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教育经济学部分重点
2025-09-26 23:38:35 责编:小OO
文档
教育经济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

效率:(经济学)输入与输出之比、所得与所费之比、效用与消费之比、投入与产出之比,是以一定量的输入求得最大的输出,或是以最小的输入求得一定量的输出。

     (教育学)资源配置的结果要使效率最大化,即教育资源配置要形成一定的优势结构。

经济:一是指生产方式,即与一定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使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统一;二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包括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经济增长:不仅包括由于扩大投资而获得的增产,同时还包括由于更高的生产效率,即单位投入所生产的产品的增加。

经济发展:经济总量增长,经济结构演变,经济制度变迁、经济福利改善,即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们,通过不断的技术经济组织和社会经济制度创新,使其经济总福利在经济总规模持续扩张的过程中得以逐步改善。

人力资本:人们接受教育和培训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有用的技能、知识、健康等,是针对全社会人力资源而言。

劳动力: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参与劳动的人的自身力量。

劳动力市场:广义的、抽象的、以市场机制来调节供求的经济关系,把有关劳动力需求关系的问题都包容在劳动力市场之中。

筛选假设理论: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斯彭斯和罗伯特·索洛提出的视教育为一种筛选装置,以帮助雇主识别不同能力的求职者,将他们安置到不同的职业岗位上的理论。

观点:“教育——筛选——工资”,教育只是作为一种信号反应一个人的能力,并没有改变一个人的生产率,它在本质上只是“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一种“信号”。

1、雇主招聘面临着信息不完全性,很难在短时间内对应聘人员生产性作出全面观察和判断。

2、求职者易于被观察的个体特征有两大类:一、先天标识,二、后天信号。

3、求职者为改变自己的后天信号需要进行投资(付出成本)。

4、信号成本和生产能力是负相关。

成本:从事一项投资计划所消耗的全部资源的总和。

学生资助:社会各方用财物来帮助学生

二、简答题

1、教育经济效益有哪些特征?

间接性、长效性、迟效性、多效性、流动性、近化性

2、教育负担投资有哪些原则?

(1)收益结构原则,即为了有效地分担教育成本,使成本分担合乎经济公平的要求,教育成本的支付应与收益相配合,谁受益,谁承担,收益多的人应分担较多的成本,收益少的人分担较少的成本。

(2)能力结构原则,即以分担能力作为确定教育成本分担标准的依据。

3、简述你对教育投资好处的认识。

(1)有利于实现国家培养人才,尤其是利用实现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目标。

(2)有利于减轻学生及家庭经济负担,促进教育公平原则的实现。

(3)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目的的实现。

(4)有利于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教育的规模、结构和发展方向。

(5)有利于缩小社会差距,增进社会的稳定。

4、简述你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认识。

(1)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宏观的力度较大、劳动力的流动存在障碍、我国劳动力市场是一个综合体系、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化程度不高。

(2)我国教育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中的问题:总量上的供不应求、供给结构上的失衡、教育供给质量不能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

(3)我国教育不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原因:工资机制僵化,导致个人教育需求不足;劳动力市场二元化严重,引起教育的二元分化;劳动力市场信息化程度不高,教育改革不彻底。

(4)改变教育不适应劳动力市场状况的对策:建立市场决定工资机制,用工资调节劳动力分配;加强教育战略地位的观念,增加教育投入;建立市场中介组织,增强学校自主权;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制度壁垒,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三、分析题

1、系统描述你对教育促进就业的理解。

(1)教育在个人就业素质和就业能力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是个人提高就业收益的重要途径。

(2)教育发展能够有效控制劳动就业人口增长,改善社会就业状况;教育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从而改善就业状况;教育部门本身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就业岗位。

(3)通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改善劳动力供给的结构,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教育有助于改善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有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它也影响着劳动者的劳动适应能力。

(4)通过教育宣传,帮助劳动者转变劳动就业观念,促进就业问题的解决。通过教育建立正确的职业社会评价,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通过教育宣传,帮助劳动者树立市场就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就业的一般途径的观念;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素质和能力,帮助劳动者树立竞争就业是效率优先的必然选择的观念;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的劳动适应能力,帮助劳动者树立流动就业是资源配置的客观要求的观念。

2、系统描述你对影响教育成本因素的理解。

(1)通货膨胀对教育成本的影响。物价的上涨将直接导致教育产品生产成本的上升,温和的通过膨胀往往会刺激部门的投资需求,失业率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教育成本。

(2)教育需求与供给状况对教育成本的影响。宏观方面,当社会关注教育发展,对教育投资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时,资源配置就会向教育倾斜,教育成本规模还取决于社会的资源供给能力,经纪越发达,国力越雄厚,教育成本规模就越庞大;微观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个人的教育需求从追求数量逐渐朝着追求质量的方向转变,这一趋势加剧了学校之间的竞争,学校之间的竞争会增加教育成本,学校的办学规模也会影响教育成本。

(3)教育技术水平对教育成本的影响。从生产函数的角度看,技术是影响生产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技术的发展带来的主要结果就是单位成本的下降;理论上,教学技术水平无疑有助于降低教育的单位成本。

(4)制度因素对教育成本的影响。制度是人们为进行某项活动而制定的各种规定,以及与之相应的行为规范,制度可以提高人们合作行为的效率,不同的制度安排会产生不同的运行效率,不同的教育制度安排也会对教育成本产生不用的影响。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