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学习心得
2025-09-26 16:32:10 责编:小OO
文档
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学习心得

  非常感谢学校给了我参加了小学心理健康辅导员资格培训的机会,在这仅有几个月的学习时间里,我认真参读了学习教材,认真听了专家在网络上的课程,也完成了全部自测题,以此同时我还在论坛中发贴,积极和其他学员沟通交流,认真地完成了各项学习任务,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次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虽然占用了大部分的课余时间,但经过这次培训,我感觉自己从冲学到了很多东西,提高了自身素质,也改变了一些教育观念,真是受益良多!

  在参加工作的这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常与学生沟通交流,耐心地开导他们,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自认为了解学生们的心思,也算得上一个称职的班主任。但是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真正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而这些课程也让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我也将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充分运用所学到的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知识,为祖国的花朵健康快乐成长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下面我将浅谈我在这次培训中的学习心得体会:

  一、我从培训学习中获得的收获:

  1、更加深刻认识了学生的心理问题

  一开始我一直以为学生都是道德上的错误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犯错误,因此一直教育学生可以这样那样,不可以这样或那样的,觉得学生来学校学习就应该也必须做到完成作业、上课认真听讲、和其他学生和睦相处,而学生绝对不应该不做作业、打架、厌学,如果学生有这些倾向,错都是在学生,老师应该做的只是批评、教育他们做好,这些想法让我没有很好地认识到学生在心理上的问题。通过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后,加深了我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认识,使我意识到这些问题学生,有些是他们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上的问题。而在工作中我更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具体分析,采取适当的方法,解决他们存在的问题。

  2、了解到了心理健康辅导的基本技巧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学习到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基本的辅导技巧:先接纳、再倾听、最后共情。这些技巧往往说起来容易,但真正要做到却很困难。当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需要我们帮助时,我们首先要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并接纳他们,并在此基础上认真倾听他们在心理上的问题,然后体会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了解实际情况,从而产生共情,最后一起探讨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做教师的,要熟练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技巧,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促进其心理的健康成长。

  3、懂得了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

  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教育的行为,只有掌握关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处理学生日常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意外事件,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在实处。这次培训让我更加深刻体会到这一点,因此,我们教师应该通过持续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真正掌握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知识,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如何开展

  1、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特点,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的个体,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同特点的学生个体的心理问题也各不相同,只有当一个学生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因此,身为一名教师兼班主任,我们要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特点,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的心理问题,为学生营造平和、积极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在充满关爱、温暖、上进的学习环境之中学习、成长,尽量避免对孩子们成长不利因素的出现。

  2、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同时也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每一个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特点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形成多渠道、全方位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

  3、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

  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就能实现的。事实上,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4、教师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把从其他工作、生活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榜样,更好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我个人的感受是:沟通很重要,我们一定要学会沟通,沟通的品质取决于我们团队所有成员是否能积极用心的去思考,去聆听别人的意见或建议。若自己有好的想法时,应该也要先听别人叙说完毕后再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才能达到一个高品质的沟通。沟通应该是先去聆听,认真了解对方的方案或想法,这样我们才能集思广益,有一个好的沟通结果。通过心理健康辅导培训,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心理辅导和教育教学工作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同样重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心理辅导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只有心理和生理都健康成长的学生和教师,师生关系才能和谐发展。今后,我将把培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教学工作中,尽心尽力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更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往更高、更深层次发展,让孩子们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春晖学校 温清华

                                                              12.16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