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2025-09-26 16:30:21 责编:小OO
文档
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单元整体教学”是建立在“整体教学”的理论之上的,它的心理学基础是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者认为:学生对语言刺激应是综合的,单纯借助语句分析等特殊刺激并不能达到预期教学目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是科学的方,强调教育教学过程的整体性,不仅学生应将学习情景视为一个整体来感知,教师还应把学习情景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给学生;它强调语音、词汇、文本、对话在语言教学和使用中不可分割、“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它立足于培养创造性思维,更注重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的整体发展,即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单元整体设计的英语教学重心在于单元内容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决定性环节是基于核心素养整合不同的教学方略。

二、提出问题基于单元整体设计的英语教学要求从单元话题的整体角度来确定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景、设计教学活动、把握教材的整体性,提升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就小学英语教材而言,一个模块下有几个话题相似的单元,各单元之间层层递进,结构清晰,重点突出,教学针对性强。但在整个教学设计环节中,如何把握好每一课时的重难点,兼顾各课时之间的关系?怎样让各课时顺利地承上启下?如何优化组合各部分的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怎样设计教学情境,促使师生、生生互动?如何设计教学文本,兼顾学生英语文化需求?这些考虑都与提高单元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息息相关。

三、分析问题1.重词句教学,轻文本整体理解小学英语教材的单元核心词汇分布在Let’s Talk和Fun with Language部分,而对于Story Time部分,一些老师过分重视导入和拓展,费时太多在文本阅读前的单词教学和阅读后的拓展活动,而对文本的处理缺乏整体理解,导致学生对文本内容整体认知和把握不够。教师重语言知识的学习、轻学生对教学总目标背后所承载的文本整体性的理解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思前顾后,缺乏整体把握,注意力在单课时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上,对单元整体的学习、理解和掌握是不够的。2.重教学形式呈现,轻板块功能体现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考虑课堂表面形式的热闹与教学内容的完成,对教学板块的处理仅流于形式,将各板块生搬硬套,不顾板块之间有无关联。如果是游戏就照本宣科,如果是歌曲就随性唱唱,如果是语音就浅读带读,这不仅违背了教材的编写意图,还使板块功能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得不到实现。“单元整体设计”要求教师在同一主题下,为学生提供可接受范围内的词汇、语法和阅读文本。在整合的过程中,增加的部分就能成为各个板块的“润滑剂”,使板块间的衔接更为流畅、自然。其实,教学板块的组合、衔接和利用,不仅要关注教学板块间的内在的关联和逻辑,还要凸显整体性教学功能,从而实现高效课堂。3.重单元课时设计,轻单元整体推进有的教师只注重对单元某个课时的教学设计,忽视了其在单元中的整体位置和推进要求,或者忽略了课时与课时之间的衔接,使得几个课时之间毫无关联,没有单元整体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单元分课时的设计既要与其他板块的教学设计保持整体性和一致性,要纵览板块,内容优化,也要关注课时与课时之间的衔接和内在逻辑,教学目标要呈递进性,语言能力要呈螺旋上升。4.重机械操练,轻语言学习规律有的教师在教单词时缺乏扩展;有的教师在教对话时将单词隔离,先罗列新授单词,然后再认读单词,最后读对话。事实上,教师将对话当作一个整体,在对话教学的原则下,运用“词不离句,句不离词”的方式,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诚然,为了把课文读通理顺,让学生多读几遍本无可厚非,但如果过分注重机械操练,不讲求知识学习的内在联系,这种违反认知规律的学习方式会影响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5.只抓教学重点难点,忽视整体单元教学整体性反映在语言教学上,集“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于一体,充分体现语言的交际性和实践性。教材的每个单元由几个部分构成,虽然这些部分形式不同,功能不一,但都围绕单元话题,服务于单元整体。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违背单元主题编排的这一特点,将每个版块分割开,抓重点的单词、句子、对话等单个点进行机械操练,运用小组对话、组间对话等最基本的教学方式展开枯燥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抓住了重点,但是忽略了单元整体性,学生的学习热情就因枯燥的教学形式逐渐被削减,情感的消失就无法促使他们达到有效的学习效果。

四、解决问题1.明确单元内部板块功能小学英语教材在一个话题下设置几个相关单元。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以话题为主线,将单元的各部分串联起来,从而优化组合,形成高效的单元整体教学。在明确单元内部板块功能的前提下,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有选择地、有针对地、灵活地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2.处理好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之间的关系《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由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构成的教学目标。其基本理念之一是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教师要在充分解读教材与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对单元教学目标进行整体设计,使各课时的目标既有内部联系,也能在教学中有逐步提升。为处理好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之间的关系,教师既要整体把握单元教学目标,又要落实具体课时目标,从实际出发,让学生学有所获,让自己教有所得。3.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部分促进整体发展”语言是一个整体,语言各部分(语音、语法、词汇) 自身是无意义的,是整体(课文、文本、故事)给予各部分意义。所以语言不应当被肢解成语音、语法和词汇;语言技能也不应当被分解为听、说、读、写,而是要将有意义的语言以全面的、完整的方式传达给学生,实现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重组时,整体大于部分,部分促进整体,应统筹全局,选择最佳设计,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要将有意义的语言以全面的、完整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让学生主体学习,整体感知,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目标。以广州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9 Look at this T-shirt(Period 1)为例:知识目标:学习clothes,T-shirt,shirt,cap,jacket,coat,skirt,dress,very much,how much,yuan;在语境中表达自我需求, 询问他人需求。如:A:Look at this … Do you like ...? B1:No, I don’t.I like…B2:Very much /Yes, I do.I like it very much.How much is it?A:It’s …yuan.能力目标:在语境中用所学来询问他人喜好和需求,并能表达挑选自己喜爱的服饰。在语境中能初步询问自己喜好的衣物的价格,并具备简单的购买能力。在语境中能用所学进行自我描述。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表达自我喜好,培养审美观;引导学生感受服装美,领会人靠衣装的思想,养成着装得体的好习惯。教师情景再现把衣物图片贴在黑板上,让学生亲密接触教学实物来角色扮演,在表演中学习衣物单复数形式,注重发音的准确性,单词教学的趣味性、知识性与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并能区分a/an/some/the/ this的用法,使知识滚动复习,以旧带新,提高了教学效率。以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9 Look at this T-shirt(Period 2)为例语言知识目标:巩固衣服类单词,并学习购物用语类单词:blouse, grey,sweater, jacket,coat, hundred,too,expensive, won’t;能表达喜好和询问物品价格:A:Do you like …? B:Yes,I do ./No, I don’t./It’s OK/Very much.A:How much is it? B:It’s …yuan.A:That’s too expensive.I won’t take it./It’s OK.I will take it.能理解课文内容,正确运用购物用语。语言技能目标:能听、说、读新单词。能用日常购物的句型进行问答。学习策略目标:通过利用媒体和实物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通过情境创设和角色扮演等形式,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学习购物的环节,学生会用相关礼貌用语与他人交际。通过学习, 学生懂得判断物品的价值,学会礼貌拒绝不购买的意愿。

总之,单元整体教学意识和对英语单元教学整体把握对提高小学英语课堂实效至关重要。教师整体组织教学内容,整体设计教学方法,整体安排教学活动,整体设计单元作业,有利于教师实现高效课堂;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促进知识的记忆、保持和提取。教师不仅要整体把握教学内容,还要善于“思前顾后”地衔接教学内容,以及“化零为整”地创设情境,最终进一步优化整体教学,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