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我的针灸跟师心得体会(很难得)
2025-09-26 23:35:31 责编:小OO
文档
我的针灸跟师心得体会(很难得)

艾御享堂

篇一:跟师学针灸 初识针灸

众所周知,中医是我国的国宝、国粹,几千年来为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及民族繁衍起到了重大作用。针灸学更是我国的文化魁宝,它是一门博大精深、体系完备、内容丰富的学问,数千年来它以其独特的特点在我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臵。针灸疗法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显著、应用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它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也受到世界各国人们越来越多的喜爱,很多人希望了解它学习它,但是也许由于它的博大精深,很多人觉得无从学起,不知从哪入手。 我作为一名护理人员,跟随朱宝医师从事了几年中医中药和针灸的临床诊治工作,耳濡目染中医中药的神奇疗效,正如《黄帝内经》中记载“一针甫下,沉苛立起”,不由地深深迷恋上了这门古老的医术。在几年的实践中,我院三名护理人员通过自己的学习和临床医师的指导,初步掌握了针灸、拔罐、蜡疗、熏蒸、按摩等几项中医适宜技术,并在临床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在根据我们的学习经验谈一下几点针灸疗法的体会。

一、遵从中医整体观念,强化针灸疗效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在临床针灸治疗中,整体观念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在要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因素,还要注意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区方域对患者的影响。平衡针灸创始人——北京军区总医院平衡针灸专家王文远教授认为:人体本身就是一个自我平衡系统,具有自身的调节修复功能。因此,在针灸的过程中要使患者去舒适的体位,积极与患者沟通,使患者充分了解针灸疗法和疗效,解除患者心理上的顾忌和怕痛的心理,积极配合医生,以期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与平衡取得更好的疗效。此外,还要注意患者的状态和体质,饥饿患者不宜针刺,若需针刺,应取穴少,轻刺为宜;过饱者不宜针刺,若需针刺,上腹部不宜深刺、直刺;出大汗、大出血及年老体弱者,针刺手法宜轻;剧烈运动后不宜马上扎针。再次,人体在不同的季节影响下,也以不同的生理功能来适应。如春夏阳气升发在外,气血容易浮于体表,故皮肤松驰,腠理开泄,人体就以出汗散热来调节。秋冬阳气收敛内藏,气血闭于内,故皮肤致密,出汗减少,体内必须排出的水液就从小便排出。因此在春夏季节针灸后的患者皮肤松驰,腠理开泄,易至风邪入侵,务必叮嘱患者不要急于洗澡和吹风,以免加重病情。

二、掌握配穴原则,灵活取穴

1.先后次序的灵活应用   由于人体每一个穴位的主治功用不同,因此取穴时有主穴和配穴之分。在我院朱宝医师的指导下,我们掌握了针灸学的普遍应用的“八要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坐骨刺环跳,腿痛阳陵透。 这八句话,共四十个字。每一句讲了一个穴位,一句五个字,即讲了一穴位,又讲了它治疗的部位。对于初学针灸的我们在配穴方面有很大的启示。朱宝医师还特别强调取穴的先后次序,在临床应用时,应根据病人分清主次,灵活掌握取穴的先后顺序。如发作性痛症,易先刺远隔穴位,运用导气手法,通过经络的远隔诱导作用,使疼痛改善后,在刺痛处穴位,就可避免病变部位因疼痛过敏引起的肌肉紧张,造成进针困难,加重疼痛。又如胃痛时常先刺远端足三里穴,再刺中脘;三叉神经痛先泻合谷,再取头面部穴位。可见,取穴的先后顺序的不同直接影响着临床疗效。

2.循经选穴的原则   临症选穴配伍,朱宝医师倡导按照“循经选穴”的原则,以脏腑经络理论为指导,根据病机和症候,在其所属或相关的经脉上选穴配方。在明确辩证的前提下,直接选取与病情相关经脉上的穴位进行治疗,临床上常取经脉循行远隔部位的经穴作为主穴,这些穴位是经络之

上下、出入的处所,具有远近联系的功能,对本经头面、躯干、脏器等疾病,有直接的治疗作用。前面所提到的“八要穴歌”正是临床循经取穴法的高度概括。在临床应用中以本经取穴和他经取穴多见。如手厥阴经病变出现的心绞痛、心悸取内关,手太阴经病变的咳嗽取尺泽,咯血取孔最等。此外还有中病旁取,远近取穴法等多种取穴法,临床上根据病情酌情应用。

3.疼痛选穴以“以痛为愉”的原则  在循经选穴的基础上,直接选取患部经脉循行所达的穴位,以局部选穴为主。如眼病取晴明,耳疾取听宫,膝痛刺犊鼻等。

4.灵活补泻,辨证施治   在补泻手法的应用上,朱宝医师重视针刺手法,认为恰如其分的运用补泻手法是针灸疗效的关键,认为进针得气后,应根据个体生理、病理状态的不同和气血盛衰辨证施治,采用不同的用针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将补针和泻针分为轻、平、大三类,即轻补、大补、平补、轻泻、大泻、平泻、平补平泻等七法。对不同的病人甚至同一病人,都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病情变化辨证施治。如一例胆绞痛患者的治疗,初期采用大泻法针刺阳陵泉止痛后,改用平泻法刺其他穴位,使经气保持畅通,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我们初步掌握了针灸理疗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在如大海般浩瀚渺茫的中医世界里,这些都只是皮毛,总结出一点体会与心得,与各位同仁共同学习,不足之处,请见谅。

篇二:一个年轻中医学习针灸的体会(—):中医学生如何实习

一个年轻中医学习针灸的体会(—):中医学生如何实习?

这 段日子在申请版助,任堂主和豆爸建议我写点针灸科普的东西,遂才硬着头皮,赶鸭子上架写这个帖子。实话实说,我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医生,没有积累,更缺乏 沉淀,写的真是战战兢兢,诚惶诚恐。但从接触中医至今10年,有些话,有些学习针灸的心得,还是恬着脸,说说,希望对刚刚踏入临床的医学生,尤其是针灸专 业的学生有所帮助。

现而今,针刺很多人都在做。因为针灸很容易上手,知道几个穴位,甚至不知道穴位,哪里疼痛就扎哪里,都有一定疗效的,所以,有乡村的赤脚医生在做针刺,有美容院的阿哥阿姐在做,有出国移民想挣外快的华人在做。这说明一方面针刺有很大的市场,另一方面说明,针刺真的是易学难精。那么作为中医学院的一名学生,苦读数年的莘莘学子,刚刚踏入临床的实习医生,应该如何来学习呢?

1、先要明白,针灸只是中医的一部分。

中医体系庞大,如同一颗千年老树,枝蔓众多,而针灸,仅仅是其中的小小分支。所以,要想再针灸上面有所建树,光在这个小分支上

修修剪剪,装饰装饰,搞些表面文章是不行的,唯有在肥沃的土壤上把根扎深,才能日久弥香,长出属于自己的花朵。肥沃的土壤就是中医理论。就是阴阳五行。从此入手,学中医,学针灸,方是正道。

本 针灸专业奉之如珍宝的是《灵枢》(最好是看马莳的版本《灵枢注证发微》)是一定要熟读,经典条文要背诵;《针灸大成》中很多经典条文也要熟悉,后面的一些 歌赋也是必背,如《玉龙赋》《标幽赋》等;如果有机缘的话,能够遇到真正懂子午流注的老师,一定要好好珍惜,认真学习。这个要是能有点感悟体会,《易经》 是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这个也是我实习最大的遗憾,没有珍惜机会)。在学校把基础打扎实,临床跟师,才能有所感悟,当老师随手起沉疴,我们认真总结,提问,老师的只字片语会定让我们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否则,师徒无法共鸣,平白浪费时间,难道还指望天天忙于临床的老师回头来给我们讲最最基础的?

2、 针刺手法的练习。一个虎背熊腰的北方大汉和一个小巧秀气的江南女子,谁的针刺手法好?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由此可见,针刺手法不是比力气,而是讲究巧劲。针 刺手法的重要性到底有多大。这个话题值得进一步讨论。也许时下,很多针灸医生不信这个,扎上针后多是直接电针接上了事,我这么说并非是否定电针的治疗效 果,说实话,有的时候我自己在是否应该用电针这个问题上也很犹豫。一方面,临床上我在治疗很多颈肩腰腿痛的患者时候喜欢用电针的,并且觉得用电针比不用电 针效果好很多(没有严格的统计过,仅仅是凭一些病人治疗效果的反馈)。但另一方面,我又是非常相信手法。因为读书的时候,亲眼见到1个病人,都是老师的 VIP病人,一侧肢体的酸痛10多年,大关节处尤为明显,RF及HLA-B27,骶髂关节CT这些基本上无异常,基本排除了免疫系统相关疾病。多方治疗 (针刺也试过很多医生)效果不明显,老师针刺治疗上的核心一是缪刺;二是在手法上采用合谷刺,患者治疗1次后,疼痛明显减轻。当时这个病例给我的震撼太 大。所以,如果有机会接触信奉针刺手法的老师,那么恭喜,请务必静下心,抓住机会,先模仿、学习。

3、不要过于偏执的学习针灸而忽视了中药、方剂。

临 床上很多针灸大夫基本上只扎针不开中药,因为长时间不开中药,方剂背不出几首,《内经》《伤寒》《金匮》基本上没有研究,《温病》更不用说,这样其实是买 椟还珠。真正合格的针灸大夫,不仅仅要擅长针灸,开汤药的思路应该要更具有特色。因为本身就是搞针灸的,对于经络辨证会更有体会,毕竟背了那么多年的“是 动所生病是主所生病”,故在治疗一些内科疾病中,你的思路定当更加开阔。所以年轻的时候还是要背点东西的。《药性赋》《长沙方歌括》《汤头歌诀》 是基本功,《内经》《伤寒》《金匮》更是基础的基础,当然,能有一个好的老师领着入门是非常幸运的事情。

4、针灸针灸,要清楚,是针刺和艾灸。

时下,多是注重针刺,灸法开展唯有江西的陈日新独树一帜,在往前推,安徽的灸法也风光过一段时候,可如今人气逐渐流失。如对灸法感兴趣的看家,推荐2本书,值得一读。江西陈日新教授的《热敏灸》和安徽周楣声先生的《灸绳》。中医的生命力是在临床的。

曾 经治疗过一个病人,朋友的朋友,每每发脾气后就容易干咳数日,胸部CT、MRI,痰涂片等检查都做过,无异常,学中医的都清楚,此是肝气犯肺,用药或用针 皆可。简单的背腧按压,肝胆腧压痛尤为明显,针刺后,当夜咳嗽明显减轻。再举个例子,有次坐火车回家。途中遇到一个腹痛的病人。患者青年女性,既往有慢性 胃炎的病史,此次疼痛部位是剑突下,触诊,腹肌非常紧张,墨菲征及麦氏点无压痛,当时身上没有带针,患者双侧梁丘(是胃经的郗穴,“郗”是孔隙之意,病症 的反应点,临床多可用来治疗急症)较足三里压痛更为明显,但患者穿牛窄裤,梁丘不太好按压,只能用手按压足三里,大约1分钟,患者疼痛明显缓解,嘱咐其下 车后去正规医院行胃镜明确下诊断,建议其当地找中医治疗。再有急性腰扭伤,落枕等服用复方氯唑沙宗等不能缓解,针刺后多数症状能很大缓解(此时治疗尤其重 视经络辨证,定好病变经络,循经远处取穴,疗效颇佳),这样的例子针灸科能时时见到,不足为奇。所以,当我们能有幸跟位好的中医,亲眼见到仅仅凭中药、针 灸,解决了些西医诊断治疗较为头痛的病例,我们就会有自信,才会由衷的喜欢上中医,就会自发的去专研中医。老师只是将我们引进门,指明方向,以后的路还长 着呢,必须得靠自己走。如今医患关系紧张,但我相信,随着全民素质的提高,而今的囧境会慢慢好起来的。医生,本就需要能静下心去专研的。 其实中医也好,西医也罢,好医生的标准,无外乎业务和医德。作为一名中医不去夸大中医疗效,但也不要在西医面前妄自菲薄,坚持下来,相信未来无论是名(在 病人中的口碑),还是利(说白了就是钱),肯定会双收的。当然,初期还是要收敛性子,冷板凳做几年。毕竟,荣耀的背后必然刻着一道孤独。

一个年轻中医学习针灸的体会(二):如何跟导师门诊

仅以此文怀恋对给我很大帮助的老师们。

每 个主任医生都是从实习医师开始的。学习道路上,能遇到和自己对味的老师是非常幸运的。现在,自己看门诊病人,很多时候都是这样来辨证思考的:以前跟老师时 看过一个什么什么病例,现在这个有点类似,辨证如何抓,那个方子能不能套用?呵呵。基本上是照葫芦画瓢。跟导师门诊的那些日子教会我太多太多。每次导师的 门诊都要从上午8点看到1点,至少50个病人。病种广,内科杂病。师妹做在电脑前录药,我来维持就诊次序。站在老师身后,捧个小本,整理记录病案。一个病 人就诊结束,另一个病人即将坐下,趁着这个功夫,赶快就刚刚这个病例中自己的疑问提出,门诊病人虽多,但导师总是会不急不躁的点拨我几句。有时候会恍然大 悟,有时候不知所然。不管怎样,先记下来,等下门诊后,另外再找时间请教老师。这样的跟师,提高会非常快。很多人抱怨,跟导师门诊,三年下来,就知道几个成方,可是等到自己在临床用时远远达不到导师那样的疗效。我觉得,这个是学习方法的问题。结合自己的经历,总结如下。

1、导师的文章,一定要熟悉。就文章中具体的治疗方法,处方用药,以及自己的疑惑,在门诊时有针对性的提出。

2、还在学校读理论课时候就要先向师兄师姐打听下,导师门诊病种,导师的习惯用药用方。如果导师是喜欢经方,伤寒赶紧的,拿出来背背,免得下了临床,时间不够用。

3、导师门诊的典型病例,自己要好好揣摩。辨证上有不明白的,下了门诊后,再找时间请教老师或是师兄师姐。

4、 中医的疗效在辨证,所以跟师时,看见典型病例,一定要搞清楚老师从哪一方面入手治疗的。凭借患者哪一个症状辨证的,又或是舍证从舌脉来治疗的。譬如,一个 患者辨证为阳虚血瘀,老师为什么这个时候要先以活血为主;或是为什么要先温阳;或是温阳的时候为什么在用药上各有不同。因为不同的导师性格不一,自己找到 合适的提问方式。(这段写的很纠结,有点不通)

5、最后要强调,平时在病房的实习不要忽视。西医的基本功要趁此机会打扎实点。所以我导师门诊我一 周只跟一次,觉得每次50个病例中自己有感悟每次2-3个,这样积累下来,分量很重的。其他时间一方面可以自己就着典型病例查点资料,再找老师提问。另一 方面要泡在病房。中医院的病房而今确实很西化,但肯定能遇见踏踏实实用中医的带教老师。自己留心观察,用心记录,很多经验都是一点一点积累的。

个年轻中医学习针灸的体会(三):怀恋针灸科的带教老师

这个周末上门诊,下午休息,刚刚整理东西,发现实习时的小本本,是在针灸科时用废弃的病历自个整出来的。上面记录的都是实习时候我带教老师的经验。

名字不说了。是个女医生,属于踏踏实实专研业务的,中西医并重的,带教很有一套。跟着老师6个多月,像这样小本本记满了好几本。记不清第一次见老师的场景了,只记得去针灸科报道后,老师你给我讲的第一堂课就是病理征的意义,很好很强大,深深被折服。

笔记如下。(当时的记录,从自己的QQ空间里面拷贝过来。)

收 个中风后遗症的病人。老师说,她很强调神经内科查体的规范问题,并且提问:你们知道脑膜刺激征么?除了书上讲的,还有人知道其他的查体么?查脑膜刺激征, 骨盆的挤压分离试验如果出现了患者屈膝屈髋,这也是个阳性体征,临床许多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可以见到阳性体征。另外大家都知道巴斌斯基征怎么做,但怎么 样才能算阳性呢?为什么要从足底外侧开始划,划到第二趾为止,不能超过第二趾?如果检查者迅速的划过去了,患者出现了拇趾背曲,其他四指扇形展开,这样还 算是阳性么?

老师查体提问,循循善诱,侃侃而谈。说到她进修时候跟的老师是搞病理征+神经电生理研究的,结合她自己最近步态分析的学习 体会说,人之所以区别与动物,1是食用熟食,2是直立行走,正常人走路是先跟腱收缩足跟离地,然后再足跟着地,再观察细致点是脚板外侧缘先着地,但力的作 用都是相互的,人踩下去了,由于地球对人的反作用力,要求我们自然要五个指头屈曲来抓地,所以正常人做巴斌斯基征的时候阴性都是五指头一起屈曲,即跖屈。 而动物是四肢着地,行走的时候要求大脚趾要翘起来四指展开可以更为牢固的抓住地,人类的近亲猴子就是这样子的,而1y以内的小宝宝由于大脑发育的不完全, 上运动神经元不能抑制下运动神经元,巴斌斯基征也是阳性,而我们做巴斌斯基征的时候从脚底外侧缘划至大脚趾,整个时间一定要大于0.3s,只有这样做出来 阳性才是真正的阳性。另外巴斌斯基等位征中以pussep征阳性率最高,巴斌斯基最有意义。即从后向前划足外侧缘的赤白肉际。

我自己很 笨,只能努力,泡病房是笨鸟先飞的方法。记性不好,多记弥补,做个跟屁虫紧紧跟着老师。跟老师去会诊,次次大丰收。15楼的老白,脑梗死恢复期病人,读 片;10楼外伤后尿潴留的病人,学到个神经性膀胱;4楼产科产后尿潴留,针灸辨证取穴,痰瘀湿。老师每天都是充满激情的在病房忙碌,我如跟屁虫般的照葫芦 画瓢,亦不由自主的奔波。收病人,查体,跟着老师去会诊。提问,总结,再现炒现卖教给本科生。每天都很充实。老师对我很放手,我收的病人针灸治疗方案的选 择让我自己决定,我开的中药处方也基本上不改,并且就西医的处方用药原则也时不时敲打我,拿我当住院医师用,给偶很多自由挥洒的空间,这种信任让我诚惶诚 恐。

老师对学生很宽容,对病人很和蔼,尊重上级也尊重学生。治学不浮夸,有一说一,讲病例,不单单选成功的,也讲了些许误诊,漏诊的。都 是宝贵的经验啊。所以,每每老师值班,我都要泡在病房粘着,将病例尽快弄完,然后安静而惬意的听着老师的教诲。老师曾经在值班的时候,聊到去年在北京三院 进修的血泪史,给我的触动很大。前后半年的进修生活,刚刚好贯穿了北京奥运会。北京三院大概位置在五环,老师平时住在北医大招待所的地下室,从住的地方去 医院,不堵车,需要1.5h。在北京半年来,老师中午都是呆在医院。老师说,在三院,进修医生根本没有什么地位,奥运期间排班,本院医生挑完了再把进修的 排进去。半年来,值班本来该发的值班费一分也拿不到手,全部给研究生了。本院的医生和实习生都是凭着卡去附近的党校刷卡吃套餐,进修医生一概不给进,

五环附近也没有地方吃饭,而路边摊都是大饼,冷面等典型的北方食物,老师是正宗闽南人,吃不习惯,只能前一天提前买好第二天的中餐。第一天在病房走廊发现 微波炉,用了,可第二天微波炉就不见了。原来北方的医生和护士关系基本上不好,护士发现有医生热饭,随即就将微波炉锁起来,老师中午就吃着冷饭。医生办公 室和值班室是同一间房间,给本院的医生中午休息用的,老师连吃饭的地方都没有,只能在护士站坐下来吃,可没有想到,护士跟医生的关系恶劣到这个地步,一个 17~18的小护士过来,拍拍老师的肩膀,很客气的说,*医生,这里不是吃饭的地方啊。怎么办,只能坐到病房走廊的凳子上。本院的医生带教也只教实习生, 根本不理会她们进修医生,天天都是杂干活,老师说每晚回到地下室,常常反省,我是来干什么的。比老师后来的2个进修医生,因为受不了这种生活早早的就回去 了,而老师为了自己的康复梦想,始终没有放弃。康复科骨科两头跑,并且晚上回到北医,还要去教室听公共课。老师说,我们医院一辈子只有这一次进修学习的机 会,再苦也要坚持下来。老师的学习积极态度,深深影响着我,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努力做一个像老师一样的好医生。毕业前,我最大的梦想是能够给老师当 住院医生,可医院连报名的机会都不给我,科室根本不要人。曾经也想过当基地医生,一边准备考博,一遍轮转,这样就可以间接地做老师下级医生了。恰好,临近 毕业,我现在工作的医院招人,把自己的想法和老师说说,征求意见。老师劝我“先养活自己,再确定目标,有所追求”,“你那里地方不错,先骑着马,再找 马”,遂稀里糊涂的过来。我做老师的下级医生的梦想就这样破碎了。

有点跑题,没有想到回忆起来感慨能有这么多。到现在都坚定的认为,能遇到这么优秀的带教老师,是我这一辈子莫大的荣幸。期望自己未来能有所成就,可以让老师以我为傲。

篇三:跟师心得

跟  师  心  得--妇科闭经医案分析

非常有幸得到了一次参加省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中医全科医师转

岗培训,并来到了湖南省直中医院参加临床实习。本人先后到儿科、心内科、呼吸内科、肾内科、针灸科、妇科、急诊科、内分泌科进行学习。在近10个月的学习当中我感受颇深,受益非浅。

在妇科我从师副主任医师刘春香老师二个月,跟随她到住院部

和专家门诊,颇有心得。在这两个月的时间当中深感刘老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很高,能贯穿中西医理论、结合临床,准确应用检查手段,能很准确的诊断疾病,对症下药,科学用药,想患者所想使患者能用最少的钱治好疾病。深深的体会到刘老师高尚的医德、敬业的精神、专业的技能、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在妇科门诊时,每天门诊量很多,有时可以达到100多人次。每天上午刘老师早早的就到了诊室整理好自己的诊具营造一个良好的就诊环境。并且上班不喝太多的水免得耽误患者就诊的时间。每天下班的时间到了她还是会认真的处理好患者的各种情况才下班,经常会要延迟半个多小时。从这些就可以看出刘老师的高尚的医德医风。

记得是在2014年3月12日快要临近下班了,来了一位患者,

主诉:清宫术后闭经8个月。仔细询问病情,患者自然流产4次并清宫4次,最后一次清宫术后一直没有来月经,同时伴有周期性的腰酸下坠感和小腹胀痛,曾先后在多个地方服用中药,一直无效。伴有大便秘结、舌质黯淡、脉沉涩有力。妇查外阴已婚已产型,阴道畅,内有中量黄色粘稠带下、宫颈未见异常。彩超提示子宫内膜为4mm。刘老师分析了病情:患者多次流产损伤了胞脉及肾精,又加上多次清宫伤及血海,致使气逆阻隔胞脉,而出现了腰酸下坠,小腹胀痛,带下粘稠,脉络不畅之证。考虑治疗采取活血通络、理气调经。

诊断: 闭经

治法: 行气散瘀,活血通经

药方: 理血通经汤加减  10剂

吴茱萸6克  赤芍12克三菱6克莪术6克红花10克

桃仁10克益母草15克 泽兰10克  水蛭3克苏木5克

服药两周后复查白带正常,腹痛下坠感逐渐减轻。考虑到还没有来月经,子宫内膜尚未恢复在原方中去掉了水蛭、加入当归、党参、制首乌、女贞子、枸杞服用10剂后患者电话来报月经来了,告知不可过食寒凉、辛辣食物。患者感谢连连。

由此案可以得出以下心得:一、要熟练掌握综合诊疗技能,并灵活使用于临床。二、四诊应用的重要性,不能单依靠光电、仪器、机械、实验室等手段,望闻问切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三、辩证的重要性,要把综合资料收集,理性分析才能给用药正确的指导。四、用药的遵从古方而又能临床加减,三因治宜,随证加减。

在省直中医院近一年的学习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本人将传承老

师们的高尚医德,科学的精神,耐心细致的态度,在以后的工作中为老百姓的健康更好的保驾护航。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