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其宗旨是培养青少年在对本民族主体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尊重、了解其他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学习、掌握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形成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国家和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的意识。
一、课程简介
“国际理解教育下中西文化对比(侧重礼仪文化)”课程系我校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局教育科领导下,及其国际理解教育项目要求下,在上海浦发教育评估中心专家指导下,为合理补充国家课程, 而分别在六、七、八年级开设的。该课程由外籍教师用英语教授,内容为介绍西方文化,同时比较中西文化异同点,侧重礼仪学习。在关注中西文化差异的同时,引领学生感悟、学得不同文化背景下如何与人相处,以及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该课程符合我校“把学生培养成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21世纪国际型人才”的办学目标,以及“在交际中感受英美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英语学科特色。
二、背景分析
21世纪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日益加快,学习外国文化,对外宣传中国文化、开展对外交流是对这个世纪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生活的现代化、信息化,使世界愈来愈融合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一个国家都与国际社会密切相关,将不可能脱离整个世界而存在。因此,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越发突显,亦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在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形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也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国家课程进行了必要补充。国内外较多地区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均将国际理解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国内许多学校大胆实践,研发该课程,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国际理解教育作为一个富有根基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世界的多元性,学会共处,学会合作,具有国际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和全球意识。
从礼仪的角度来说,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作为中华民族的传承人——青少年儿童,他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使中国“礼仪之邦”的美称名副其实,“礼仪之邦”的美名响誉中外。
三、校情分析
我校自建校以来一直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学校先后开设了书法、礼仪等校本必修课程。自2005年,学校研发校本礼仪课程,并在六年级试行,至2008年形成较成熟的校本课程体系,该课程每年在六年级开设,并由专门老师任课。学校多年来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活动,先后与澳大利亚、苏格兰等国家的中学建立友好学校,组织学生进行互访交流活动;此外,学校每年组织学生赴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进行学访,形成了“多元开放教育”特色。我校多年拥有外籍教师授课的经历,本校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渗透英美文化介绍,在英语教学中逐步形成了“在交际中感受英美文化”的英语学科特色,学生视野得以拓宽。
四、理论依据
国际理解教育是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新课题。194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提出了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其核心是:理解国际重大问题、尊重联合国和国际关系,消除国家之间的冲突根源,发展对他国的友好印象。1974年第18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关于旨在国际理解、国际协作、国际教育与及基本自由的教育建议》。1994年10月该组织在日内瓦召开的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提出了"和平文化"概念,直指教育应培养具有多元文化、意识形态、信仰之间相互尊重和相互吸纳精神的地球市民。
我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中指出帮助学生“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加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亦提出培养的学生能“服务人民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
关于礼仪,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孟子也说过:“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也说:“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礼”的重要。
五、课程目标
| 年级 | 总体目标 | 年级目标 |
| 六年级 | 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中国意识;初步了解国际理解教育的概念、意义。学得一定的西方(重点是英美)礼仪文化,能用简单的英语介绍中西方礼仪,并结合实际用简单英语表述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异同之处。 初步了解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的差异;了解人类交往的礼貌规范; 培养热爱大自然,爱护地球的情感;懂得 人们应该相互尊重、和平相处;对待他人宽容、谦和,助人为乐;热爱父母,尊敬师长;富有同情心。 | 1.初步了解中西文化中的常见问候、告别用语(含体态 语),及相互问候时的礼仪规范。能用简单英文日常用语进行问候、告别和自我介绍。 2.初步了解中西方主要节日含义、庆祝方式等习俗。能 用简单英文短语、短句对其进行描述。对相似节日的异同点有一定的了解。 3.基本知道中西方的中学生该遵守的主要校规校纪,同学 之间、师生之间交往的礼仪规范。能用关键词进行表述或举例说明。 4.初步了解中西方人从事的主要体育休闲活动。能用简 单的英语短语、短句描述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和休闲娱乐活动,学习对子或小组能按老师给出的示范编出简短对话。 初步了解环境威胁的一般常识及基本保护措施。能在小组合作下,根据教师提示及示范,画出倡导环保的广告宣传画,至少能用英文的一个短语/短句写出广告宣传语。 5.学习最基本的西方人就餐文化、礼仪,用较简单的英 语介绍中餐礼仪,并进行中西方就餐主要礼仪的比较。 6.了解中西方慈善活动最常见的形式,记录该话题的相 关英文词汇。 7.知道外出旅游的礼仪规范,安全常识。记录该话题的 相关英文词汇。为今后学习做基本的知识储备和英语语言、词汇积累。 |
| 七、八 年级
| 1.讨论、学习中西文化中的常见问候、告别用语(含体态语),及相互问候时的礼仪规范。能用英文日常用语恰当地进行问候、告别和自我介绍。 2.了解中西方主要节日含义、庆祝方式等习俗;比较中西方相似节日的异同点。能用简单英文短/长句比较清楚地对其进行描述。 3.基本知道中西方的中学生该遵守的主要校规校纪,关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交往的礼仪规范。能用英文句子进行表述或举例说明。 4.初步了解中西方人从事的主要体育休闲活动。能用简单的英语短语、短句描述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和休闲娱乐活动,学习对子或小组能按老师给出的示范编出简短有意义的对话。 5.知道环境威胁的一般常识及基本保护措施。能在小组合作下,根据教师提示及示范,画出倡导环保的广告宣传画,至少能用英文的一个短语/语法正确的句子写出广告宣传语,能用语法错误较少的英语解释广告语的创意。 6.学习基本的西方人就餐礼仪文化,能用简单的、语法正确的英语介绍中餐礼仪,并进行中西方就餐礼仪比较。 7.了解中西方慈善活动最常见的形式,学会该话题的相关英文词汇。 8.知道外出旅游的礼仪规范,安全常识。学习该话题的相关英文词汇。为今后学习做基本的知识储备和英语语言、词汇积累。 |
初步了解国际理解教育的基本内涵,中西文化对比,中西礼仪的文化特点、内容。外教课作为国际理解教育的主渠道,课上由外教介绍西方文化,同时带领学生进行中西方礼仪文化对比,对比的目的不是一比高低,而是中西文化相互借鉴和学习,把彼此文化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嫁接在一起,最终达到融合平衡。具体内容如下。
1、
| Period | Topics | Vocabulary | Sentence structure |
| 1 | Greetings and Introductions | introduce, lovely, allow, fantastic, complain, | How’s everything? How’s it going? What’s up? I can’t complain. May I introduce…? Have you met…? I would like you to meet… |
| 2 | School Discipline and Politeness(Part 1) | punish, behavior, patience, corner, development, Western Culture, discipline | Teachers must have a lot of patience/a desire… to help students grow. |
| 3 | School Discipline and politeness (Part 2) | polite, politeness, respect, respectful, according to, on time | Students can follow the rules/have an open mind/ to make class better. Are you respectful of teachers? |
| 4 | Manners and Respect (Part 1) | manners, courteous, , impression, encourage | It is good manners to… It is polite to… |
| 5 | Manners and Respect (Part 2) | (Added words) behaving, courtesy | It is rude to … It is bad manner to |
| 6 | Table Manners | consider, utensils, informal, politely, significance | Food is passed to the right side. It is not polite to talk with your mouth full. |
| 7 |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 communication, message, gesture, facial expressions, eye contact, blink | sight communication is sending messages by the eyes, including eye-contact, blinking, shutting the eyes. |
| 8 | Sports and Leisure in America | movie, theater, cinema, cookout, barbeque, leisure time, play sports, drink coffee, play cards, all day long, | Friends gather at a movie theater or cinema to spend time together. Friends gather to play sports to spend time with each other. Card games are fun ways to spend leisure time with friends. |
| 9 | Charity | charity, favorite, needy, benefit, government, sponsor, organization(s), Soup Kitchens, less fortunate, fund Raising, donate | What is your favorite charity work? We can give/donate clothes…to help the less fortunate. We can raise money. |
| 10 | Environ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limate change, atmosphere | How are humans hurting the environment? By polluting the air/water… How can we protect the earth? We can use less electricity… We can reuse many things. |
| 11 | Western Festivals in America | festival, religious, origin, traditional, Independence, Easter, Valentine’s, Saint Patrick | Children get Easter baskets filled with candy. Children paint eggs. |
| 12 | Three End of Year Holidays in America | observe, scary, costumes, holiday, celebrate, Halloween, Trick or Treat, Thanksgiving | Children dress up in costumes and walk from door to door getting candy from neighbors. |
| 13 | Christmas Holiday | gifts, present, ornament, decoration, Christmas, Santa Claus | Christmas is on Dec.25. Christmas customs are centuries old. |
| 14 |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 calendar, lunar, traditional, dumpling, rooster, New Year February | We buy lots of food. We wear new clothes/visit friends/relatives.... |
1.总体情况
任课教师情况:James King 52岁,美国国籍,擅长西方文化教学。
该课程分别在六、七、八年级每班每周一课时利用外教课时间予以实施。通过对国际理解教育理念的研究与实践,不断将国际理解教育落实到外教课堂教育的每个环节之中。教学内容,由学校外语教师与课程任课教师/外教商定话题,任课教师负责具体内容的准备。外教提前超周提供教学课时计划及相关视频、PPT等教学用资料,中方教师对教学计划进行审阅,就话题具体内容、语言难度、活动安排等提出修改意见。每节国际理解教育课有至少一名中方教师作为助教听课,负责课堂纪律,对外教所讲学生听不懂的,给以必要的解释和适当的帮助;课后,对该节课的亮点及需改进的地方与外教进行沟通,共商改进意见。中方教师定期汇总听课意见,与外教开展教研活动,讨论课程的落实情况,内容、进度等,以便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 科学推进
为使课程科学而有效地进行,课程参与教师以行动研究法(Action Research),对该课程进行课题实验,边实践,边研究;课题预期培养学生国际视野、中国意识、礼仪习惯,进而提高学生跨文化能力及英语语言综合能力。
课题初期、终期对学生进行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问卷调查, 同时进行前测、后测,对实验期的前后测成绩、试卷等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并保存,为终期结题提供数据比较。
3.时段安排
2016.9—2017.1 主要进行摸索、实践、调整,三个年级话题相同,语言难度、梯度不同;内容深度、广度不同。
2017.2—2017. 6 完善六、七年级已用材料。摸索、实践、调整八年级学习内容。
2017—2018学年度完善各年级已用材料,基本形成校本课程体系。
八、课程管理与评价
1.课程小组及职责
课程总负责:邱克稳校长,负责确定课程方向、审议课程方案。教务处何馥主任负责制定课时计划,确保课程落实。
课程参与教师:李辉、周金苓、徐艳华、韩伟丽、卢英、孙学琴、杜杨、胡娟、仝微、王玲琴、李媛、赵娜、李建、张燕、李汝玲、穆蕊 (其中高级教师9人,中级教师11人),在校长、主任领导下负责话题的具体确定,审阅James King 的教案及其所提供的教学资料,并提出改进意见;且作为中方教师负责听国际理解教育/外教课,做好听课记录,课后及时与外教沟通、交换意见,关注该课程进展情况、定期汇总课程改进意见,讨论微调方案等。
2. 课程评价
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课堂活动情况、听课是否认真、积极思考质疑、团队合作意识等)进行现场评价,以小组加分的形式进行。以形成性评价手段,关注学生的学习参与意识、点滴进步、成功体验。
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并对课程及任课教师进行评价。
助教进课堂听课,每月以年级为单位汇总各年级中方教师的听课反馈意见,对该课程任课教师教学情况进行评议,提出改进意见,由项目教师与任课教师沟通、反馈。
编制关于跨文化能力的问卷,同时进行英语语言综合能力的前测、后测。分别在项目初期、终期对参与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学生进行调查和测试,以实验研究的方式对学生跨文化能力和英语语言能力进行比较,关注其发展变化,得出科学结论。
聘请校外课程专家对课程进行指导和评价。
听取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局委派的专家组(上海浦东教育中心)对该课程的中期、终期评价和指导意见,及时调整方案,逐渐完善课程体系。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