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公顷与平方千米案例反思
2025-09-26 16:47:15 责编:小OO
文档
《公顷与平方千米》案例反思

【问题提出】

《公顷与平方千米》这部分内容的在学生已经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和常见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教学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1公顷、1平方千米,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发现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而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是教学的难点,教学时,我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如,让学生动手量一量学校操场的长和宽算出操场的面积,并通过观察一个面积接近1公顷的操场或足球场的大小,直接感知1公顷的大小;通过观察100平方米正方形的大小,并通过推算和想像间接感知1公顷的大小;通过在具体情境中选择合适的土地面积单位,进一步丰富感知,并逐步明晰1公顷实际大小的表象。对此我做出了如下的教学: 

【案例描述】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师出示: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课桌面大约80(    );小黑板面大约(    );你的指甲盖大约1( )  

我们学校的操场面积大约有5000( );我们祖国的领土面积大约是960万( )。  

2、感知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有多大?(指名说一说,并举例)  

二、导入新课:计算较大的土地面积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比如我们学校的操场面积……我们祖国领土面积等等……。你们知道常用的地积单位有哪些?  

(板书: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1、实践操作,引导探究。  

1)认识公顷:感知公顷有多大。  

A、让学生动手量一量学校操场的长和宽。(分组测量,并指定专人记录,集中后汇报测量结果)  

B、师板书:学校操场长 = 100米   宽 = 50米。  

C、计算出我们学校的操场面积:100×50 = 5000(平方米)  

2)师引导探究:我们学校的操场除了用平方米作单位外,还可以用什么作单位呢?(师引出地积单位:公顷)  

2、师设疑:那么公顷与平方米有什么关系?(学生自学课本)  

师板书:1公顷 = 10000平方米  

3、感知1公顷有多大?  

1)请你把我们学校的操场面积用公顷作单位:5000平方米 = 0.5公顷(板书)  

2)请你看看我们学校操场的面积是0.5公顷.  

3)请你闭眼想一想1公顷的场地面积有多大?  

4、认识平方千米,感知1平方千米有多大。  

1)师设疑:计算更大的面积,如本地城市的面积,我们伟大祖国领土的面积,就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平方千米。  

2)那么平方千米与公顷、平方米的关系是什么?(学生自学)  

3)指名回答后师板书: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4)感知1平方千米有多大?  

A、请你闭眼想一想1平方千米等于200个我们学校操场的面积,那1平方千米该有多大啊!  

B、我们伟大的祖国的领土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是多么的辽阔呀!  

C、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  

【案例分析】

1、“土地面积单位”这一课对教学内容(局部)进行生活化处理。从学生熟悉的学校操场出发,通过实践动手量一量、算一算中认识地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并充分感知公顷、平方千米的大小。通过引导学生自学课本,自学总结得出1公顷 = 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 = 100公顷 = 1000000平方米。  

      2、本节课把原本抽象、枯燥、学生生疏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通过实践操作,形成认识和感知。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到我们伟大祖国领土面积的广阔,我们祖国地大物博,从而激发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3、通过教学,让学生更加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4、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数学地思考问题,也要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数学教育要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力求使他们既能有效地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相关学科和工作中的问题,又能去探索去发现。本教学片断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出发,创设条件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并引导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