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不可同日而语的反义词有哪些
2024-11-27 22:10:24 责编:小OO
文档


“不可同日而语”这一成语,源自《战国策·赵策二》,原句为“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其意在于强调打败别人与被别人打败、对自己称臣与对他人称臣,两者间不可相提并论。后来,“不可同日而语”被广泛运用,用来指代那些性质截然相反或大相径庭的事物,不宜放在一起讨论。此外,它还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因时间推移而产生了显著的变化。

与“不可同日而语”意思相对的词语,包括但不限于“相提并论”和“混为一谈”。其中,“相提并论”意味着将性质、地位不同的事物或人放在一起讨论,常用于贬义,表示不恰当地将不同事物混为一谈。“混为一谈”则是将不同事物混在一起,不分彼此,通常带有负面评价。

在实际应用中,“不可同日而语”与“相提并论”、“混为一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强调的是事物间的巨大差异和不可比拟性,后者则侧重于将不同事物进行不恰当的比较或混淆。两者在语境中往往用于表达对事物本质差异的认识和对不当比较的批评。

举个例子,如果某人曾是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但因种种原因沦落为街头流浪者,此时我们便可以说,他的过去和现在不可同日而语。又如,当讨论现代科技与传统农业时,两者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也不可同日而语。

总之,“不可同日而语”及其反义词“相提并论”、“混为一谈”都是汉语中极具表现力的成语,它们各自承载着丰富的语义内涵,通过恰当使用,能够更好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