:线条是美术中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变化多端的线条可以产生非常有魅力的画面效果,今天我们就一起感受下“线条的魅力”。

2.师:除了刚才图中看到的线条,你还说的出其它的线条吗?

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线条。

师:世上的线条有很多种,为了便于认识,我们可以把线条简单地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

3.一起与学生初步认识直线、曲线。

4.学生尝试表达对不同线条的感觉,初步感受线条的美感特征。学生拿出教师发予的线条感受题纸,经过自己感受,小组讨论,把对不同线条的感受书写下来。

反馈学生填写的感受,师也出示自己填写的感受。

5.师:其实,在我们身边,线条无处不在,我们来一起去找找大自然中的线条。课件附和音乐欣赏自然界中的线条,师生一起感受其中不同线条所具有的不同的情感表现。

部分欣赏自然物:

花地——(平静、宽阔)——直线、水平线

梯田——(柔和、舒畅)——曲线

波光——(飘逸流畅)——网状曲线

海浪——(翻腾)——粗细结合的波浪线条

爆炸——(危险)——放射线

二、尝试画线

1.合作研究,同学间取长补短: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对线条这种造型语言有进一步的认识与提升。线条不但可以塑造生动的形象,而且还可以传达画家的思想。

2.尝试练任选美术作品的一个局部进行临摹。通过临摹尝试线条表现力。

3.反馈一些学生尝试品,简单评价。

4.关于研究感受,让同学们分享他们对画线条的感受,并互相交流不同的感受,以加深对用线条造型的兴趣和理解。

三、欣赏研究

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来自不同老师、画家和其他同学的线条作品,并交流对作品的感受,注意线条的长短、粗细、疏密等变化。

2.总结如何画好一张漂亮的线条画:一张好的线条画不仅要画面完整、主体分明,还要有黑灰白的层次变化,这需要线条的粗细、深浅、长短和疏密等方面的变化。不同的事物和感受需要用不同的线条来表现,才能产生好看的画面效果。

第二课时

一、学生创作

1.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2.欣赏部分学生作品,评价他们作品中线条的安排和画面的完整性等方面。

二、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三、总结

许多同学在创作中用线条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希望大家平时多留意观察身边的线条,创作更好看的线条画作品。

生日贺卡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讲授生日贺卡的设计和制作方法,进一步研究色彩、设计和制作等知识。

教学重点:设计和制作

课前准备:收集有代表性的贺卡印刷品和手工制作的贺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讲述贺卡的意义在于表达人们美好的祝愿。

二、讲新课:

1.欣赏:教师展示贺卡实物,讲解印刷品和手工制作品的不同意义,印刷品设计精美、有艺术价值,而手工制作品情真意深、更令人难忘。结合课本图例进行欣赏。

2.介绍几种贺卡的制作方式:

1)布贴法:利用各种布的色彩、花纹、肌理制成新颖的贺卡。

2)纸贴法:利用各种彩纸和剪纸图案,组合拼贴制成贺卡。

3)绘画法:以平面绘画手法,配上文字绘制的贺卡。

4)综合法:综合运用纸、布、毛线等材料并配合绘画手法制成的贺卡。

3.贺卡的组成:贺卡一般由正面、内页(中心)和底面组成,也可以是单页卡。按类型分可以有平面和立体等。

教师用谈话法讲解生日贺卡设计的知识,例如外形、内容、用不同材料和表现手法制作等。

三、学生设计:

在确定贺卡品种(单面或多面)、赠送对象和用什么手法制作后,按以下步骤进行设计:

1.用纸折成基本形状,可以设计成方形或其他形状,某一部分还可以镂空,例如设计成小天窗等。

2.构思好贺卡各面的图形和文字,并安排好位置,考虑色彩配置,然后用笔画出。

第二课时

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完成生日贺卡的设计制作。首先让几个学生分享他们的设计思路和制作方法,然后学生继续完成作业,教师进行辅导。评议方式为自评、互评和师评。在课堂结束前,布置下节课需要带的用品。

墙报报头教案

本节课的目标是通过研究,让学生认识墙报报头在墙报中的作用,经过小组合作设计班级的墙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能力。重点是认识报头的作用及其基本的组成要素,难点是报头的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教师向学生们介绍美术在生活中的作用,然后让学生们回忆并交流自己曾经利用学过的美术知识设计过的手抄报或墙报的内容和设计思路。教师对学生的交流结果进行小结,总结出设计手抄报或墙报的常见内容和图案。

二、讲授新课,探究研究。教师向学生们提出要求,在班级设计一版墙报,让学生们思考如何通过图画来让别人了解墙报的内容,并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设计思路。教师介绍报头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美化墙报的图案、突出墙报内容的标题和鲜明夺目的色彩,并出示各类报头设计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做简单的讲解。

三、合作创作。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设计班级迎"六.一"的板报合作创作一幅报头,合理分工,画面要有创意,色彩鲜明,主题突出。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进行设计。

四、作品展示,研究评价。学生自评并推荐一名同学介绍小组设计的意图,然后进行互评,选择哪一幅作为班级的报头,并说明原因。

本节课的小幅度改写包括删除段落中的明显错误,修正语法和标点错误,使文章更加流畅易懂。

学写艺术字》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美术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介绍黑体和宋体字的笔画特点。

3.教授变体美术字的构思思路。

4.让学生尝试书写变体美术字。

理论基础:

1.美术字是一种利用绘画和书法相结合的技法书写出来的一种美术化了的字体。它既具有绘画的装饰性效果又具有书法的艺术性欣赏价值,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绘画和书法。

2.美术字可以分为宋体美术字、黑体美术字和变体美术字。宋体美术字可以分成老宋体美术字和仿宋体美术字两种。变体美术字的形式更是多种多样。

3.美术字的应用相当广泛,例如:会标、标语口号、黑板报和报纸的标题、广告和书刊的名称、条幅以及室内外装饰等。

教学内容:

一、导入:

欣赏日常生活中的变体美术字、黑体和宋体的应用。(附图)

二、授新:

1.讲解美术字的间架结构,组合好字的间架,安排好字的结构,是写好美术字的关键所在。

2.介绍书写美术字的工具,常用的有笔(铅笔、毛笔、油画笔、扁笔、粉笔等)、橡皮、直尺、三角板、圆规等。

3.教授变体美术字的构思方法,包括拟人或拟物处理和添加装饰物。

4.展示黑体、宋体和变体字的例子,让学生创作发挥自由讨论。

第二课时:

一、让学生运用艺术字的构思方法设计自己的名字或其他字。

二、老师巡视指导。

三、评选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粘贴画》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

本段落没有格式错误,可以直接改写。

在秋天,我带孩子们去了种植园采摘,有几个孩子却在拾取植物的叶子,而不是果实。他们拿着两片叶子告诉我,这像一只蝴蝶的翅膀。其他孩子也聚拢过来看。我决定利用他们对XXX的兴趣,设计了一个拼贴树叶画的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能够辨认不同树种的叶子。

2.研究树叶的拼贴方法,体验拼贴的乐趣。

3.用不同的树叶拼出不同的图案,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研究树叶的拼贴方法。

2.能够用不同的树叶拼出不同的图案。

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

1.让孩子们拿出昨天采集的树叶,说出它们是哪种树的叶子。

2.让孩子们描述他们采集的叶子形状,看起来像什么。

二、欣赏拼贴树叶画,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1.展示我用昨天采集的树叶拼成的画作,让孩子们说出我用了哪些树叶。

2.让孩子们在桌子上拼贴树叶,看看他们能拼出什么。

3.让孩子们分享他们拼贴的作品。

三、研究树叶的拼贴方法:

1.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树叶在纸上摆出不同的图案。

2.教孩子们如何用胶水将树叶粘贴在纸上,注意不要涂太多胶水。

3.让孩子们用油画棒点缀画面,使画面更美观。

四、让孩子们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五、让孩子们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评价作品。

在秋天,我带着孩子们去了一个种植园采摘,但有几个孩子却在拾取植物的叶子,而不是果实。他们拿着两片叶子告诉我,这像一只蝴蝶的翅膀。其他孩子也聚拢过来看。我决定利用他们对XXX的兴趣,设计了一个拼贴树叶画的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能够辨认不同树种的叶子。

2.研究树叶的拼贴方法,体验拼贴的乐趣。

3.用不同的树叶拼出不同的图案,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研究树叶的拼贴方法。

2.能够用不同的树叶拼出不同的图案。

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

1.让孩子们拿出昨天采集的树叶,说出它们是哪种树的叶子。

2.让孩子们描述他们采集的叶子形状,看起来像什么。

二、欣赏拼贴树叶画,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1.展示我用昨天采集的树叶拼成的画作,让孩子们说出我用了哪些树叶。

2.让孩子们在桌子上拼贴树叶,看看他们能拼出什么。

3.让孩子们分享他们拼贴的作品。

三、研究树叶的拼贴方法:

1.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树叶在纸上摆出不同的图案。

2.教孩子们如何用胶水将树叶粘贴在纸上,注意不要涂太多胶水。

3.让孩子们用油画棒点缀画面,使画面更美观。

四、让孩子们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五、让孩子们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评价作品。

1、通过欣赏风景照片和中国画作品,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艺术的兴趣,引导学生研究风景画。

2、讲解风景写生的基础知识,包括构图和树木的表现方法。

3、指导学生进行风景写生,包括构图、主体景物的画法、配景和环境色彩的添画。

4、带领学生回课堂进行小结,复色彩知识,评价学生作业情况。

5、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风景写生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

1、欣赏风景照片和中国画作品,了解风景画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2、讲解风景写生的基础知识,包括构图和树木的表现方法。

3、指导学生进行风景写生,包括构图、主体景物的画法、配景和环境色彩的添画。

4、复色彩知识,分析心高的油画《乡村街道》。

5、带领学生回课堂进行小结,评价学生作业情况。

三、教学步骤:

1、欣赏风景照片和中国画作品,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美和艺术美。

2、讲解风景写生的基础知识,包括构图和树木的表现方法。

3、挂出作画步骤图,示范风景写生的步骤和注意要点。

4、带领学生到写生地点进行风景写生,让学生自选景色,考虑描绘什么季节或什么时光的风景,用什么色彩去表现。

5、回课堂进行小结,复色彩知识,分析心高的油画《乡村街道》。

6、指导学生完成风景色彩写生画,要求画出景物的不同气候或不同时光的色彩。

7、带领学生回教室,小结后简评学生作业情况。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风景写生的基础知识和方法,色彩的表现方法。

2、难点:如何区别主次进行概括,抓住重点,分清层次。

五、教学手段:

1、欣赏风景照片和中国画作品。

2、挂出作画步骤图,示范风景写生的步骤和注意要点。

3、带领学生到写生地点进行风景写生。

4、回课堂进行小结,复色彩知识,分析心高的油画《乡村街道》。

5、指导学生完成风景色彩写生画。

六、教学评估:

1、学生作业情况评价。

2、课堂小结时学生的表现和反馈。

3、考试或考查作品的质量。

鼓励学生在自己的绘画语言中发现美、创造美,关注社会和生活。教学重点难点包括运用构图知识和铅笔画技法,画一幅以树木为主的风景画,以及表现和处理好以树为主的风景画的质感和空间感。教务长为学生展示了风景写生的范图,引导学生在课堂外进行校园写生,巡回指导学生作业并展示学生优秀作品,让其他学生点评,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漫画艺术的理解和体验。在研究肖像漫画夸张和变形的表现手法时,教师通过出示一些人物的漫画像,引导学生感受漫画的魅力,然后让学生互相寻找彼此的脸部特点,比较和分析出示的照片和漫画作品的区别,让学生了解肖像漫画的重要表现手法。

学生可以欣赏其他肖像漫画,例如XXX、XXX等。肖像漫画强调人物形象特征,甚至加上动作、表情来夸张表现。

在研究基本图形的基础上,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加入自己的创意,使之成为另一种物体。他们可以尝试不同的排列方式,例如横向、纵向、不规则、s形、z形、半圆形等。

通过思考问题,例如由方形可以联想到生活中的课本、电视机、书桌,由圆形联想到气球、皮球、糖葫芦,由三角形联想到树、房顶、小山等,学生可以自由创作,并与小组分享。同学们可以互相给予恰当的点评。

在屏幕上展示圆形、方形、三角形的拓展图片,学生可以仔细观察,并把感兴趣的自己画下来。在学生作画过程中,老师可以给予指导。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图形的拓展,学生可以从基本图形来进行拓展,加入自己的创意,使之变成另外一种新奇的物体。同学们要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并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创造,尽量能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新奇的作品。

练设计:同学们可以在方形、圆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做一个创意,力求新奇、独具特色。

构图是风景简笔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构图,可以把风景的主题和情感表现出来。构图要注意透视和比例,使画面具有空间感和层次感。可以运用对称、重心、对角线等构图原则,来达到画面的平衡和美感。同时,还要注意画面中各元素的分布和协调,使画面整体感强。

二、实践操作

1、教师示范画风景简笔画,讲解如何处理远景、中景、近景,如何运用归纳、取舍、概括、移动和夸张的手法。

2、学生自行画风景简笔画,教师巡视指导。

三、展示作品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交流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改写:

展示第二节课的展板,主题为《风景简笔画》的教学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一是引导学生了解风景简笔画的意义及作用,二是让学生知道作为远景、中景、近景的题材及如何处理,三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操和美感。教学重点在于学会用归纳、取舍、概括、移动和夸张的手法来画风景,教学难点则是运用所学简笔画知识绘制一幅比较完整的有主题的风景简笔画。

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复回忆和揭示主题,通过师生共同回忆前面学过的动物、植物、静物、人物简笔画,来引入本节课的研究内容——风景简笔画。教师详细讲解风景简笔画的题材和处理方法,如天空和云、树木、水和倒影、地面、山丘和山石等。其次是实践操作,教师示范画风景简笔画,并讲解如何处理远景、中景、近景,如何运用归纳、取舍、概括、移动和夸张的手法。学生自行画风景简笔画,教师巡视指导。最后是展示作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交流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在实践操作中,构图是风景简笔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构图,可以把风景的主题和情感表现出来。构图要注意透视和比例,使画面具有空间感和层次感。可以运用对称、重心、对角线等构图原则,来达到画面的平衡和美感。同时,还要注意画面中各元素的分布和协调,使画面整体感强。取景时要从立意出发,运用构图规律,勾画出适合表现一定情调、境界的画面,来确定画面的主题。风景简笔画,在于通过风景表现情调,归纳、概括是风景简笔画的重要特点。美妙的自然景物往往不是十分完美地配置在一起的。取景时,视野要开阔,视线要对景物进行选择。取景时视线要做前后、左右、上下移动,寻找能突出主题的景点,大胆舍去有碍主题的景物;或采用景物搬移法,将左右、前后的景物做相应的调动安排。

构图是风景简笔画的关键之一,它能够表达绘画意境和主题。在构图上,需要进行组合、裁剪、取舍、搬家等,夸大某些部分,削弱或去掉另一部分。画面中,形与线的组织、均衡与节奏都需要认真考虑。构图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三角形构图法、十字形构图法和“之”字形构图法等。

透视是风景简笔画中十分重要的问题。首先要注意视平线所在的位置及相应物体的透视关系,注意近大远小的变化。画面上视平线的安排是构图的中心问题,视平线的高低决定着是采用平视、俯视还是仰视的构图视向。远景、中景或近景的安排都由视平线的位置而定。作画时,要求画面中的景、物符合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并要知道作为远景、中景、近景的题材及如何处理。

风景简笔画是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类改造大自然面貌的一种绘画。通过创作风景简笔画,可增加对大自然美的感觉和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可作为风景简笔画题材的有天空和云、树木、水和倒影、地面、山丘和山石、各种建筑物等。无论视野的长短,其纵深度和空间效果都要大致有远景、中景和近景的空间感。天空和云一般作为画面中的“远景”。早晨、中午或下午的天空是不同的,云有各种形状,变幻无穷。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自然界中树木的种类繁多,但它们在外形上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如松树的塔形、XXX的挺拔、柳树的婀娜多姿等。它们都由树干、树枝和树叶构成,而树叶则有各种形状,如针形、圆形、椭圆形和三角形等。因此,画树时需要抓住它的姿态,并简洁地表现出来。

树木通常被用作“中景”或“远景”来处理,而水和倒影则可以被用作“远景”、“中景”或“近景”。

大自然中的山形各异,有雄伟的、秀丽的和险峻的等,可以通过有节奏的线条来概括山的起伏,从而使其具有优美的韵律感。

在简笔画中,远山、山丘和山石可以大胆地归纳、取舍、概括、移动和夸张。通常,远山和山丘被用作画面中的“远景”。

最后,学生可以欣赏风景图片,然后开始绘画主题《我美丽的家乡》。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