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打桩时的设计标高和贯入度有什么区别
2024-11-27 22:17:44 责编:小OO
文档


在桩基施工中,设计标高和贯入度是两个重要的概念。摩擦桩主要依靠摩擦力来承受荷载,因此施工时通常以标高作为控制标准。这里的标高指的是桩顶设计标高,即桩顶应达到的设计高程。这是因为摩擦桩不会打穿到很坚硬的持力层或岩石层,否则它就会转变为端承桩。

贯入度是衡量桩施工过程中锤击作用下桩的下沉速度的一个指标。贯入度定义为锤击桩每10次锤击后进入土层的深度,以毫米为单位,通常用mm/10击表示。例如,在强风化花岗岩中,使用6.0吨重的锤进行锤击时,最后的贯入度一般在20~50mm/10击之间。这说明了在某些地质条件下,桩的下沉速度会相对缓慢。

而对于端承桩来说,由于桩底的持力层或岩石层并不是水平的,而是存在高低差的,桩顶标高可能无法完全一致。因此,在端承桩施工中,贯入度往往比标高更为重要。一旦桩底接触到坚硬的岩层,即可停止锤击,即达到预定的贯入度。这时,通过控制贯入度,可以确保桩底有效地嵌入持力层,从而提高桩基的承载能力。

简而言之,摩擦桩主要依据标高控制,而端承桩则以贯入度为主。标高主要适用于摩擦桩,确保桩顶达到设计位置;贯入度则适用于端承桩,保证桩底能够有效嵌入持力层,达到设计的承载力要求。这两种控制标准的选择和应用,取决于桩的类型以及地质条件。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