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合肥工业大学环境科学概论考研真题及解答
2025-09-26 16:29:45 责编:小OO
文档
 

合工大考研真题(环境科学概论)

04年试题:

名词解释:

1吸附与离子交换:a吸附主要是指化学物质在气固或液固两相介质中,在固相中浓度升高的过程,包括一切使使溶质从气象或液相转入固相的反应。B离子交换,借助于固体离子交换剂中的离子与稀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以达到提取或去除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目的,是一种属于传质分离过程的单元操作。

2固体废物及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a固体废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无法利用而被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体,半固体废弃物。B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是将固体废物焚烧或用其他改变固体废物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已产生的固体废物的数量,缩小固体废物的体积,减少消除其他危害成分的活动,或将固体废物最终置于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场所或设施不再回取的活动。

3温度层结与逆温:a温度层结是指在地球表面上方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的情况,即在垂直方向上的气温垂直分布。B逆温,由于近地层大气的情况比较复杂,有时会出现气温随高度递增的情况,即逆温。

4环境噪声与连续等效A声级:a环境噪声,通常把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生活,即人们不需要听到或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声音称为环境噪声。B等效A声级,将一定时间内不连续的噪声能量用总工作时间进行平均的方法来评价噪声对人的影响,即等效连续A声级,它是一个相同时间T内与起伏噪声能量相等的连续稳态的A声级。

5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a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空间同栖居的生物与其环境之间通过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B 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系统的结构组成相对稳定,功能得到最大发挥,物质与能量的流入,流出协调一致,即系统保持高度有序的状态。

6土壤背景值与环境容量:a背景值,亦称自然本底值,是指在不受污染的情况下,组成环境的各要素中与环境污染有关的各元素的含量及其基本化学成分,它反映环境质量的原始状态。B环境容量是指环境所能承受污染物的最大量。

7水质与水质指标:a水质即水的品质,是指水与其中所含杂质共同表现出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综合特性。B水质指标,仅仅根据水中杂质的颗粒尺寸还不能全面反映水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多方面水质特性。通常用各项水质指标来表示水中杂质种类、成分、数量,作为水质的衡量标准。水质指标种类繁多,可以分为物理 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等三类。

8硫酸烟雾与光化学烟雾:a是还原型烟雾,主要是由于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颗粒物、以及由于二氧化硫氧化生成的硫酸盐颗粒物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现象。b光化学烟雾是一种有刺激性的浅蓝色烟雾,它是不合理的燃烧所产生的NOx和HCs等污染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所产生的二次污染物。

9环境质量与环境问题:a环境质量(environmental quality)一般是指一定范围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适宜程度。b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力或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全球或区域的环境中出现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

简述题

1试从“人类——环境”系统的角度分析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主观题,自己总结)

2简述除尘装置的工作原理及特性:按除尘装置分离粉尘的主要机理,除尘装置主要分为机械除尘,湿式除尘,过滤出尘,电除尘。A机械除尘是利用重力,惯性力,离心力等力的作用使粉尘与气流分离沉降达到净化的目的,包括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器和旋风除尘器等。其中旋风除尘器结构简单,投资少,维护管理方便,在我国工业和民用锅炉上已得到广泛应用。B湿式除尘器是通过让气体与液体密切接触,利用水滴与尘粒的惯性碰撞及其他作用捕集尘粒,或使粒径增大的装置,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直径为0.1-20μm的液体或固体微粒,适用于处理高温高湿的气流,广泛引用的喷雾塔洗涤器,旋风洗涤器,文丘里洗涤器。C过滤式除尘器是是含尘气体通过过滤材料将粉尘分离捕集的装置。这种除尘器有内部过滤和外部过滤两种方法,内部过滤是把松散的滤料作为过滤层,对气体进行净化,尘粒在过滤材料内部被捕集,这种形式的除尘器主要有袋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结构简单,投资省,运行稳定,效率高。D电除尘是指气体通过高压电场的过程中,离子荷电,并在电场的作用下聚集在除尘器上,使尘粒从含尘气体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设备。由于电除尘过程的分离力直接作用于粒子上,而不是整个气体上,使得分离离子的过程具有能耗低,气流阻力小,效率高的特点。

3简述化学性污染的主要类型及概念:a概念,化学性污染主要是指农用化学物质、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容器和工业废弃物的污染,汞、镉、铅、氰化物、有机磷及其他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等所造成的污染。B(1)室内环境中的化学性污染物主要有:甲醛、三苯(苯、甲苯、二甲苯)、氨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总挥发性有机物 TVOC和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来自装修、家具,玩具、煤气热水器、杀虫喷雾剂、化妆品、抽烟、厨房的油烟等,再有工厂排放废气、废水,医用废物等也相当常见。(2)水体化学污染物:1)无机污染物质:污染水体的无机污染物质有酸、碱和一些无机盐类。酸碱污染使水体的pH值发生变化,妨碍水体自净作用,还会腐蚀船舶和水下建筑物,影响渔业。 

  (2)无机有毒物质:污染水体的无机有毒物质主要是重金属等有潜在长期影响的物质,主要有汞、镉、铅、砷等元素。 

  (3)有机有毒物质:污染水体的有机有毒物质主要是各种有机农药、多环芳烃、芳香烃等。它们大多是人工合成的物质,化学性质很稳定,很难被生物所分解。 

  (4)需氧污染物质: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酚、醇等有机物质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分解。在分解过程中需要大量氧气,故称之为需氧污染物质。 

  (5)植物营养物质:主要是生活与工业污水中的含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以及农田排水中残余的氮和磷。 

  (6)油类污染物质:主要指石油对水体的污染,尤其海洋采油和油轮事故污染最甚。

4简述土壤污染的概念及其特点:a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和速度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使得土壤的性质,组成及性状发生变化,并导致其自然功能失调,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B治理措施(教材415页)c特点()。

5简述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型,含义及其意义:a类型,环境影响评价按评价层次和性质可分为战略性环境影响评价,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和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五大类。B含义,广义是指对拟议中的人为活动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论证的全过程及在此基础上采取的防治对策和措施。狭义上的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的建设项目在兴建前,即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其选址,设计,施工等过程,特别是投产和生产阶段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和措施,为项目选址,设计及建成投产后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C意义()。

6简述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a地形,对原来的地形地貌进行改造,使之趋向平坦

,b气候,强烈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 c水文,市政建设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使城区水系十分紊乱。D生态,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交通工具、尤其是工业“三废”,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

7试比较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异同:a相同点,二者都是利用好养生物处理污水,处理效率高且试用范围广。B不同点,活性污泥法运用悬浮生长的微生物絮体对废水中的有机物吸附,降解。与选副生长的活性污泥不同,生物膜法是靠固着在载体表面的生物膜的作用来净化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论述题:

1论述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的原则和方法:()环境质量标准的地位和作用(教材436页)。

2论述水体自净作用: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通过复杂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作用,使污染物的浓度逐渐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水体将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这一现象就成为水体自净。自然界的各种水体都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使受污染的水体部分或完全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水体的净化作用按其净化机制可分为三类:物理净化,只改变物理性状,空间位置,而不改变其化学性质,不参与生物作用。化学净化,污染物在水体以简单的离子或分子状态迁移,并发生化学性质,状态,价态上的转化,使水质发生化学化学性质的变化,不参与生物作用。生物净化是污染物在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中通过生物的吸收,降解作用使污染物浓度及毒性减弱以致消失。三个过程是同时发生,相互影响并交织进行的。

3试分析中国环境现状,并提出防治对策:中国污染的经济损失达到了5.8%GDP。 中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达到二千八百三十亿元人民币,其中,仅水污染一项,估计一年造成经济损失约五百亿元。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二百亿元,由于城市燃煤、工厂排放废气及汽车死气污染,大气中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毒悬浮微粒弥漫在城市上空,空气污染导致许多城市肺癌死亡率增至万分之二,全国酸雨覆盖面积已达百分之三十,所有这些损失加起来也等于二百亿元。 

而生态环境破坏和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估计高达二千亿元,森林覆盖率由四九年的三成左右,现已下降至不足一成四,草原的严重退化,水土流失面积达一百五十五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百分之十六。 

同时,城镇建设却仍以每年侵占一百五十万公顷土地的速度发展,破坏自然生态平衡,加上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每年至少损失二百亿元。 

其他污染如固体废物排放、噪音污染等造成的损失也高达一百三十亿元。 

专家分析表示,造成环境污染引起的经济损失原因众多,但国家工业规划布局失误,措施不力和公民环保意识不强是主要原因。 

(2)解决办法 

根本的办法从讲是国家的大力倾斜,从上而下的有效执行;从经济和能源角度是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禁止污染企业办下去,让污染源消失;从短期的策略讲,需要源头控制加严格的治理措施;再根本点,就是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

05年试题:

名词解释:

1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a自然资源,自然界存在的有用自然物。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的物质与能量,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气候、生物、水、土地和矿产等5大资源。b自然环境,是指以自然界为主体的外部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综合。

2环境破坏与环境污染:a环境破坏,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兴建工程项目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的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从而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b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使得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中,通过扩散,迁移和转化的过程,使得环境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出现了不利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3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4化学沉淀与溶剂萃取:a化学沉淀 chemical precipitation投加化学剂,使水中需要去除的溶解物质转化为难溶物质而析出的水处理方法。b溶剂萃取,是一种用液态的萃取剂处理与之不互溶的双组分或多组分溶液,实现组分分离的传质分离过程,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单元操作。

5循环经济与“3R”原则:a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形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这样一个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闭环模式,整个系统只产生或基本不产生废物,从而在根本上解决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B 3R减量化(reduce)减量的原则是针对输入端,旨在减少物质和能量流量。再用(reuse)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循环(recycle)通过把废弃物再变成资源以减少处理量。

6“三同时”与排污收费制度:a所谓“三同时”制度,是指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其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需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B排污收费制度,是指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超过规定的标准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者,依照国家法律和有关规定按标准交纳费用的制度。征收排污费的目的,是为了促使排污者加强经营管理,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治理污染,改善环境。

7环境质量标准与污染物排放标准:a环境质量标准,是为了保障人群健康,维护生态环境,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对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或因子所作的性规定。B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根据环境质量标准以及适用的污染控制技术,并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对排入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和产生污染的各种因子所做的性规定。

8绿色贸易壁垒与清洁生产:a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进口国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进口的措施。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从生态——经济大系统的整体优化出发,对物质转化全过程不断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以提高物料与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及消除废物的生产和排放降低生产活动对资源的过度使用,以及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风险,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简答题

1简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主要迁移转化过程:(见重金属污染物的主要迁移转化)。

2简述固体废物的含义,特点及处理处置原则:a固体废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无法利用而被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体,半固体废弃物。B特点,1、直接占用并具有一定空间2、品种繁多,数量巨大 3、包括了有固体外形的危险液体及气体废物。C处理处置原则,1无害化,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时将固体废物经过相应的工程处理,达到不影响人类健康和不污染环境的目的;2减量化,是指通过特定的手段减少固体废物的数量和容量;资源化,是指采用工艺技术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

3简述主要气象因子对大气污染物的迁移和扩散的影响:a动力因子,动力因子主要是指风和湍流,它们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稀释和扩散的最直接,最本质的因素,其他一切因素都是通过风和湍流的作用来影响扩散和稀释的;b热力因素,气温的垂直分布决定了大气的稳定度,而大气的稳定度又影响湍流的强度,因而,大气污染程度与温度层结有密切的关系;c气象状况,当出现逆温天气时,大气异常稳定,因此,在逆温层内大气的垂直运动受阻,大气的对流运动很弱,处于逆温层的烟气等污染物和水汽凝结物因不易扩散而造成大量积聚,使空气质量恶化,能见度变差,严重时甚至形成污染事件。辐射和云影响大气稳定度,进而影响污染物的扩散稀释;d地理因素1下垫面的影响(地形和地物)2山谷风3海陆风;

4简述我国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

5试述天然生物净化系统的概念,类型,特点及应用条件:

6分析比较姚志麟指数和内梅罗指数的特点,内涵,实质:

综述题:

某城市的地下水有机污染严重,现欲对其进行治理,谈谈你的工作思路和技术路线:

欲对某工业废水进行治理,试从实验和模拟的角度谈谈你的思路和看法:

07年试题

名词解释:

1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a自然环境,是指以自然界为主体的外部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综合。B人工环境,是在自然物质的基础上,通过人类长期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自然物质,创造物质生产体系,积累物质文化所形成的环境体系,如城市,农田,工厂等。

2光化学烟雾和酸沉降:a光化学烟雾是一种有刺激性的浅蓝色烟雾,它是不合理的燃烧所产生的NOx和HCs等污染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所产生的二次污染物。B酸沉降,酸沉降是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以降水的形式或者在气流作用下迁移到地面的过程。酸沉降包括“湿沉降”和“干沉降”。湿沉降通常指pH值低于5.6的降水,包括雨、雪、雾、冰雹等各种降水形式。最常见的就是酸雨,这种降水过程称为湿沉降。干沉降是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在气流的作用下直接迁移到地面的过程。

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容量:a环境承载力,是衡量地球承载力以及人与环境和谐程度的指标,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维持人类——环境系统稳定,人类活动不引起环境功能破坏发生质的改变的能力,其实质就是维持人与环境和谐的前提下,人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人类活动的阈值。B人口容量,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的资源环境能够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意即最高人口。

4清洁能源与洁净煤技术:a清洁能源,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不产生有害物质排放的能源。可再生的、消耗后可得到恢复,或非再生的(如风能、水能、天然气等)及经洁净技术处理过的能源(如洁净煤油等)。B洁净煤技术,是指从煤炭开发到利用的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排放与提高利用效率的加工、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等新技术。

5污水化学处理与生物处理:a废水化学处理法是通过化学反应和传质作用来分离、去除废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污染物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废水处理法。B 废水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废水中呈溶解态或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作用,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的一种处理方法。

6土壤污染与土壤自净能力:a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和速度超过了土壤的容纳能力和净化速度,从而引起土地正常功能遭到破坏和土壤肥力下降,并对土壤,植物和动物造成损害的现象。B是指土壤对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通过复杂多样的物理过程、化学及生物化学过程,使其浓度降低、毒性减轻或者消失的性能。

7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安全:a指各种形式的生命之源,它包括数百万种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各种生物所拥有的基因和各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系统以及他们的生态过程。B生物安全, 即生物生长发育及其与环境协调一致的动态安全过程,是指在基因,细胞,个体,种群,群落水平上皆处于不受威胁的安全状态。

8污染物的联合作用与协同作用:a污染物的联合作用,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污染物共同作用所产生的综合生物学效应 ,称为联合作用

9环境噪声与等效A声级:a环境噪声,通常把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生活,即人们不需要听到或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声音称为环境噪声。B等效A声级,将一定时间内不连续的噪声能量用总工作时间进行平均的方法来评价噪声对人的影响,即等效连续A声级,它是一个相同时间T内与起伏噪声能量相等的连续稳态的A声级。

10人居环境与景观环境:a人居环境,指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包括自然、人群、社会、居住、支撑五大系统。(居住环境是指以住宅为中心的区域环境,包括地理环境,住宅环境及室外周边环境。)b景观环境,是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及美学价值。

简答题:

1简述人类文明进程中各主要阶段的环境问题及其特征:原始社会,农业文明时期,工业文明时期,以知识竞争为核心的现代文明时期。(扩展)

2简述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见04年试题)。

3简述硫氧化物在大气中化学转化作用的类型及机理:(1)SO2的均相氧化:二氧化硫在洁净的空气中直接光氧化的速率很低,但在污染空气中,同氧化性强的官能团如HO2-,HO-和CH3O2-相遇时,氧化速率大大提高。(2)SO2的多相反应:这类反应涉及气相与液相或固相的反应,以下三种多项反应机理对大气中二氧化硫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a水滴中过渡金属的催化氧化:在大气中含有气溶胶水滴,当其中含有Mn2+,Fe3+等离子时,氧化生成SO42+的速率增大,Mn2+与SO2发生络合催化作用。bSO2被碳粒和其他颗粒物吸附发生表面催化氧化:Fe2O3,Al2O3,MnO2等金属氧化物和活性炭比表面积大,易吸附并催化氧化SO2。cSO2在液相中被由NOx和碳氢化合物光氧化作用生成的O3和H2O2氧化。

4试比较河流污染,湖泊污染,地下水污染的特点:(河流污染特征)①有机污染,如生活污水、造纸与食品加工排放的木质素、碳水化合物、石油工业排放的含酚、氰化物的废水。这类废水在分解过程中大量耗氧,造成河流黑臭,同时含有各种病原体,易造成疾病传播;③重金属污染,常发生在采选、冶炼与排放的废水中,引起Zn、Cu、Pb、Cd、Cr、Hg、As、Mn、Fe等在河流中浓度升高。进入河流中的重金属因吸附而与颗粒物共同沉积于河底,使河水中这些金属的浓度迅速降低,故河流的污染调查监测应包括河床沉积物。河流污染物的含量分布和污染程度的变化与自然环境条件有明显关系。如中国华北和东北南部河流水量贫枯,河流稀释能力弱,污染较重。华东及东南沿海河流的水量丰沛,河流稀释自净能力强,污染表现比华北轻。一般认为,河水径流量与排入污水的比例(即径污比)>60,河水可保持其自净能力;径污比越小,河水污染越重。(湖泊污染特征)以湖泊富营养化最常见,是城镇与工业区排入大量N、P、K所致,因藻类大量繁衍和分解,常使湖泊黑臭。重金属和农药污染也较普遍。湖水更新较慢,蒸发量大,污染物发生浓缩,故湖水中的污染物含量一般比入湖河流高。湖水中的污染物因吸附、絮凝、络合、沉淀等作用,常在湖底大量积累。湖泊又是入湖河流污染物的沉淀池和有机耗氧物的分解净化塘。湖泊沉积物一般有稳定的层状结构,可揭示气候、水文地质与水环境地球化学变化及人为污染过程,区分人为和其他环境因素对湖泊水体生态的影响。(地下水污染特征)污染物在地表水下渗过程中不断被沿途的各种阻碍物阻挡、截留、吸附、分解,进入地下水的污染物显著减少,通过的地层愈厚,截留量愈大,因此地下水污染过程是缓慢的。但长年累月的持续作用仍可使地下水遭受污染,且一旦地下水受到明显污染,即使查明了污染原因并消除了污染来源,地下水水质仍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这是因为被地层阻留的污染物还会不断释放到地下水中,且地下水流动极其缓慢,溶解氧含量低,微生物含量较少,自净能力较差。受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的地下水,其有毒污染物主要有酚、氰、汞、铬、砷、石油及其他有机化合物。

5简述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结构:大规模耗用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化石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攀升,环境和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日趋严峻,强烈呼唤着科技创新与新的科技

6简述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论述题

1论述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概念,类型,特点及适用条件:a土地处理系统是一种天然生物净化系统。主要利用土壤中的大量微生物分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同时利用废水中的养分灌溉作物,根据土壤的不同及不同的布水负荷,土地处理系统可分为人工湿地,快速渗滤,慢速渗滤,地表漫流,地下渗滤等多种。处理效率 土地处理系统处理效率取决于废水负荷、土壤、作物、气候,以及运行状况等许多因素。

2试述烟道气脱硫脱氮技术及其原理:1方法,钙法,把石灰粉或石灰浆喷射到烟道,与二氧化硫生成硫酸盐随烟气被除尘器捕集,电子束法,烟气经过电子束照射后,能量大部分被氮,氧,水蒸气吸收生成反应活性强的自由基,SOx及NOx被自由基氧化,生成硫酸和与事先注入的氮气反应生成硫酸铵,铵气溶胶粉体微粒,3催化法,利用CUO,Al2O3等脱去Sox,NOx.

综述题

结合我国资源与环境现状,用五律协同(自然 社会 经济 技术 环境规律)理论阐述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08年试题

名词解释

1环境承载力与环境容量:(见04,07)

2生态系统与生态工程:生态系统(04)。生态工程,就是利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再循环以及结构功能协调等原则,结合系统工程最优化的方法,以整体为手段,以人与自然协调关系为基础,高效和谐为方向,时空结合为主线,为人类社会及自然环境双双受益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而设计的具有物质多层分级利用,良性循环的生产工艺体系,以期同步获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温度层结与逆温:(见04)

4环境安全与生态安全:a环境安全,是指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相关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处于良好的状态或未遭到不可逆的破坏。B生态安全,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健康的整体水平,尤其是指生存与发展的不良风险最小以及不受威胁的状态。

5声压与声压级:a声压,声波引起质点震动,使大气压产生起伏,这个起伏的部分,即超过静压的量,称为声压。B声压级,通常用一个声压的对数比来表示声音的大小,这就是声压级。

6生物富集与生物积累:a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B生物积累是指同一种生物在其不同发育阶段生物富集系数不断增大的现象。

7POPs与ODS:a持久性有机物,是指一类具有半挥发,难降解,高脂溶等理化性质,可进行远距离甚至全球尺度迁移扩散,并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浓缩积累,对人类和环境产生毒害作用的有机物。B许多科学研究证明,工业上大量生产和使用的全氯氟烃、全溴氟烃等物质,当它们被释放并上升到平流层时,受到强烈的太阳紫外线UV-C的照射,分解出Cl.自由基和Br.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很快地与臭氧进行连锁反应,每一个Cl.自由基可以摧毁10万个臭氧分子。人们把这些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物质称为“消耗臭氧层物质”,因其英文名称为Ozone Depleting Substances,取其英文名称字头组成缩写,简称ODS

8水体污染与水体自净:a当污染物进入河流,海洋,湖泊或地下水后,其含量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得水体的水质和水体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功能的现象,称为水体污染。B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通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面的作用,使得污染物的浓度逐渐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水体将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这一现象称为水体自净。

9库氏曲线与循环经济:a用以描述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常称为库氏曲线,根据目前世界各国经济与环境状况,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环境先恶化后改善的情况,称为环境库氏曲线。b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形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这样一个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闭环模式,整个系统只产生或基本不产生废物,从而在根本上解决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10环境质量标准与污染物排放标准:(见05)

简述题

1简述人工环境的类型及其特点:人工环境根据空间特征可分为点状环境(以人类聚集地为中心的环境,如城市,乡镇环境,城郊过渡带,农村)面状环境:农业或林业等大面积的人工环境。线状环境,公路和铁路环境等。根据人类控制程度的高低可分为完全人工环境和不完全人工环境。特点:(1)人类作为主导因子,环境人工化明显(2)人工环境具有多样化(3)人工环境的脆弱性(4)环境污染严重(5)危害人类健康的因素增多。

2简述烟型的基本类型及其产生的气象条件:(教材222)

3比较电除尘器与布袋除尘器的优缺点:(见04简答)

4简述河流,湖(库)水质监测断面布点的原则与要求:(1)要求,在进行断面设置之前首先要考虑汇入,流出湖库的河流水量,水体的径流量和季节变化等,明确污染源的分布及污染扩散与自净规律。(2)原则,a在进入湖泊,水库的河流汇合处分别设置监测断面;b以各功能区为中心,在其辐射线上设置弧形监测面。

5试比较好养生物处理与厌氧生物处理的使用条件与优缺点:优点:好氧生物处理的反应速度较快,所需的反应时间较短,故处理构筑物容积较小。且处理过程中散发的臭气较少。所以,目前对中、低浓度的有机废水,或者说BOD浓度小于500mg/L的有机废水,基本上采用好氧生物处理法。废水厌氧生物处理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不需另加氧源,故运行费用低。此外,它还具有剩余污泥量少,可回收能量(CH4)等优点。其主要缺点是反应速度较慢,反应时间较长,处理构筑物容积大等。但通过对新型构筑物的研究开发,其容积可缩小。此外,为维持较高的反应速度,需维持较高的反应温度,就要消耗能源。

论述题

1论述科斯定理在环境经济管理中的作用:科斯定理,即:科斯(企业性质)理论的核心思想,“边际概念”和“替代概念”原理和科斯的(社会成本)理论的核心思想“效率优先原则”取代传统的“损害原则”的原理。正确理解和认识科斯理论的核心内容,明晰“边际概念”,“替代概念”定义和“效率优先原则”取代传统“损害原则”的社会法律关系,对指导我国社会环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斯定理人为如果外部性的制造者与受害者之间不存在交易成本只要其中一方拥有永久产权将会产生最优结果,重新确定财产权可能是解决外部性的一种有效办法,甚至是最有效手段,可以有效地消除外部性。

2论述环境回顾评价,环境现状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见教材347,自己总结)。

综述题:1在地方行政工作中,一些人存在重GDP,而忽视环境保护现象,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阐述绿色GDP核算的概念及意义,试设计绿色GDP核算的框架体系和原则。

2阐述流域生态补偿的概念,以流域为例,设计如何进行生态补偿。

(概念)为合理分摊流域各地区之间的水资源保护职责,有必要依据各地区的水质水量保护标准或流域分水协议,建立相应的利益补偿,成本分摊,损害赔偿机制,“即流域生态效益补偿机制”。B(根据教材461)。 

09年试题

名词解释

1城市环境与城市热导:a城市是以人为中心,以一定的环境条件为背景,以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经济,自然综合体,是经过人类创造性劳动加工形成的符合人类自身需要的社会活动场所,是人类占绝对优势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b市区温度高于郊区,导致热力性质差异,形成回流. 大城市由于大厦林立,水面和绿化面相对较小,加上汽车大量排放的尾气,对太阳光的反射率较低而引起的城市高温效应。

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三同时”制度: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指在某地区进行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在规划或其他活动之前,对其活动可能造成的周围地区环境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以及制定相应方案。b所谓“三同时”制度,是指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其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需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3生命周期评估与环境审计:a生命周期评价,也称产品的生命周期分析,是详细研究一种产品从原料开采,产品生产到使用后最终处置的全过程,即生命周期内能源需求,原材料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产品在消费和报废后的处置中能量和材料的流失及其环境影响定量化。:b“环境审计”是一种管理工具,它对于环境组织、环境管理和仪器设备是否发挥作用进行系统的、文化的、定期的和客观的评价,其目的在于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帮助保护环境:一是简化环境活动的管理;二是评定公司与环境要求的一致性,公司要满足环境管理的要求。

4生态破坏与生态平衡:a生态破坏是指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于生态系统,造成系统的生产能力显著下降和结构显著改变,从而引起的环境问题。b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系统的结构组成相对稳定,功能得到最大发挥,物质与能量的流入,流出协调一致,即系统保持高度有序的状态。

5POPs,ODS:(见08)

6生物富集与生物转化:a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B物质在生物作用下发生的化学变化,称为生物代谢或转化。

7环境规划与环境功能区划:a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地学规律,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活动和环境所做的合理安排。B环境功能区划是实现环境管理科学化的一项基础工作,它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和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状态在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的合理划分。

8环境质量标准与污染物排放标准(见05)

9水体污染与水体自净:(见08)

10双膜理论与吸附等温线:a双膜理论即化学物质由水体挥发进入气体时需要通过近水表层-液膜和空气层-气膜,克服来自两层膜的阻力,进而实现物质由水体向空气的转移。

简答题

1简述人工环境的概念,类型及特点:(见08)

2简述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化学转化作用机理:(见07)

3简述污染物在水中的扩散作用: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随水体的迁移运动,污染物的分散运动以及污染物的衰减转化运动,使污染物在水体中得到稀释和扩散,从而降低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浓度,起到一种“水体物理净化作用”。根据自然水体运动的不同特点,可形成不同形式的扩散类型,如河流,河口,湖泊以及海湾中的污染扩散类型。(各种类型229)

4简述环境安全的概念及主要内容(P121)

5 简述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P146)

6简述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因子(P168)

7简述河流监测断面的设置及其目的(P324)

论述题

1论述气态污染物的主要治理方法:(P409)

2论述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及循环经济的关系。(P519)

综述题

以某区域或流域为例,论述浓度控制及总量控制的概念,方法及相互联系(P395)

10年试题

名词解释

1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05,07)

2LCA,EIA()

3光污染与热污染:a光污染是指各种光源对周围环境,人类活动和生产环境造成影响的现象。B热污染是指日益现代化的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产活动排放的各种废热所导致的环境污染。

4主体功能区划和生态补偿机制(08,09)

5环境质量标准与污染物排放标准(05)

6食物链与食物网(0)

7土壤污染与土壤自净能力(07)

8生态恢复与生态工程(08):生态恢复是根据生态学原理改变生态退化的主要因子及生态过程,调整优化系统秩序,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态学潜力恢复到一定的或原有的甚至更高的水平。

9环境噪声与等效A声级:(04)

10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05,08)

简答题

1试比较好养生物处理与厌氧生物处理的使用条件与优缺点(08)

2简述环境规划的内涵概念及作用(370)

3简述水质指标COD,BOD,TOC和TOD的含义,对一种水体来说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4简述环境经济手段的定义,类型及其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321)。

5简述持久性污染物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275)

6简述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方法及措施(P409)

论述题

1试述ISO14000的概念,特点,意义( )

2论述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概念,类型,特点及适用条件(07)

综述题

结合我国的环境现状,论述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