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环境规划与管理 试卷 (课程代码 6610) 一、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环境管理 2.工业企业环境管理 3.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管理 4.环境承载力 5.环境规划方案决策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6.环境问题从性质上分有:环境污染问题、 、生态破坏问题和固体废弃物问题等。 7.环境管理的主体和对象是由行为、市场行为、 所构成的整体或系统。 。 8.环境管理的内容从环境目标的角度可以分为环境质量的环境管理和 和 9.污染物总量指标管理指对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进行控制,具体做法首先是推行 排污许可证制度。 10.清洁生产包括清洁的产品、 和清洁的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11.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评价应由三个既、又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即生命周期清单分 析、 和生命周期改善分析。 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的科学决策活动。 12.环境规划实质是一种克服人类 13.从环境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联系角度,可以将环境承载力 指标分为:资源供给指标、 和污染容纳指标三部分。 。 14.环境规划目标的类型按规划内容分环境质量目标和 15.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是根据一定地域的环境特点和容量来确定,其中又有容量总量控 制和 两种。 16.城市综合环境区划主要以城市中 以及对环境的要求为分类准则。 17.大气污染预测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大气污染源的源强预测;二是 。 所作出的统筹安排和设计。 18.水环境规划是对某一时期内的 19.水环境容量按水环境目标分类可分为: 和管理(或规划)环境容量。 20.根据解决水污染问题的途径,可将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划分为两大类,即 和 规划方案的模拟优先问题。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O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21. 环境管理学是研究环境管理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它研究寻求的是正确处理——对立统一 的关系的理论和方法,以便为环境管理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 【 】 A.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 B.人的全面发展与环境发展 C.自然生态规律与社会经济规律 D.环境规律与社会经济规律 22.环境质量管理是指为了保证 所必须的环境质量而进行的各项管理工作。 【 】 A.社会发展 B.人类生存和健康 C.经济发展 D.环境发展第 1 页 共 8 页 23.我国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城市环境管理逐渐由单纯环境污染控制转向 【 】 A.城市生态环境管理 B.城市全面环境管理 C.全过程环境污染控制 D.全面环境污染控制 24.在实际环境管理工作中,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包括排污申报、 、颁发排放许 可证和临时排放许可证等内容。 【 】 A.排污审批 B.总量分配 C.排污分配 D.总量审核 25.环境审计按照层次划分可分为:以审查执法情况为目的的环境审计;以废弃物减量为目 的的环境审计 【 】 A.以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为目的的环境审计 B.以废弃物资源化为目的的环境审计 C.以清洁生产为目的的环境审计 D.以污染预防为目的的环境审计 26. 噪声功能区划中, 特殊住宅区, 如医院、 疗养院等地区要求的等效声级(Lep) 【 】 A.昼间低于 45dB,夜间低于 35dB B.昼间低于 50dB,夜间低于 40dB C.昼间低于 65dB,夜间低于 55dB D.昼间低于 70dB,夜间低于 55dB 27.下列指标那项属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指标的 【 】 A.人工草场面积 B.城市人口 C.酸雨频度 D.汽车尾气达标率 28.水环境规划是协调 之间关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 】 A.区域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保护 B.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保护 C.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保护 D.水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保护 29.总量控制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容量总量控制、 和行业总量控制。 【 】 A.企业总量控制 B.排放口总量控制 C.区域总量控制 D.目标总量控制 30.根据水环境规划研究的对象,可将水环境规划分为两大类型,即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和 【 】 A.水质控制规划 B.水资源系统规划 C.水环境承载力规划 D.水环境治理规划 四、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在我国,环境管理的现行经济手段主要包括 【 】 A.使用者收费 B.排污交易制度 C.排污收费制度 D.减免税制度 E.贷款优惠 32.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 【 】 A.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原则 B.遵循经济规律,符合国民经济计划总要求的原则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D.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 E.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 33.环境预测按预测的目的可分为 【 】第 2 页 共 8 页 A.目标导向型 B.警告性预测 C.指标导向型预测 D.环境制约型预测 E.规划协调型预测 34.环境规划实施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 】 A.环境规划纳入总体规划 B.编制年度环境保护计划 C.全面落实环境保护资金 D.优化的环境规划 E.实行环境保护目标管理 35.水污染控制系统的最优化问题可分为 【 】 A.区域最优化处理 B.城市最优化处理 C.排污口最优化处理 D.控制设施最优化处理 E.最优化均匀处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36.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及其各自定义是什么? 37.流域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8.环境规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39.环境功能区划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40.环境效益评价的货币化技术方法有那些?(要求至少回答 3 种评价方法及其基本思想)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4l 小题 10 分,第 42 小题 15 分,共 25 分) 41.某市一项环保工程的总投资 1000 万元,有效运行期 5 年,年运行经常性费用包括管理 、养护、维修、局部检修和动力消耗等见下表;工程建设后使该地区每年减少污染和生态 破坏的损失亦列于下表。考虑 5 年内年利率(贴现率)的变化,按利率 8%情况计算,并 对该工程进行费用——效益分析。 年份 年运行费 Ct(万元)400 年减少损失费 Bt(万元) 1998 350 250 1999 350 350 2000 300 400 2001 300 450 500 2002 42.设某河段上有三个污染源向河水中排放苯污染物,污染源上游河水中苯的浓度为 O.2mg/L,三个排放源每天排放苯量分别为 1000,1000 和 1600kg,测得河流流量为 3 500 000m /d(见下图)。 第 3 页 共 8 页 假定苯的水环境标准为 1mg/L,已知苯在河水中的降解速度常数为 k=0.03kim 。 即,若污染源 1 排放后下游断面的苯浓度为 -1 ρ B1 , 则 下 游 任 一 距 离 L 处 的 浓 度 ρ BL = ρ B1λ? KL 。从污水中去除苯的费用为$50x/lOOOm3,x 为去除百分比。欲使整个河段苯的浓虞军超标, 用线性规划方法确定苯的最优处理方案。 要求写出建立 LP 模型的详细过程,化为标准型。
山西师范大学期末考试试题( 山西师范大学期末考试试题(卷)姓名:_____________ 2007 2007—2008 学年第一学期院系: 专业: 考试科目: 院系:城环学院 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考试科目:环境规划学 试卷号: 试卷号: A卷 题 号(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分 数线 密 封 评卷人 复查人 学号:___________ 试 题 试 一. 名词解释(每个 2 分,共计 20 分) 1.环境规划 2. “三同时” 制度 3.环境承载力 4.固体废物 5.环境预测 6. 基本农田 7.大气环境规划 8.水环境容量 9.固体废物处理 10.水环境规划 末 考 二. 填空(每空 1 分,共计 20 分)密 封 线 以 内 不 准 作 任 何 标 记 期 专业:_______________ 学 1. 在 我 国 , 环 境 管 理 按管 理 范 围 可 以 划 分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三类。 2.按环境与经济的辨证关系把环境规划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3.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人地系统遵循熵方程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 人地系统为协调共生型,__________为人地冲突型,_________为警戒协调 型。 4.能流过程分析的 4 个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终端 用能过程。 5.目前,用于环境规划中的数学规划决策分析方法主要有_________,非线性 规划和_________。 6.目前,固体废物处置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大类。 7.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遵循的原则为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2007——2008 学 年 第 一 学 期 大 三 选择题(5*2 分,共计 10 分) 1.()的环境规划是在保护人体健康的前提下,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的指引 下进行。 A 美国 B 日本 C 俄罗斯 D 英国 2.下面不属于环境评价方法的是() 。 A 列表清单法 B 矩阵法 C 特尔菲法 D 头脑风暴法 3.耗氧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1) 、有毒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2) 、重金属的 水环境容量(3)的大小排序为() 。 A(1)>(2)>(3) B (3)>(2)>(1) C(2)>(3)>(1) 4.下面属于固体废物处理中物理处理的方法有() 。 A 压实 B 氧化法 C 焚烧法 D 沥青固化 5.环境规划是()的重要组成部分,起补充作用。 A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B 经济区划 C 国土规划 D 城市总体规划第 1 页 共 4 页 封 密 线 院系:_____________ 山 西 师 范 四.简答题(每题 6 分,共计 36 分) 1. 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关系. 2. 高斯扩散模式的四点假设. 3. 环境承载力的定量描述. 4. 污染物总量负荷分配的原则. 5. 层次分析法解决问题的步骤. 6.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 五.论述题(14 分) 水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第 2 页 共 4 页 山西师范大学期末及评分标准 2007— 2007—2008 学年第一学期院系: 专业: 考试科目: 院系:城环学院 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 考试科目:环境规划学 试卷号: 试卷号: A 卷 (卷) 一名词解释(每个 2 分,共计 20 分) 1. 环境规划:为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 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 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安排. “三同时”制度: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区域性开发建设项目的 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制度. 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能力的阈值. 固体废物:是指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 废弃物质. 环境预测:在环境现状调查评价和科学实验基础上,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对 环境发展趋势作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 基本农田:满足整个国民经济和本地区规划期内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需求而必 须保护的农田. 大气环境规划:为了平衡和协调某一区域的大气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以 期达到大气环境系统功能的最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大气环境系统组成部分的 功能. 水环境容量:某水体在特定的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的量. 固体废物处理: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不同的方法,使固体废物转化成为适于运 输,储存,资源化利用,以及最终处置的一种过程. 水环境规划: 对某一时期内的水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所作出的统筹安排和设封 密 密 封 线 以 内 不 准 作 任 何 标 记 线 密 封 线 试 试 题 2 3 4 5 6 7 2007——2008 学 年 第 一 学 期 期 末 考 8 9 大 10 计. 评分标准:1.能够完整或较完整表述答案者,得 2 分. 2.用词不准确,但含义能完整者, 得 1 分 3.所表述的内容与名词或定义的含义相悖者,得 0 分 学 二.填空(每空 1 分,共计 20 分) 1.资源环境管理,区域环境管理,专业环境管理 2.经济制约型,协调型,环境制约型 3.ds=dsi+dse ,ds<0,ds>0,ds=0 4.能流输入过程,能流集中转化过程,能流分配 过程 5.线形规划,动态规划 6.陆地处置,海洋处置 7.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评分标准:1.填空顺序可以互换或倒置.2.错一个空扣 1 分 山 西 师 范 三选择题(5*2 分,共计 10 分) 1B 2.D 3.A 4.A 5.A 四简答题(每题 6 分,共计 36 分)第 3 页 共 4 页 1.(1)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方法(2)环境规划是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 据(3)在现代环境管理中,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首要职能(4)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具有目标一 致性 2.(1)浓度分布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符合正态分布(2)在全部空间中风速是均匀的,稳定的(3) 污染源为连续的均匀排放(4)在扩散过程中,污染物是符合质量守衡定律的 3.EBC=F(T,S,B)EBC 环境承载力 T 时间 S 空间 B 人类经济行为的规模与方向 4.(1)等比例分配原则(2)费用最小分配原则(3)按贡献率削减排放量的分配原则 5.(1)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2)建立判断矩阵(3)单要素下的权重排序(4)全要素下的综合权 重排序 6.(1)占用土地(2)污染土壤(3)污染水体(4)污染大气(5)影响环境卫生和危害人体健康 评分标准:1.能够完整或较完整表述答案者,得 6 分 2.每缺少一个答题要点,扣 1 分 五.论述题(14 分) 1.答案要点:1.减少污染物排放负荷及技术(1)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2)调整产业结 构(3)推行清洁生产工艺(4)实施总量控制 2.提高或充分利用水体自净能力(1)人工复氧(2)污 水调节(3)河流流量 3.水环境污染控制规划模型的选择. 评分标准:1.能够完整或较完整表述答案者,得 10-14 分 2.缺少要点者,得分 6-10 分 3.没有要点者, 得分 0 分. 第 4 页 共 4 页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