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联想小新bios升级教程
2024-11-27 23:08:01 责编:小OO
文档

联想小新bios升级教程(联想小新bios升级教程视频)

小狮子第一次听到有小伙伴遇到这个坑的时候都晕了下,原谅我基础知识不扎实,竟然没注意到主板BIOS也是有容量的,咳咳,BIOS有存储空间大小?嗯,是的,这个大小以前没出啥问题,可现在,问题来了……

BIOS文件超过了芯片空间大小

最近发现上游硬件厂商和系统厂商都很积极,BIOS似乎也有向显卡驱动发展的趋势,从早先升级BIOS版本解决Bug到今天升级BIOS优化硬件性能,越来越多主板厂商“热衷”推出新版BIOS,可问题也随之而来????

对于这样容量只多出以点点的BIOS文件,玩家们自己交流的过程中也给出“用链接里的UEFITool可以把Instant Flash的那个文件解包出bin来刷”这样的建议。

可随着硬件产品持续升级,BIOS文件容量过大的问题越来越麻烦。

以AMD平台为例,AMD锐龙处理器除了性能、价格方面的突出表现,坚持AM4接口不变、新老平台持续保持兼容也为人所津津乐道,至少到2020年AMD都不会换接口,看起来只有到了DDR5内存时代才会不得不换。

但是想做到这一点,其实非常不容易,尤其是让老主板支持新处理器,复杂性远超一般人想象。

比如两年前设计300系列主板的时候,厂商几乎不可能想到锐龙会在两年时间内发生这么大的规格变化,核心数量、功耗、内存频率等等,这都对主板在供电、散热、走线等方面设计的扎实性、前瞻性都是极大的挑战。Intel八代酷睿拒绝200系列主板的理由不就是供电规范跟不上。

这看上去是件好事儿,可问题是谁能想到老主板却被BIOS芯片容量给卡住了。BIOS SPI EEPROM芯片的容量问题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因为前几年主板BIOS芯片的容量基本都还是16MB,而随着支持处理器的越来越多、功能特性的越来越丰富复杂,这点容量已经捉襟见肘了,面对AMD给出的最新微代码Agesa ComboAM4 1.0.0.3a甚至已经塞不下了,如何解决需要从软硬两个方面入手。

简单粗暴地提升容量

既然BIOS文件需要更大的存储空间,那最简单的莫过于直接升级BIOS芯片容量了。目前厂商使用的主要是16MB的BIOS芯片,但是为了支持多代AM4处理器,AMD给出的ComboAM4 1.0.0.3a微代码体积明显膨胀,再加上主板厂商自有的功能,16MB BIOS已经捉襟见肘。

釜底抽薪的解决方法当然是增加BIOS芯片容量,主板厂商在推出新更新版X470、B450、A320主板时,主要就是将BIOS芯片容量翻番到32MB(256Mb),看齐的X570,这样既能支持三代锐龙,也不用牺牲任何已有功能,包括继续支持七代APU和速龙,它们搭配A320显然非常合适。

实际上,早先DIY比较流行的时代,其实是有玩家自己DIY更换BIOS芯片的,可显然,这样的玩法不太科学,毕竟硬件损坏的话,整张BIOS也就直接报废了。

于是,在BIOS文件大于主板BIOS芯片存储容量的时候,从软件入手似乎更靠谱一些。

仔细挑选BIOS文件版本

新BIOS支持老主板是件好事儿,可老用户BIOS芯片存储空间较少的问题又很难直接通过硬件升级手段解决,于是,部分贴心的厂商就开始尝试修改BIOS文件,在实现必要硬件优化的基础上,去掉一些耗费空间的冗余文件,以达到降低BIOS文件大小的目的。

微星在介绍其X470、B450、X370、B350、A320(没错还有它)老主板支持三代锐龙的最新Beta测试版BIOS的时候,就透露了三点:

首先,新BIOS放弃了对28nm工艺的Bristol Ridge APU/速龙处理器的支持,它们是第一代AM4接口产品,用的还是推土机CPU、GCN GPU老架构。

其次,新BIOS不再支持SATA RAID模式。

第三,新BIOS取消了Click BIOS 5图形界面设计,换成了文字界面、分辨率更低的Click BIOS GSE Lite,同时取消了一些附加功能,但保留AMP、Smart Fan、M-Flash等。

已经有一些厂商删掉对28nm工艺七代APU和速龙处理器的支持,还取消了SATA RAID功能,微星还将Click BIOS 5图形界面换成了低分辨率的Click BIOS GSE Lite文字界面。

这样一来,一些“简化”版的BIOS版本,的确也能实现升级优化硬件的作用,只不过,在图形化界面等方面,用户就只能尴尬的等待了。

至于鱼和熊掌如何选择,就需要用户自己考虑了。目前根据不少用户的反应,除了厂商的主动优化外,用户在升级过程中,更多要注意下BIOS的升级说明提示。

如果是不太方便的英文界面,那至少要仔细读读其中“not????”的部分,看准了再决定是否升级。

至于具体的升级教程,小伙伴们需要吗?小狮子本来的意愿是将BIOS升级和升级失败的补救措施整合在一起来讲,就看大家意愿如何了?要不就简单点、华硕、技嘉这两家最最最主流的讲讲得了?(文/小呆)

小狮子最喜欢的鸡腿 分割线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