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
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
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
这里“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下列图片中的历史人物在近代反侵略斗争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其中收复的是( )
3.列强对近代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其中 19 世纪九十年代与 19
世纪四十年代的战争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列强获得了对华资本输出的 B.侵犯到中国渤海地区 C.允
许列强在华设立使馆界 D.割占中国的领土面积扩大
4.在近代中国,有这样一批机器工业:企业实行雇佣制,经费由政
府拨给,产品分配给。下列企业中属于这批工业的有( )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滦州煤矿公司 D.沈阳飞机制造厂
5.19 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加重,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掀起了
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有关这场变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绪帝颁布诏书标志着变革的开始
B.在变革中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所完备的高等学府
C.此次变革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的支持
D.这是一场以光绪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6.在一次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某一时期陈独秀、
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的资料和文章。你认为这一学习活动的主题
应是( )
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
C.“三民主义” D.“民主”和“科学”
7.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不同阶层、不同派别的力量进行了
不同尝试。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蔡元培倡导学术上“兼容并包” ②公车上书 ③兴中会成立 ④北洋
海军的建立
A.②③①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
8.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党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成为近代中国
新思潮的主流始于( )
A.新文化运动前期 B.十月爆发后
C.五四运动后 D.中国党成立后
9.1924 年 5 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
重新做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军。一生一世,都不
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
积极投身的“救国救民的事业”是( )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战争
10.“(中国)不是一个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国家„„在这里,党的任务,基本的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
入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共
产党“走相反的道路”始于( )
A.南昌 B.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C.秋收 D.红四军的建立
11.彭德怀是一名杰出的军事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
新民主主义时期,彭德怀的重大贡献有( )
①建立湘赣根据地 ②领导抗美援朝战争 ③指挥百团大战 ④采
用蘑菇战术粉碎对山东的重点进攻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
12.“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 这一历
史现象发生于哪个地区( )
A.东北 B.华北 C. D.南京
13.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近代爱国学生先后掀起了五四运动和一
二·九运动。这两场运动的共同点不包括...( )
A.参加者都有当时北京的学生 B.运动的发生都与日本有关
系 C.都对当时的形势起推动作用 D.都向国民提出诉求
14.战争决战阶段的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的主力,
其中歼敌数量最多的战役了( )
A.东北全境 B.华北全境
C.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 D.长江以南各省
15.现在电视剧中,经常出现与事实不符的“穿帮”镜头。下列情景
属于“穿帮”的是( )
A.光绪皇帝下诏建立京师大学堂
B.中华临时宣布废止科举考试
C.慈禧太后在拍摄照片
D.1912 年 3 月,南京街头一群年轻人拿着剪刀寻找留长辫的男人 二、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6.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晚清经历了西方列强多次侵略,
面对困境也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最终带着无尽的屈辱退出了历史舞
台。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1)近代史上,攻入清朝首都的列强有哪些?(2 分)
(2)19 世纪中后期,面对当时的困境,清朝统治者进行了哪两次重大
努力?(2 分)
(3)清与列强签订了多个条约,这些条约中,规定的第一笔赔款
的数额是多少?哪项内容最能体现清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
具?(2 分)
(4)为推翻晚清的统治,农民阶级进行了哪次重大的抗争?哪场
于哪年最终推翻了清朝的统治?(3 分)
(5)从上述晚清的历史中,你得到什么感悟?(1 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材料一:在今广州市广园中路 34 号,有一座建于清初的道教神庙。
鸦片战争期间,当地群众在这座古庙前誓师抗英,成为鸦片战争中群
众自发组织的规模最大的抗英斗争,谱写了近代史上光辉的一页。新
中国成立后,为纪念这场抗英斗争,这座道教古庙被开辟为纪念馆。
材料二:1919 年 6 月《新闻报》载:“此次沪(上海)上风潮始由学生
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日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初因青岛外交„
„后即以释放京师被捕学生,并罢斥„„三人为要求条件。” 材料三: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
后退。
材料四:他是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目睹列
强的侵略,他主张“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创办了 20 多个企业,
370 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
宝贵贡献。
(1)材料一的纪念馆纪念的是哪一次重大斗争?(1 分)1843 年中英签订
的条约附件使英国在广州获得什么?(1 分)
(2)材料二中“学生罢课”的导火线是什么?“释放京师被捕学生” 罢
斥„„三人”得以实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 分)
(3)材料三中“前线官兵”所属的名称是什么?在接下来的斗争
中,哪个战役成为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2 分)
(4)材料四中的“他”指的是谁?在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史上,为
我国近代化学工业奠定基础的科学家是谁?与“状元”直接相关的制
度于哪年废除?(3 分)
(5)综合上述材料,请谈谈近代中国人民抗争和救亡的作用。(1 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材料一:在国家危难之际诞生的中国党注定了她的不平凡,以毛
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党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艰
苦奋战,推翻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座大山,建立
了新中国。 材料二: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
“
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在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12 个月
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
„„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 11 个省。”
“
材料三:曾在一篇文章中说: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
举行全国性的,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区域,
在外线大量歼敌。”
(1) 材料一中中国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中国党领导中国人
民奋斗多少年建立了新中国?(2 分)
(2)材料二中“12 个月光阴”结束于哪年哪个地方?“长征”中跳出
“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的军事行动是什么?(3 分)
(3)材料三中党和爆发战争的标志是什么?“全国性的反
攻”由哪支打响?反动统治被推翻的标志是什么? (3
分)
(4)建国前,哪次会议选举产生了以为首的委员会?请你
扼要地用一句话评价。(2 分)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