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2月联考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命题学校:荆州中学
命题人:李娇娥 甘海涛 赵树杰 审题人:冉承军 孔斌 蔡善国
本试卷共14页,总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曹魏时期,曹丕命陈群选拔“德充才盛”、“有识鉴”之人担任中正,按照“家世、道德和才能”三条标准,选拔“俊秀之士”,一时间“儒雅并进”。由此可知当时( )
A.古代选官制度的标准不断变化 B.古代选官制度有利于集权
C.九品中正制被世家大族所操控 D.九品中正制选拔德才并举
【知识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成熟
【试题解析】材料所述选官制度只是曹魏一个时代的,没有其他时期的制度作比较,看不出选官的标准变化,故A项错误;九品中正制下,选拔官吏的权力掌握在地方的中正官手里,不利于加强集权,故B项错误;九品中正制被世家大族所操控的局面的出现,是在魏晋南北朝后期,故C项错误;由材料“按照‘家世、道德和才能’三条标准,选拔‘俊秀之士’,一时间‘儒雅并进’”得知,九品中正制选拔是德才并举,故D项正确。
【答案】D
25.宋制规定,御史台不能由与宰相有关系的人来担当,更不能由宰相提名推荐,因此,御史台与宰相的关系极为紧张。如宋神宗时御史唐垌,曾面弹王安石,且胡说一通,但神宗却不加责怪。由此可知( )
A.宋神宗的出发点是维护君权统治 B.唐垌的有效防止了贪污
C.王安石刚愎自用导致了谏官 D.监察官职责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
【知识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成熟
【试题解析】分析题干信息得知,宋神宗是想通过御史唐垌对王安石的,达到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目的,故A项正确;唐垌面弹王安石且“胡说一通”,因此不可能有效防止贪污,故B项错误;题干信息不能体现王安石刚愎自用,且唐垌面弹王安石“胡说一通”,故C项错误;中国古代监察官的职责本应是监督规范执政,防止贪污,而帝王的耳目和工具体现的是监察制度的本质,故D项错误。
【答案】A
26.隋朝将作大匠宇文凯曾严令:官府工匠不得入市工作,其晚年回乡后亦受到严密监视且不许“收授学徒”和“制作产品”。上述现象反映了( )
A.官营手工业者有严格的从业要求 B.隋朝的官营手工业发达产品精美
C.工官制度不利于手工工艺的传承 D.官营手工业者的匠籍制度被废除
【知识点】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
【试题解析】题干中的现象是指隋朝对官营手工业者有严格的从业要求,而本题所问的问题是:上述现象反映了,故A项错误;题干信息与隋朝的官营手工业发达产品精美无关,故B项错误;由于工官制度对官营手工业者有“不得入市”、晚年回乡后不许“收授学徒”和“制作产品”等严格要求,所以不利于手工工艺的传承,故C项正确;由题干信息“官府工匠晚年回乡后亦受到严密监视且不许‘收授学徒’和‘制作产品’”推断,此时官营手工业者的匠籍制度未被废除,故D项错误。
【答案】C
27.1845年,大英轮船公司职员柯拜受公派遣,任公司驻黄埔的代表,负责船只的监修工作。柯拜到黄埔后,很快便由一个监修变成一个工业资本家,他随后修建的“柯拜船坞”成为外国人在中国开设的第一个造船坞。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列强对华已开始资本输出 B.民族资产阶级已开始出现
C.工业后英国实力强大 D.英国造船技术世界领先
【知识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
【试题解析】由题干“大英轮船公司职员柯拜修建的‘柯拜船坞’成为外国人在中国开设的第一个造船坞”可知,此时外国人已开始在中国资本输出,故A项正确;民族资产阶级是19世纪60、70年代伴随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而出现的,故B项错误;工业后英国实力强大与题干内容无必然联系,故C项错误;题中只是涉及大英轮船公司职员在中国修建的“柯拜船坞”,没有涉及造船技术问题。无法推断英国造船技术世界领先,故D项错误。
【答案】A
28.1908年,中美两国草拟了派遣留学生规程:自退款(庚子赔款)的第一年起,清在最初的4年内,每年至少应派留美学生100人。据此及所学推断可知( )
A.中国开始由学习英日政体转向美法政体
B.美国试图以教育为工具增强对华影响力
C.列强对《辛丑条约》赔款的分配有分歧
D.中美合作开启了中国人赴美留学的历程
【知识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试题解析】20世纪初,资产阶派已开始宣传资产阶级思想,学习美法的民主共和政体,故A项错误;美国以庚子赔款资助清派遣赴美留学生,故B项正确;题干涉及的只是中美两国,没有涉及美国和其他列强的关系,故C项错误;中国人赴美留学早在19世纪60、70年代的洋务运动时期已经开始,故D项错误。
【答案】B
29.《时代》周刊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类杂志之一,蒋介石于1931—1945年曾7次登上该杂志封面,其主题依次为:来自黄埔(广东)和日本的威胁;这一年的蒋介石,可谓戎马倥偬;一旦犯错即犹如爆竹爆炸;主义、道德和,是赖以对抗日军侵略的最重要武器;一切为了抗日,没有什么牺牲是过于昂贵而不能舍弃的;挺过了艰苦的五年,接下来会更艰苦;八年抗战之后,和平正经受挑战。结合时代背景和图片,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A.蒋介石一生功过毁誉参半 B.美国积极地扶蒋
C.国民因抗日元气大伤 D.蒋介石为抗战而努力
【知识点】抗日战争;图片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试题解析】蒋介石7次登上《时代》周刊封面,都是以正面人物的形象出现的,故A项错误;虽然题中有的封面和蒋介石有关,但绝大部分封面是反映蒋介石抗日和主张国共合作的,故B项错误;封面的最后一幅反映的是中国经过抗战最终取得胜利,并非元气大伤,故C项错误;蒋介石7次登上《时代》周刊封面,都与蒋介石抗日有关,故D项正确。
【答案】D
30.三十六年结婚证上证词:“喜今日嘉礼初成,良缘遂缔。诗咏关雎,雅歌麟趾。瑞叶五世其昌,祥开二南之化。同心同德,宜室宜家。相敬如宾,永谐鱼水之欢。互助精诚,共盟鸳鸯之誓。此证!”下列对这张西安机关刊印的结婚证评论正确的是( )
A.用语明显受白话文运动的影响 B.体现了中国婚姻制度的进步性
C.语言文雅遭到日军敌视和查禁 D.由陕甘宁边区民政厅颁发
【知识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中国物质、习俗和大众传媒的变化
【试题解析】依据题干提供的结婚证词可以看出,证词使用的仍是文言文,故A项错误;由结婚证词中“同心同德”“相敬如宾”“互助精诚”等可知,婚姻强调的男女平等,故B项正确;三十六年即1947年,此时日本早已投降,中国抗战取得胜利,故C项错误;1947年,全面内战早已爆发,陕甘宁边区已不复存在,故D项错误。
【答案】B
31.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在阿吉纽塞群岛打败了斯巴达海军将军们,因没有运回阵亡者的尸体而遭受陪审法庭严历的审判,十将军中有六位被投票判处死刑,色诺芬认为:杀死六位将军的真正凶手是民主的审判,是背离了司法自身灵魂的雅典司法。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
A.民主裁决不等于公正的司法 B.陪审法庭是雅典的司法机关
C.雅典优越于斯巴达 D.民主必然导致多数人的
【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
【试题解析】由题干信息杀死六位将军的真正凶手是“民主的审判”,是“背离了司法自身灵魂的雅典司法”,可直接推断出民主裁决不等于公正的司法,故A项正确;陪审法庭是雅典的司法机关反映的是当时的客观历史事实,并非是“得到的启示”,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斯巴达,无法判定雅典优越于斯巴达,故C项错误;民主在缺乏法律保障的情况下会导致多数人的,所以不能将民主与多数人的划等号,故D项错误。
【答案】A
32.下表是法国货币图尔里佛中含银量的变化,对该现象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
时间 | 1541—1550 | 1551—1560 | 1561—1570 | 1571—1580 | 1581—1590 | 1591—1600 |
含银量 | 50% | 39% | 11% | 17% | 18% | 5% |
C.促进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 D.实现了西欧封建制度解体
【知识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试题解析】法国大的爆发于17年,材料中的现象距法国大爆发差200年左右的时间,二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联系,故A项错误;实现了贸易中心地理转移的是新航路开辟,故B项错误;16世纪随着法国的不断向外殖民扩张,法国用含银量越来越少的货币进行海外贸易,是对被殖家的更为残酷的掠夺,促进了法国等西欧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故C项正确;实现了西欧封建制度解体的是新航路开辟后的价格以及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故D项错误。
【答案】C
33.“我认为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是团结人民的全部力量以加快取得胜利。我同意国家杜马的请求,由我的兄弟米哈伊尔大公继位,并祝福他登上俄罗斯国家皇位。希望他遵守立法机构确立的原则,就此宣誓绝不违背。”1917年,这段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诏书说明( )
A.二月成功完成了社会转型 B.类似于英国的“光荣”
C.沙皇未发生丝毫本质变化 D.沙皇试图通过妥协方式维护君主制
【知识点】十月
【试题解析】二月后虽然掌权者发生了变化,但社会性质依然是资本主义社会,故A项错误;英国的“光荣”是通过一次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赶跑了当时的国王,而二月则是工人、士兵通过武装推翻了沙皇统治,故B项错误;由材料“希望他遵守立法机构确立的原则”得知,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之后,沙皇将变为君主立宪政体,故C项错误;由题干内容分析得知,沙皇尼古拉二世是想以自己的退位,换取沙皇制度的维持,故D项正确。
【答案】D
34.著名经济学家特里芬讲过一个“媳妇煮粥”的故事:从前有个媳妇,贤淑能干。后来婆婆让她主持家务,负责给全家人煮粥。 由于每年打的粮食很有限, 然而这一家却年年添丁进口,为了让全家人都吃饱,媳妇只好不断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粥越来越稀。最后,婆婆怀疑媳妇把米偷着背回了娘家,一气之下,将她赶出了家门。结合所学判断这个故事指的是( )
A.大国霸权主义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布雷顿森林体系 D.经济全球化趋势
【知识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试题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长期大国霸权主义,虽然遭到各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但霸权主义依然存在,故A项错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普遍现象,虽然在不同时期国家干预的力度有所不同,但迄今为止仍在使用,故B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经济实力建立起来的以美元为中心
的货币体系,随着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放缓,黄金储备减少,美元实际贬值加剧,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崩溃,故C项正确;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大势所趋,且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进步在不断地加强,故D项错误。
【答案】C
35.好莱坞电影票房约占全球票房的90%,其中美国队长、擎天柱和蜘蛛侠都是好莱坞电影中的经典形象,但他们红、蓝、白的配色被很多国家指责为“文化侵略”,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美国的电影文化优越
B.经济全球化的冲突主要是价值观冲突
C.好莱坞经典电影形象并不具有普世价值
D.好莱坞公司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影公司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试题解析】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包括电影文化在内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在与其他民族优秀文化交融中获得了更为旺盛的生命力,形成了多元的世界文化,故A项错误;由题干中好莱坞电影集“经典形象”与“文化侵略”于一身,可以看出经济全球化的冲突主要是价值观冲突,故B项正确;由题干信息“好莱坞电影票房约占全球票房的90%”“擎天柱和蜘蛛侠都是好莱坞电影中的经典形象”可知,好莱坞经典电影形象具有一定的普世价值,故C项错误;题干只提供了“好莱坞电影票房约占全球票房的90%”的信息,没有好莱坞公司规模的信息,无法判定该公司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影公司,故D项错误。
【答案】B
第Ⅱ卷(综合题 共160分)
本卷分必考题与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考生必须作答;第42~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40.(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总部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1月30日宣布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该决定2016年10月1日生效,这标志着人民币将成为第五大国际货币,也将成为第一个被纳入特别提款权篮子的新兴市场国家货币。
材料一 中国货币发展图样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货币演变趋势。(8分)
材料二 1935年11月,国民开始实行法币改革。法币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一)集中钞票发行权。(二)国内“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再行使现金,凡银钱行号、公私机关或个人持有银币生银等类者,应即兑换法币使用”。(三)废除银本位制,白银收归国有。(四)规定法币不能兑现(银)。但可在指定金融机关无买卖外汇,法币与英镑实行固定汇价……英美等主要国家对于法币改革采取支持的态度。而日本侵略分子叫嚷:英美对中国法币改革的支持,已经以“有害于日本的方式”加强了中国的力量。
——摘自姚会元《“法币”及其在抗战中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法币改革的主要意义。(9分)
材料三 1999年1月1日在欧盟范围内正式发行的欧元是具有性和法定货币地位的超国家性质的货币 。欧元七种面值的纸币,都无一例外的采用了正面为门窗,背面是桥的设计方式。拱门和窗户图案象征着开放和合作的精神,桥形建筑代表着欧洲国家之间以及欧洲与世界的合作与沟通。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欧元诞生的积极影响。(8分)
【知识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初期和国民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货币金融主题
【试题解析】(1)观察分析材料一中提供的货币图样的发展变化,从中国货币的产生方式、形状、发行机构、货币的原材料以及制造工艺等方面归纳概括即可。_
(2)依据材料二,由“集中钞票发行权”结合所学概括出:统一了全国的货币;由“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再行使现金,凡银钱行号、公私机关或个人持有银币生银等类者,应即兑换法币使用”结合所学概括出:方便了商品交换,促进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发展(刺激了经济的发展);由“废除银本位制,白银收归国有”结合所学概括出:防止白银外流,稳定了中国金融市场;由“法币与英镑实行固定汇价”“日本侵略分子叫嚷:……已经以‘有害于日本的方式’加强了中国的力量”
结合所学概括出:打击了日本的经济侵略计划。
(3)解答此问题,可从经济、政治、世界格局的变化等角度,全面分析欧元的诞生对欧洲、对世界分别产生的积极影响。
【答案】(1)趋势:从自然货币到人工货币;从形状杂乱到形状规范;从地方铸币到铸币;从金属货币到纸币;从手工铸造到机器制造。(言之有理,请酌情给分)(每点2分,共8分)
(2)意义:是中国货币发展史上的进步,统一了全国的货币;方便了商品交换,促进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发展(刺激了经济的发展);防止白银外流,稳定了中国金融市场;打击了日本的经济侵略计划。(每点3分,共9分)
(3)影响:促进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了欧洲各国经济交流的步伐;促进了欧洲政治一体化的进程,提高欧盟的国际地位;有助于打破美元一统天下局面,形成货币多元化格局;有利于国际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稳定,促进欧盟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每点2分,共8分)37
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格是江苏第一师范学校在1913年和1919年分别对三百名中学生所做的题为“现在你最崇拜的人物是谁?”的问卷调查结果。
1913年调查结果 | 1919年调查结果 | |||||
序号 | 被崇拜者 | 人数 | 序号 | 被崇拜者 | 人数 | |
1 | 孔子 | 157人 | 1 | 孙中山 | 87人 | |
2 | 孟子 | 61人 | 2 | 梁启超 | 51人 | |
3 | 孙中山 | 17人 | 3 | 孔子、孟子 | 各20人 | |
4 | 颜渊(孔子弟子) | 11人 | 4 | 苏格拉底、华盛顿 | 各18人 | |
5 | 诸葛亮、范仲淹 | 各8人 | 5 | 培根、牛顿、卢梭 | 各12人 | |
6 | 岳飞 | 7人 | 6 | 王守仁(王阳明) | 10人 | |
7 | 王守仁(王阳明) | 6人 | 7 | 蔡元培 | 8人 | |
8 | 大禹、朱熹、华盛顿等 | 各4人 | 8 | 袁世凯 | 7人 | |
9 | 程德全(时任江苏都督) | 3人 | 9 | 李大钊 | 3人 | |
10 | 秦始皇、司马迁、韩愈、二程、梁启超、苏格拉底、牛顿、培根、卢梭等 | 各1人 | 10 | 马克思、列宁 | 各2人 | |
11 | 无崇拜者 | 23人 | 11 | 无崇拜者 | 17人 |
【知识点】辛亥;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全国卷41题
【试题解析】第一小问信息,依据表格提供的材料信息,从中任意选取两组同一被崇拜者前后两次调查结果的数据变化,分析概括即可得出;第二小问说明,可从1919年调查的背景入手,提取与变化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信息(如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等)并加以分析说明即可。_
【答案】信息一:孙中山地位上升,成为被崇拜者的第一人;(2分)
说明:孙中山为保卫果实,发起二次、护国运动、运动等,宣扬民主共和思想,社会影响力提升。(4分)
信息二:崇拜孔子、孟子的人数减少。(2分)
说明:新文化运动中反对“尊孔复古”,提倡民主科学,儒学的权威被,孔孟思想被全盘否定。(4分)
信息三:梁启超、苏格拉底、华盛顿、培根、牛顿、卢梭等人的崇拜者人数大大增加;(2分)
说明:新文化运动宣扬民主和科学,积极引进和传播西方的思想文化,牛顿、培根、卢梭等西方科学家、思想家的影响在扩大。(4分)
信息四:马克思、列宁和李大钊榜上有名。
说明:十月和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和列宁得到了当时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的崇拜,李大钊因宣传马克思主义知名度提升。(4分)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湖南省》出版于20世纪20年代,作为省宪运动中联邦法律的典范,是近代湖南民主化实践,追求宪政的显著成就。
第5条:人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无男女、种族、宗教、阶级之区别。
第39条规定:有谋叛、贿赂及其他重大犯罪行为时,得以议员总额四分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二以上之,可决之。被时,须即退职,退职后,由检察厅提起公诉。
第43条规定:对各选举区撤消其不信任的省议员资格有二种方法。一、由原选举区公民百分之一以上连署提议,经该区公民总投票过半数可决者;二、由原选举区内之县议会、市议会、乡议会议员总额过半数连署提议,经该区公民总投票过半数可决者。
第47条规定:由省议会选出四人,交由全省公民总投票决选,以得票最多数者为当选。
第55条规定:统率全省,管理全省军政。并规定省得设一万人以内之常备。
第56条规定:发布命令和其它政务文书也须经省务院全体副署才能发生效力;
第90条规定:省设高等审判厅为一省之最高审判机关,对于本省之民事、刑事、行政及其他一切诉讼之判决为最终之判决。
(1)根据材料,概括《湖南省》的特点。(9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湖南省》颁布的因素。(6分)
【知识点】近代中国民主改革
【试题解析】(1)依据材料,从《》中有关公民的权利、政治构架(三权分立)、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投票)、行政长官产生及其权限、自治权限(高度自治)等条款内容,加以提炼概括即可。
(2)依据材料,结合20世纪20年代中国国内的政治(军阀混战、北洋统治)、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宪政思潮、联省自治的流行)状况以及宪政追求者的努力等进行全面分析概括即可。_
【答案】(1)特点:①高度重视人民权利;②以三权分立作为政治框架;③赋予省高度的自治权;④广泛运用公民投票制;⑤注重对权力的制约。(每点3分,答出3点_即可)
(2)因_素:①军阀混战;②北洋统治;③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④宪政思潮;⑤联省自治的流行;⑥立法者的努力。(每个角度2分,答出3点即可,必须从政治、经济、思想或个人等不同角度回答,仅答出一个角度的得2分)
46.(15分)【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真正……人人生而平等。我梦想有一天,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判他们的国度里生活,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够与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
——(美)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材料二 我们在1960年诉诸武装斗争,建立战斗组织——“民族之矛”,纯属自卫行动。过去那些要求我们进行武装斗争的因素在今天依然存在,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希望尽快出现利于谈判解决问题的氛围,这样就可以刀入库了。……我为反对白人统治而斗争,也为反对黑人统治而斗争。我珍视有一个民主和自由社会的理想,在这个社会里,人人和睦相处,机会均等。我为这个理想而活着,也准备为这个理想而死。 ——(南非)曼德拉的出狱演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马丁•路德•金与曼德拉领导民权运动时在目标、方式方面的主要不同点。(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位民权运动领袖坚持反对种族歧视、争取民主权利的共同原因。(5分)
【知识点】人民群众要求民主的斗争
【试题解析】(1)总结材料一可概括马丁·路德·金的目标是实行黑人与白人同等的民主权利,方式是和平演说;从材料二可以“为反对白人统治而斗争,也为反对黑人统治而斗争”可总结出曼德拉的目标是推翻白人统治,从“我珍视有一个民主和自由社会的理想,在这个社会里,人人和睦相处,机会均等”可总结曼德拉的目标是种族和解,建立共治,从“过去那些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武装斗争的种种因素在今天依然存在…我们希望尽快出现利于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可总结曼德拉的斗争方式是有武装斗争和和平谈判。_
(2)可从个人因素来总结是爱国热情、追求民主和自由,种族歧视的受害者,从世界局势看是世界民族主义潮流的影响。
【答案】(1)目标:前者是坚持在原的统治下,争取实现黑人与白人同等的民主权利;后者是要求推翻南非白人,建立一个黑人与白人共治的新,实现种族和解。(5分)方式:前者是通过和平演说等方式;后者有从武装斗争到和平方式的转变。(4分)
(2)原因:对民主和自由的不懈追求;爱国心的驱使;领袖个人经历和特殊环境;世界民族主义潮流的推动等。(回答其中1点可得2分,共6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战时期的重大军事行动的代号统计表(部分)
代号名称 | 时间 | 内容 |
白色方案 | 1939年 | 德国进攻波兰的行动 |
海狮计划 | 1940年 | 德国在英国实施登陆的计划 |
① | 1940年 | 英军从敦刻尔克的撤退行动 |
巴巴罗萨计划 | ② | 德国进攻苏联的计划 |
丘必特计划 | 1941年 | 盟军在挪威北部的作战计划 |
③ | 1942年 | 德军第6集团军从斯大林格勒突围行动 |
北极光计划 | 1942年 | 德军进攻列宁格勒计划 |
食人者计划 | 1943年 | 同盟国制定的攻占缅甸的作战计划 |
鲜花行动 | 1944年 | 同盟国在法国登陆行动 |
霸王行动 | 1944年 | ④ |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巴巴罗萨计划”的结果及造成该结果的原因。(7分)
【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试题解析】(1)依据表格提供的相关事件的已知信息(代号名称、时间、内容中的两项)结合所学知识便可推断出未知的①、②、③、④相关信息。_
(2)第一小问结果,首先由表格提供的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出相关的历史事件(德军进攻苏联),进而得出该历史事件的结果(失败),第二小问原因,可从事件的当事双方(德、苏)入手,从主、客观的角度分析归纳即可。
【答案】(1)①发电机计划;②1941年;③霹雳行动;④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的作战行动。(8分)
(2)结果:失败。(1分)
原因:①低估苏联的潜力;②后勤计划的缺陷;③恶劣的气候;④苏联的英勇抵抗。(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若考生答出成功,则该问不得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述】
材料一 乔治·华盛顿1732年生于美国弗吉尼亚的威克弗尔德庄园。首先,他在美国战争中是一位成功的军事领袖。其次,华盛顿是立宪会议。再次,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位总统。乔治·华盛顿在本国中的位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民怎样认识他给美国所带来的历史意义。华盛顿比亚历山大大帝和拿破仑这样的人物排得高些,因为他的功劳比起他们的来说是更加不可磨灭的。 ——《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材料二 列宁说:“无可争辩的历史经验证明,在运动史上,个人成为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是屡见不鲜的事。个人与资产阶级民主制,毫无疑义是彼此相容的。”
(1)结合材料归纳华盛顿的主要功绩。(6分)
(2)拿破仑是材料二中列宁所说的典型代表。作为法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他是怎样建立个人的?他采取的哪些措施和活动体现了个人与资产阶级民主制的相容性?(9分)
【知识点】欧美资产阶级时代的杰出人物
【试题解析】(1)依据材料一,由华盛顿“在美国战争中是_一位成功的军事领袖”可归纳出:他领导美国人民取得战争的胜利;由华盛顿是“立宪会议”可归纳出:主持制定1787年;由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位总统”可归纳出:他总统任期内促进美国各项事业发展。_
(2)第一小问建立,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答出拿破仑夺取政权、称帝的事件即可,第二小问措施,依据材料二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可分别从拿破仑对内、对外的角度入手,从军事、政治、经济、法制、文化教育等方面归纳出拿破仑如何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答案】(1)功绩:领导美国人民取得战争的胜利,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主持制定1787年,建立了联邦制民主共和国;总统任期内促进美国各项事业发展。(6分)
(2)建立:雾月政变夺权;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3分)
措施:拿破仑实行军事统治,同时,对内采取了政治、经济、法制和文化教育等一系列措施巩固了成果,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_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对外战争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法国大的成果。(6分)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