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小学试卷命题要求
2025-09-26 23:51:00 责编:小OO
文档
小学试卷命题要求

 

一、命题课程和题型要求

(1)命题年级:一至六年级

(2)命题时段:每个单元及期中、期末(见“试卷征集安排表”)

(3)题型要求。语文:按识字写字、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写话习作四个板块进行,主观题和客观题互相搭配,可以是按要求填写、填空、选择、判断、简答、写话、习作等。

数学:填空、选择、计算、操作实践、解决问题。

二、命题原则和要求

(一)语 文 学 科

1、命题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导向,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依托,立足校情,面向全体学生,力求体现“大语文观”的教学理念,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实现语文课程学习目标达成与学生个性张扬的和谐统一。

2、命题原则

(1)基础性原则。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语文命题应从四个方面体现其基础性,即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基本态度。命题时要着眼基本要求,如字、词、句的积累与运用,段、篇的感悟与内化等。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命题做到简而不略,实中有活,避免机械训练,不出难题、偏题、怪题,赋予基础知识的考查以鲜活的人文情感。

(2)全面性原则。命题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力求体现五个方面的内容和三个维度的交融。不仅要注意学生的语文积累,也要注意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新知识的能力,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应有机地渗透在具体的内容中。

(3)趣味性原则。试卷要在内容和形式上体现趣味性,使之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卷面要活泼,命题语言要富有童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之中进入考试。

(4)创造性原则。题目力求富有新意,有利于思维的发散性、流畅性和灵活性。要摈弃过去那种陈旧的、呆板的、的、沉闷的内容。试卷内容和形式既要富有创造性,又能诱发学生创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写出有创意的答案。

(5)发展性原则。命题应着眼学生的发展,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设计出能满足各种层次学生学习发展需要的题目,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亮点,在与题目的对话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3、基本要求

(1)重视积累。语文质量检测应重视考查学生的语言积累情况,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语言积累,养成自觉积累的习惯。一要考查学生语言材料的积累情况,包括字、词(尤其是成语)、句(尤其是名言、谚语、歇后语等)、优美的段落、篇章(尤其是古诗词、古文)。二是考查学生运用语言方法的积累情况,包括识字写字的方法,阅读、口语交际以及习作的方法等。

(2)加强整合。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语文命题要加强听、说、读、写等能力之间的整合,力求全面、综合地测查学生的语文能力。

(3)贴近生活。语文源于生活,又广泛用于生活。因此,语文检测的命题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包括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通过考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4)面向全体。命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生,努力拓宽试题思维的空间,题目要做到易而不俗活而不难。

(二)数学学科

1、命题指导思想

以现行小学数学课本所涉及的内容为考试范围,努力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突出数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为广大数学教师的教学和教学改革起导向作用,有利于深化小学数学课程的改革,有利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                     

2、命题原则

(1)全面性原则。考查内容要体现全面性,既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情况,又要考查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水平,同时还要考查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情况。

(2)科学性原则。无科学性错误,语言准确、简练,答案无歧义。

3、命题注意事项

(1)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突出数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①加强对数学应用意识的考查。如提出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想到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② 加强对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查,可以让学生量一量、画一画等。 

③加强对估算意识、统计意识的考查,并对统计表或图进行制作和分析等。

(2)重视对知识技能形成过程的考查,加强知识获取过程的教学

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要揭示和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后者对发展能力更为重要。因此,可设计一些反映知识形成过程的试题,使那些只重结论不重过程的教学和注重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在测试结果上有明显的区别,以引导教师和学生加强对学习过程的关注。

(3)试题应体现开放性 

试题的题型要避免程式化,应适当编制部分开放型题,来测评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并以此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之中的探究与创新之风。

三、命题书写格式

试题一律按8K纸规格4号字输入,每栏标页码,标题格式为:201×——201×学年  学期×年级语文/数学第×单元/期中(期末)试卷。

四、上报要求

1、按现行教材命题,试卷梯度按8:1:1原则分配。试卷总分为100分,每部分分值都要标明。

2、参加命题教师每人建立一个文档,名称为:××小学×××(姓名)×年级××科试卷;各校教导负责分学科收集并分别建立一个文件夹,命名为:××小学××科试卷(试卷中不体现校名、姓名)。

3、试卷(含答案----答案要另制一页并附在本份试卷后面)于9月28日前按学校打包(邮件主题命名为:××小学××科试卷)发送至:*****************(数学)、***************(语文)。各位安排命题的教师务必按指定内容,通读教材,完成试卷。中心小学将择优选送区教育局、进修学校。

            

     

  秀屿区平海中心小学

2010.9.21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