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古代就有许多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是由于受到__________的作用;“削冰令圆,举以向日,可生火”是由于凸透镜对光具有_______作用。
2.手机是现代最常用的通信工具,手机之间是利用_______传递信息的。人们在不同场合需要选择不同的音量,改变的是手机声音的_______。接听电话时能辨别不同
的人,是因为不同人说话时声音的_______不同。
3.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由于失去电子而带_______电。如图1
所示,用这个玻璃棒靠悬挂的气球,气球被推开,则气球带_____电。
4.将一瓶质量为0.5kg、温度为25℃的纯净水放入冰箱,一段时间后纯净水的温度降低到5℃,则这瓶纯净水的内能减少了_______J,这是通过_______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
[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5.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定值电阻的阻值R0和电源电压U均为已知。
在a、b间接入一个未知电阻Rx,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为Ux,则由已知
量和测得量可以推出:Rx=___________;R1的电功率P1=________
6.物理知识是对自然现象的概括和总结,又广泛应用于生活和技术当
中。请联系表中的相关内容填写表中空格。
自然现象 | 物理知识 | 实际应用 |
物体具有惯性 | 跳远时利用助跑提高成绩 | |
雄鹰展开翅膀在空中滑翔 | 飞机的机翼 | |
水沸腾时水蒸气冲起壶盖 |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
7.图3是某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该图像描述的过程
可能是[ ]
A.蜡的熔化 B.海波的熔化
C.水的凝固 D.玻璃的凝固
8.图4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B.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C.乙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D.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B.导体的电阻由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电压决定
C.导线用铜制造是利用了铜具有较好的导热性
D.遥感卫星利用物体辐射的紫外线拍摄地面情况
10.图5是某同学设计的家庭电路,电灯开关已断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泡和两孔插座是串联的 B.试电笔接触M点,氖管不发光
C.开关和三孔插座的连接都是错误的 D.试电笔插入两孔插座的左孔,氖管发光
11.如图6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不考虑温度的影响,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山下移到山上后[ ]
A. h增大,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B. h减小,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C. h增大,瓶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D. h减小,瓶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12.如图7所示,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1的液体时,把实心物块放入杯中,物块漂浮,静止后溢出的液体质量为m1;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p2的液体时,把同一物块放入杯中,物块沉底,静止后溢出的液体质量为m2。则物块的密度为[ ]
13.(双选)如图8所示,在测量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一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选项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木块受的重力与木块受的支持力 C.木块受的拉力与木块受的摩擦力
B.地面受的摩擦力与木块受的摩擦力 D.木块受的重力与木块对地面的压力
14.(双选)在图9所示的电路中,磁敏电阻R的阻值随磁场的增强而明显减小。螺线管一端靠近磁敏电阻R,闭合开关S1、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螺线管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 B.当R1的滑片向左滑动时,电压表示数减小
C.当R1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 D.在螺线管中插入铁芯,电压表示数减小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5.如图10所示,在某房间的天花板上装有平面镜M,S为一灯泡,P为不透明的墙。请画出灯泡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能够照亮墙右侧区域的光路图。
16.如图11所示,在游泳池的底部和侧壁,铺满了面积相等的小瓷砖,请画出水对A、B两瓷砖压力的示意图。
图11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第17题4分,第18题6分,第19题8分,共18分)
17.测量是生活和学习中一项基本技能。
(1)如图12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读数为cm。一次测量可能误差较大,为了减小误差,应当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13所示,用体温计测量体温,该体温计的分度值是__℃,体温计的示数是___℃
18.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图14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将钢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钢球摆到竖直位置时,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
(1)本实验使钢球获得动能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钢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来判断的。
(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他们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相同高度摆下,使钢球到达竖直位置的________相同,从而探究动能与______的关系。
(3)在第3次实验中,木块被撞后滑出木板,需要重做第3次实验,甲同学建议换用同样较长的木板,乙同学建议换一个较大的木块,丙同学建议降低钢球下摆的高度。你认为应当采用_同学的建议。
(4)由上述实验数据和现象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小海和小梅一起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
(1)图15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图15乙是他们测量电流时连接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___(选填“A”“B”或“C”)处的电流。
(2)请在图15乙中移动一根导线,测量另外一处的电流。在移动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正确的电路。移动后电流表测量的是____(选填“A”“B”或“C”)处的电流。
(3)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如表所示,由此得出初步结
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写表达式)。小梅指出:
为了得出更普遍的规律,应当进行多次实验。操作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海利用原有的实验器材,添加一个开关,又设计了一个电路。利用这个电路,不用更换电流表的位置,就可直接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同样可得出三处电流的关系。请在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
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20.在“大力士”比赛中,需要把一质量m=400kg,边长L=1m,质量分布均匀的立方体,利用翻滚的方法沿直线移动一段距离,如图16所示。g取10N/kg。求:
(1)立方体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翻滚立方体时,使立方体一边刚刚离开地面,所用最小力F的大小;
(3)“大力士”用翻滚的方法使立方体沿直线移动了10m,用时20s,“大力士”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
工作电压 | 400V |
电动机功率 | 40kW |
百公里耗电量 | 15kW·h |
(1)电动机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电能转化为_____能,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动机正常工作时,通过线圈的电流是多大?
(3)同类型号的燃油汽车在同等条件下百公里消耗汽油为10L,请通过计算比较两种汽车的百公里能耗,并说明能耗不同的主要原因。汽油的密度ρ=0.7×103kg/m3,热值q=4.6×107J/kg。
(4)汽车在某段公路上匀速行驶时,进入某超声测速区域,如图17所示。当该车运动到距测速仪370m时,测速仪向该车发出一超声信号,2s后收到从车返回的信号。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求该车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