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2025-09-26 16:34:31 责编:小OO
文档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35题)

1、 质量为M的木块位于粗糙水平桌面上,若用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拉木块,其加速度为a.当拉力方向不变,大小变为2F时,木块的加速度为a',则

A.a'=a    B.a'<2a     C.a'>2a     D.a'=2a

2、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3、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4、 在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作用力和质量”三个物理量的关系时,我们用实验研究了小车“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和作用力的关系”;又研究了“在作用力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和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是(  )  

A.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类比法

5、 如图所示,马拖着一根质量为m的光滑树干在水平地面上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已知马对树干的水平拉力大小为F1,树干对马的拉力大小为F2,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  )

A.F2=ma           B.F1-F2=ma

C.F1+F2=ma         D.F1=ma

6、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B.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一定有力作用在该物体上

C.物体运动速度的方向与它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总是一致的

D.物体受外力恒定,它的速度也恒定

7、 物体在合外力F作用下,产生加速度a,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a与F反向

  B.只有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a才与F同向

  C.不论在什么运动中,a与F的方向总是一致的

  D.以上说法都不对

8、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则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B.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则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C.若物体的位移与运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则物体必受力的作用

D.物体的速率不变,则其所受合外力必为零

9、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该改变拉力的大小

B.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应该改变小车的质量

C.在探究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M的关系时,为了直观判断二者间的关系,应作出a-1M图象

D.当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盘和砝码的总质量时,不能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大小

10、 对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施加一水平拉力,当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  )

A.物体立即获得速度

B.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

C.物体同时获得速度和加速度

D.由于物体未来得及运动,所以速度、加速度都为零

11、 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可知,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能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当用很小的力去推很重的桌子时,却推不动,这是因为(  )

A.牛顿第二定律不适用于静止的物体

B.桌子加速度很小,速度增量也很小,眼睛观察不到

C.推力小于桌子所受到的静摩擦力,加速度为负值

D.桌子所受的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

12、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

A.同一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受到的合外力也越大

B.同一物体的速度变化率越小,说明它受到的合外力越小

C.物体的质量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它的加速度成反比

D.同一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说明它受到的合外力越大

13、 人站在地面上,先将两腿弯曲,再用力蹬地,就能跳离地面,人能跳起离开地面的原因是:

A.人除了受到地面的弹力外,还受到一个向上的力

B.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受到的重力

C.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对地面的压力

D.人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4、 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外力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越大,所受的合外力也越大

B.物体的速度为零,则加速度为零,所受的合外力也为零

C.物体的速度为零,但加速度可能很大,所受的合外力也可能很大

D.物体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可能为零,所受的合外力也可能为零

15、 某人站在地面上,先将两腿弯曲,再用力蹬地,向上跳离地面。人能跳离地面的直接原因是(   )

A.人对地面的作用力大于人的重力

B.地面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地面的作用力

C.地面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的重力

D.人除受地面的弹力外,还受到一个向上的力

16、 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着三角硬杆,杆的端点固定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当小车水平向右的加速度逐渐增大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变化(用F1至F4变化表示)可能是下图中的(OO'沿杆方向)

17、 如图所示,物体A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能静止在斜面上,则关于物体A受力的个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A一定是受两个力作用

    B.物体A一定是受四个力作用

    C.物体A不是受两个力作用就是受四个力作用

    D.物体A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18、 一辆小车在水平地面上行驶,悬挂的摆球相对小车静止并与竖直方向成角(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小车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

A.加速度方向向左,大小为g tan。

   B.加速度方向向右,大小为g tan

   C.加速度方向向左,大小为g sin

   D.加速度方向向右,大小为g sin

19、 如右图所示,不计绳的质量及绳与滑轮的摩擦,物体A的质量为M,水平面光滑,当在绳端施以F=mg N的竖直向下的拉力作用时,物体A的加速度为a1,当在B端挂一质量为m kg的物体时,A的加速度为a2,则a1与a2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 a1=a2          B. a1>a2

   C. a120、 如图所示,吊篮P悬挂在天花板上,与吊篮质量相等的物体Q被固定在吊篮中的轻弹簧托住,当悬挂吊篮的细绳烧断的瞬间,吊篮P和物体Q的加速度大小是    (  )

A.aP = aQ = g

   B.aP =2 g,aQ = g

   C.aP = g,aQ =2 g

   D.aP = 2g,aQ = 0

21、 A、B两球的质量均为m,两球之间用轻弹簧相连,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A球左侧靠墙。用力F向左推B球将弹簧压缩,如图所示。然后突然将力F撤去,在撤去力F的瞬间,A、B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

A.0 ,    0      

B.0 ,    F/m

C.F/2m , F/m      

D.F/2m ,F/2m

22、 如图a所示,水平面上质量相等的两木块A、B,用以轻弹簧相连接,这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动木块A,使木块A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b),研究从力F刚作用在木块A瞬间到木块B刚离开地面瞬间的这一过程,并选定该过程中木块A的起点位置为坐标原点.则下面图中能正确表示力F和木块A的位移x之间关系的图是 (    )

 

23、 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24、 如图甲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 的小球,从离弹簧上端高h处自由下落,接触弹簧后继续向下运动。若以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为原点,沿竖直向下建立一坐标轴ox,小球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OA段为直线,AB段是与OA相切于A点的曲线,BC是平滑的曲线,则关于A、B、C三点对应的x坐标及加速度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B.,

   C.,

   D.,

25、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和3m的三个木块,其中质量为2m和3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T。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3m的木块,使三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质量为2m的木块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B.当F逐渐增大到T时,轻绳刚好被拉断

C.当F逐渐增大到1.5T时,轻绳还不会被拉断

D.轻绳刚要被拉断时,质量为m和2m的木块间的摩擦力为T/3

26、 如图11所示,倾角为α的等腰三角形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足够长的轻质绸带跨过斜面的顶端铺放在斜面的两侧,绸带与斜面间无摩擦。现将质量分别为M、m(M>m)的小物块同时轻放在斜面两侧的绸带上。两物块与绸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且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在α角取不同值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两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总是相等

B.两物块不可能同时相对绸带静止

C.M不可能相对绸带发生滑动 

D.m不可能相对斜面向上滑动 

27、 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28、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0的光滑斜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fm. 现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m的木块,使四个木块沿斜面以同一加速度向下运动,则拉力F的最大值是

A.    B.  

C.    D.

 

29、 如图所示,轻质光滑滑轮两侧用细绳连着两个物体A与B,物体B放在水平地面上,A、B均静止.B与地面间动摩擦因素为μ,已知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mB,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

A.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μmBg         

B.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μ(mBg-mAgsinθ)

C.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为mBg-mAgsinθ

D.滑轮通过绳子对天花板的拉力大小为2mAgcos(450-)

30、 某大型游乐场内的新型滑梯可以等效为如图9所示的物理模型,一个小朋友在AB段的动摩擦因数μ1<tanθ,BC段的动摩擦因数μ2>tanθ,他从A点开始下滑,滑到C点恰好静止,整个过程中滑梯保持静止状态,则该小朋友从斜面顶端A点滑到底端C点的过程中

A.地面对滑梯的摩擦力方向先水平向左,后水平向右

B.地面对滑梯始终无摩擦力作用

C.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的大小始终等于小朋友和滑梯的总重力的大小

D.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的大小先小于、后大于小朋友和滑梯的总重力的大小

31、 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的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 )。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高度

A一定升高   B一定降低   C保持不变    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

32、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和3m的三个木块,其中质量2m和3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T.现用水平拉力F拉质量为3m的木块,使三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为2m的木块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B.当F逐渐增大到FT时,轻绳刚好被拉断

C.当F逐渐增大到1.5FT时,轻绳还不会被拉断

D.当轻绳刚要被拉断时,质量为m和2m的木块间的摩擦力为FT

33、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3.0kg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θ=30°的斜面上静止不动.若用竖直向上的力F=5.0N提物体,物体仍静止,(g=10m/s2)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B.物体对斜面的作用力减小5.0 N

C.斜面受到的压力减小5.0 N   D.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减小5.0 N

34、 如图所示,水平绷紧的传送带AB长L=6m,始终以恒定速率V1=4m/s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2=6m/s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经A点滑上传送带.小物块m=lkg,物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μ=0.4,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物块可以到达B点

B.小物块不能到达B点,但可返回A点,返回A点速度为6m/s

C.小物块向左运动速度减为0时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

D.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时,因相互间摩擦力产生的热量为50J

35、 停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车内,用绳子AB、BC拴住一个重球,绳BC呈水平状态,绳AB的拉力为T1,绳BC的拉力为T2.若小车由静止开始加速向左运动,但重球相对小车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则两绳的拉力的变化情况是( )

A.T1变大,T2变小        B.T1变大,T2变大

C.T1不变,T2变小        D.T1变大,T2不变

============参============

一、选择题

1、 C

2、 A   

3、 A

4、 答案:B

5、 答案:D

6、 【答案】AB

【解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一定有力作用在该物体上。物体运动速度的方向与它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可以一致、可以相反,也可以不在一条直线上。物体受外力恒定,它的加速度也恒定,但物体的速度一定发生变化。

7、 【答案】C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不论在什么运动中,a与F的方向总是一致的。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做减速运动取决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的关系。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间没有直接的关系。当速度方向和加速度间的夹角小于90º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当速度方向和加速度间的夹角大于90º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8、 【解析】选A、C。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一定有加速度,合外力一定不为零,故A选项正确;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匀速运动时位移也能逐渐增大,合外力却为零,故B选项错;若物体的位移与运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则物体一定不是做匀速运动,一定有加速度,则物体必受力的作用,故C选项正确;若物体的速率不变而速度方向发生改变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力的作用,故D选项错。

9、  [解析] 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a、F、M的关系时,应保持F一定,改变M,探究a与M的关系或保持M一定,改变F,探究a与F的关系,选项A、B错误;探究a与M的关系时,由于a与M成反比,其图象是双曲线,不易寻找a与M的关系,而a-1M图象是通过原点的直线,较易观察,选项C正确;实验中应使砝码和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选项D正确.

[答案] CD

10、  [解析] 力与产生的加速度有瞬时对应关系,但速度是加速度在时间上的积累,有加速度且必须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获得速度.

[答案] B

11、  [解析]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中的力F是指合力,用很小的力推很重的桌子时,桌子不动,是因为桌子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推力,推力与桌子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合力为零,所以桌子所受的合力为零,仍然静止不动,牛顿第二定律同样适用于静止的物体,所以A、B、C都不正确,只有D正确.

[答案] D

12、 B 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是由于有加速度存在.

13、 B

14、 【答案】CD

【解析】

A、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故合力不一定大,故A错误;

B、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故合力不一定为零,故B错误;

CD、速度与加速度不存在直接关系,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故CD正确;

故选CD。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

15、 C

16、 C

17、 C

18、 A  

19、 B 

20、 D

21、 B 

22、 A

23、 A

24、 BD

25、 CD  

26、 AC

27、 A 

28、 C

29、 CD

30、 AD

31、 【知识点】牛顿第二定律;胡克定律.B1 C2

【答案解析】A 解析:设L0为橡皮筋的原长,k为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小车静止时,对小球受力分析得:T1=mg,

弹簧的伸长x1=即小球与悬挂点的距离为L1=L0+,

当小车的加速度稳定在一定值时,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得:

T2cosα=mg,T2sinα=ma,所以:T2=,

弹簧的伸长:x2=则小球与悬挂点的竖直方向的距离为:L2=(L0+)cosα=L0cosα+<L0+=L1,所以L1>L2,即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到悬挂点的距离减小,所以小球一定升高,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思路点拨】以小球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出小球的加速度与受到的拉力之间的关系即可判断.本题中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注意整体法与隔离法的使用,同时要注意审题.

32、 C

33、 B

34、 解:小物块在水平方向受到摩擦力的作用,f=μmg,产生的加速度:

A、若小物块从右端滑上传送带后一直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时的位移是x,则,

得:,所以小物块不能到达B点,故A错误;

B、小物块不能到达B点,速度减为零后反向做匀加速运动,当速度等于传送带速度v1后匀速运动,返回A点速度为4m/s.故B错误;

C、小物块不能到达B点,速度减为零后反向做匀加速运动加速的过程相对于初速度继续向左运动,所以小物块向左运动速度减为0时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没有达到最大,故C错误;

D、小物块向右加速的过程中的位移:m,

当速度等于传送带速度v1时,经历的时间:s,

该时间内传送带的位移:s=v1t=4×2.5m=10m,

所以小物块相对于传送带的位移:△x=s+(x﹣x′)=10+(4.5﹣2)=12.5m

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时,因相互间摩擦力产生的热量为:Q=f•△x=0.4×10×1×12.5J=50J

故D正确.

故选:D

35、 C

【解析】

本题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绳AB的拉力T1和绳BC的拉力T2与加速度的关系,即分析两绳拉力的变化情况;

【详解】

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重力mg、绳AB的拉力和绳BC的拉力,如图:

设小车的加速度为a,绳A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平衡条件可以得到:

竖直方向:①

水平方向:②

由①得:,

由②得:

可见,绳AB的拉力与加速度a无关,则保持不变.

绳BC的拉力随着加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则变小,故C正确,ABD错误.

【点睛】

本题在正确分析受力的基础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运用正交分解法研究两绳拉力的变化.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