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20-2021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25-09-26 16:47:58 责编:小OO
文档
2020-2021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 下列加点词语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遏 制(è)   锃 亮(zèn)   炽 热(chì)   抑扬顿 锉 (cuò)

B. 翘 首(qiáo)   诘 责(jié)   镌 刻(juān)   坦荡如 砥 (dǐ)

C.禁 锢 (gū)   狼 籍 (jí)   濒 临(bīn)   络 绎 不绝(yì)

D. 葺 毛(róng)   遒 劲 (jìng)   簌 簌(shù)   深 恶 痛绝(wù)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 )

A.为保护群众安全,他 无动于衷 ,挺身而出,与穷凶极恶的歹徒展开殊死搏斗。

B.小商品博览会上,针织辅料、工艺装饰等摊位 摩肩擦踵 ,一派繁荣景象。

C.广东省博物馆的设计以人为本,兼顾建筑艺术和功能结构,真实 巧妙绝伦 。

D.爸爸一进门,就迫不及待地把在北京的见闻 络绎不绝 地讲给孩子们听。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智能汽车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交通运输工具,而是具备了自动控制、对外通信等功能的综合型科技产品。

B.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袁隆平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不让老百姓挨饿。

C.为了防止新冠肺炎疫情不再爆发,广州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注意安全,增强个人防护意识。

D.应用5G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后,这条路可节省10%的运力,公共交通资源周转效率明显增加。

4.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但对于勤勉的乡亲们来说,看到的是秋的忙碌、丰盈。

②秋天的使命因人而异:心绪乐观者,看到的是秋的高远、清朗;多愁善感者,看到的是秋天的忧伤、愁怨。

③他们比谁都都得那个朴素并世代相传的道理——莫辜负每一寸光阴。

④所以,尽管忙于秋收、秋种、秋藏,还要编排丰收歌舞,他们依然不忘晒秋。

⑤一个季节有一个季节的使命。

A.②①⑤③④

B.②⑤③①④

C.⑤①②③④

D.⑤②①③④

5. 近日,八年一班开展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结合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粵剧,中国汉族地方戏曲,又称“广府大戏”,是广东省地方代表戏曲之一。共源流可溯到明嘉靖年间。既与传统的戏曲文化一脉相承,又具有浓郁的岭南文化特色。随着广府人徙居海外开枝散叶,粵剧也变成了世界上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可谓有华人的地方必有粵剧。粤剧从电影、话剧中借鉴和吸收表演技巧,形成自由灵活、通俗而细腻的表演风格。

受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传统戏剧观众群越来越萎缩,如何让传统的优秀的戏剧传承下去,培养观众是关键。著名粤剧艺术家倪惠英一直关注粵剧的普及教育,她提议将粵剧教育纳入教学大纲,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2012年8月,广东成功举办了首届青少年粤剧粤曲大汇演,在保持传统粤曲艺术的基础上,融合反映学习生活情趣的节目,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成为汇演的一大亮点。

(1)请根据以上文段,完成表格。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报告表

项目名称粤剧
项目类别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简介 

 (基本情况)

广东代表戏曲,具有岭南文化特色
表演风格自由灵活、通俗细腻
(2)作为一名中学生,你打算为传承粤剧做些什么?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设想。

6. 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②馨香盈怀袖,_________________。(《古诗十九首》)

③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_____。(曹植《梁甫行》)

④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⑤争渡,争渡,____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⑥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_____________。(朱敦儒《相见欢》)

(2)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词名句。

古代文人墨客常借“禽鸟”这一意象来传情达意。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鸟儿争树、筑巢表达早春游湖的喜悦之情:①“____,_____。”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借飞鸟结伴归来,表达归隐田园的悠然自得:②“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节选自《愚公移山》)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杂然相 许   一百 许 里

B.面山而 居   居 天下之广居

C.何 苦 而不平   必先 苦 其心志

D.以君 之 力   已而 之 细柳军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9.下列对选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年过九十,不顾年迈体衰,亲子率领子孙上山“叩石垦壤”,担负起移山这一伟大使命。

B.选文对愚公移山这一行为本身着墨不多,大部分内容写的是各种人对愚公移山表现出的态度,以及愚公对他们的回应。

C.愚公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来反驳智叟,他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认为只要世世代代坚持干下去,就一定有完成的希望。

D.选文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通过愚公与智叟、遗男与智叟、其妻与智叟的多重对比,表现愚公的智慧和胆识。

10. 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詹何以独茧丝为纶,芒针为钩,荆蓧为竿,剖粒为饵,引①盈车之鱼于百仞之渊、汩流之中,纶不绝,钩不伸,竿不挠②。楚王闻而异之,召问其故。詹何曰:“曾闻先大夫之言,蒲且子③之弋④也,弱弓纤缴,乘风振之,连双鸧于云际,用心专,动手均也。臣因其事,放⑤而学钓,五年始尽其道。当臣之临河持竿,心无杂虑,惟鱼之念,投纶沉钩,手无轻重,物莫能乱。鱼见臣之钩饵,犹尘埃聚沫,吞之不疑。所以能以弱制强,以轻致重也。

(节选自《列子·汤问》)

【注释】①引:牵引,这里指钓上。②挠:弯曲。③蒲且子:古代善射者。④弋:射箭。⑤放:同“仿”,仿效。

说说你从这则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11.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诗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运用了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州园林

凤章

①据苏州府志载,苏州城内大小园林,约有一百五十多座,可算名副其实的园林之城。现在开放的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狮园、怡园,不过是其中代表性的几座罢了。这些园林,在布局、结构、风格上,都各有自己的艺术特色,它们各有个性,各有自己的美。

②沧浪亭的美,在于它的清幽、古朴。一条高低曲折的长廊,中间用同样一条高低曲折的花墙隔起来。就形成了内外两道长廊,这便是复廊。你从外廊走,仿佛并不在园里面,而是在园外青葱翠色的田郊漫步,但是,转过脸,你从花墙向里面看,却隐隐地看到园内树影婆娑,古亭傲立,绿竹红花,随风摇曳,别有一番风味。如果从内廊走,你可以尽情欣赏园内那些亭台、假山、芭蕉掩映的小榭、飞檐凌空的厅屋等建筑艺术,但转过脸,从花墙透视窗处,园外的风光却又映入你的眼帘。

③狮子林的美又不同了,它是以假山为胜的美丽园林。在指柏轩,我们看到的是石笋耸立的十二奇峰,峰间夹着高大的古柏,给人一种气势雄伟的感觉。穿过指柏轩,立在真趣亭里看假山就更妙了:只见那些假山石,高低起伏,玲珑剔透,气象万千。再仔细一看,那些假山,全是狮子造型!躺着的、坐着的、匍匐着的、用后腿立着的、歪头憨笑着的、抱着绣球的,各式各样的狮子,逼真极了。这就是狮子林的来历。

④拙政园的山水亭台,交相掩映,处处漫溢着诗情画意。它是一座大观园式的江南的秀丽园林,既有一种凝重古朴的美,又有一种素洁淡雅的美,这两种美,通过它的巧妙的结构和布局,统一于一体,形成了它独特的风格。

⑤拙政园的建筑,由东、西、中三部分组成。园的中部,以荷花池畔远香堂为中心。这远香堂造得很巧,虽是古建筑,但厅堂里没有一根柱子,人坐在厅里,可以看到园内四周的景色,所以它又称四面厅。厅的东、西、南三面,分布着亭台楼阁,曲桥、飞虹桥、水阁、香榭以及船形的香洲,组成了一组精巧富丽的建筑群。厅北傍水,有一条小桥,过小桥,穿“荷风四面”亭,沿着曲径小道,盘上一座很有野外风味的土山,又使你享受到一种恬静的美。明代画家文征明很欣赏这地方,特地在土山四方亭上题了一匾一联。匾曰:“山花野鸟之间”,对联为:“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可见山野风味很浓。

⑥留园的华丽楠木大厅,贯穿全园200余丈的曲折长廊,那高耸挺拔的三块巨大的稀有的太湖石——冠云峰、朵云峰、岫云峰,都吸引着游人。

⑦苏州园林,虽然各有性格和特色,但也有共同点,即它们不是一览无余的,而是有一种含蓄的美!眼前的景色已够动人的了,你可能以为就此为止了,可一转眼,意想不到的美景又展现在你的面前;你方在回味刚刚见到的优美的建筑,可突然间又一个奇妙的景色把你吸引住了。

(有删改)

【链接一】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节选自叶圣陶《苏州园林》)

【链接二】

广东番禺的余荫山房,广东番禺的余荫山房,至今保存完好,并以其精致、高超的艺术性,成为岭南古典园林中的代表之作。余荫山房原主,为邬姓后人邬彬。由于他在岭外做官,邬彬耳濡目染,接触了许多北方园林和江南园林。邬彬请画师设计一座园林,想把这种精致幽美的建筑艺术带回岭南。

余荫山房中的深柳堂是邬彬与宾客雅集之处。深柳堂之造型,融入多种建筑风袼,其屋身为江南建筑风格,屋顶系岭南风格,屋角则为北方因林风格。深柳堂中堂左侧,有一间庐舍,名卧匏庐。卧匏庐之窗饰,为欧洲进口彩色玻璃。此建筑为硬山顶风火墙。卧匏庐后面有一排窗户,百页状,可通风,亦可透光,此种窗式结构,在岭南比较湿热的地方非常有用,具有换气的效果。

(选自朱千华《余荫山房:“大雅含宏”》,有删改)

12. 下列关于“苏州园林”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苏州是一座园林之城,约有一百五十座园林,它们在布局、结构、风格上都不相同。

B.苏州园林各有各的美,沧浪亭极具特色的是复廊,狮子林则以假山取胜。

C.选文第⑤段以空间顺序来介绍拙政园,先介绍中部的远香堂,再介绍四面厅。

D.留园吸引游人的地方是华丽的楠木大厅、曲折的长廊和三座高耸挺拔的山峰。

13.下列对选文及链接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凤章认为苏州园林的美不是一眼可以看完的,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美景展现在你眼前。

B.凤章侧重写的是苏州园林的个性美,叶圣陶侧重写的是苏州园林的共性美。

C.深柳堂融合了多种建筑风格,它的屋顶是江南建筑风格,屋身是岭南建筑风格。

D.邬彬在外做官,接触了许多外地园林,他把这种精致幽美的建筑艺术带回了岭南。

14.下面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说说它的作用。

躺着的、坐着的、匍匐着的、用后腿立着的、歪头憨笑着的、抱着绣球的,各式各样的狮子,逼真极了。

15.远道而来的友人想游览中国园林,请你从拙政园和余荫山房中选择一处向其推荐,并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百年明镜季羡老

梁衡

①初识先生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一次颁奖会上。会后又带上我的几本书到北大他的住处去拜访求教。先生的住处是在校园北边的一座很旧的老式楼房里。那天我穿树林,过小桥找到楼下,一位司机正在擦车,说正是这里,刚才老人还出来看客人来了没有。先生的书房里有一张睡了几十年的铁皮旧床,甚至还铺着粗布草垫,环墙满架是文学方面的书,还有朋友、学生的赠书。他每天四时即起,就在床边的一张不大的书桌上写作。这是多年的习惯,学校里都知道他是“北大一盏灯”。

②先生永远是一身中山装,每日三餐粗茶淡饭。他是在24岁那一年,人生可塑可造的年龄留洋的啊,一去十年。以后又一生都在搞外国文学、外语教学和中外文化交流的研究,怎么就没有一点“洋”味呢?近几年基因之说盛行,我就想大概是他身上农民子弟的基因使然。

③一次我从回来,正在创作《最后一位罪的功臣》,我谈到在伊犁采访林则徐的旧事。虎门销烟之后林被清发配伊犁,家人和朋友要依清律出银为他赎罪,林坚决不肯,不愿认这个罪。发配入疆时,过险地“果子沟”,大雪拥谷,车不能走,林家父子只好下车越雪而行,其子跪地向天祷告:“父若能早日得救召还,孩儿愿赤脚趟过此沟。”先生眼角已经饱含泪水。他对爱国和孝敬老人这两种道德观念是看得很重的。他说,爱国,世界各国都爱,但中国人爱国观念更重些。欧洲许多小国,历史变化很大,唯有中国有自己一以继之的历史,爱国情感也就更浓。他对孝道也很看重,说“孝”这个词是汉语里特有的,外语里没有相应的单词。

④2003年年初,先生病了,住进了301医院,我和季老就只有在医院里见面。有一次去时,碰到护士换药。是腿疾,要用夹子伸到伤口里洗脓涂药,近百岁老人受此折磨,令人心中不是滋味,他却说不痛。助手说,哪能不痛,但先生从不言痛,医院都说他是最好伺候的、配合得最好的模范病人。他很坦然地对我说,自己已老朽,对他用药已无价值。他郑重建议医院千万不要用贵药,实在是浪费。医院就骗他说,药不贵。一次护士说漏了嘴:“季老,给你用的是最好的药。”这一下坏了,倒叫他心里长时间不安。

⑤我去看季老时大部分是问病,或聊天,从不敢谈学问。在我看来他的学问高深莫测,他大学时候受教于王国维、陈寅恪这些国学大师,留德十年,回国后与胡适、傅斯年共事,朋友中有朱光潜、冯友兰、吴晗、任继愈、臧克家,还有胡乔木、乔冠华等。他曾创办并主持北大东语系20年。他在依稀可辨的古文字中研究东方古文学的遺存,在浩渺的史料中寻找中外交流的轨迹及思想、文化的源流。

⑥有一次我带一本新出的梁漱溟的书去见他。他说崇拜梁漱溟,我就乘势问:“您还崇拜谁?”他说:“并世之人,还有彭德怀。”这又让我吃一惊。一个学者怎么最崇拜的是一个将军,他说:“彭德怀在庐山会议上敢说真话,这一点不简单,很可贵。”我又问:“接着还有可崇拜的人吗?”“没有了。”他又想了一会儿,“如果有的话,马寅初算一个。”

⑦我每去医院,总看见老人端坐在小桌后面的沙发里,挺胸,目光看着宙户一侧的明亮处,两道长长的寿眉从眼睛上方垂下来,那样深沉慈祥。前额深刻着的皱纹、嘴角处的楞线,连同身上那件特有的病袍,显出几分成严。我想起先生对自己概括的一个“犟”,这一点他和彭总马老是相通的。历史就这样洗磨出一位百岁老人,一个经历了由清至,至中华人民共和县其间又经历了“”和改革开放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形象。

⑧先生不只是一个很专业的学者,他的思想、精神和文采应该普及和传播。去年我建议帮他选一本面对青少年的文集,他欣然应允,并自定题目,自题书名,又为其中的一本图集写了书名《风风雨雨一百年》。在定编辑思想时,他一再说:“我这一生就是一面镜子。”我就写了一篇短跋,表达我对先生的尊敬和彰显他的社会意义。去年这套《季羡林自选集》终于出版,想不到这竟是我为先生做的最后一件事。

⑨现在我翻着先生的著作,回忆着与他无数次的见面,先生确是一面镜子,一面百年的明镜。在这面镜子里可以照出百年来国家民族的命运,也可以照见我们自己。

(有删改)

16. 作者主要回忆可与季羡林先生交往的哪几件事?根据提示简要概括。

第一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给季老讲述在伊犁采访林则徐的旧事。

第三件: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件:带梁漱溟的书给季老;

第五件: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选文有多处对季羡林先生的侧面描写,请举出一例并简要分析。

18.季羡林对自己的评价概括为一个“犟”,结合文本,谈谈你对“犟”的理解。

19.文章以“百年明镜季羡老”为题有何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季羡林先生曾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感动中国》栏目组再给他的颁奖词中写道“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1. 请以《为你骄傲》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真实姓名和所在学校的名称;④不能照抄试卷中的文段。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我敢肯定,你从来也没有见到过。它把翅膀极度地张开,翅竖了起来,并且直立得就妤像船帆一样。翅膀竖在它的后背上,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样子很像一裉弯曲着手柄的拐杖,并且不时地上下起落着。那对随时准备东挡西杀的前臂也早已张了开来。不光是动作奇特,与此同时,它还会发出一种声音。那声音特别像毒蛇喷吐气息时发出的声响。它把自己的整个身你全都放在后足的上面。显然,它已经拦出了一副时刻迎接对手挑战的姿态。

(有删改)

(1)选文出自《昆虫记》,作者是法国的_____________。

(2)选文中的“它”指的是哪种昆虫?它做了哪两种迎战姿态?

(3)选文中的昆虫捕猎过程让人印象深刻。请说出《昆虫记》中另外两种让你印象深刻的昆虫,并简要概括其捕猎过程。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