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三国志文言文荀彧
2024-11-12 21:55:10 责编:小OO
文档

1. 《三国志 荀彧传》原文及译文
原文: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也。祖父淑,字季和,朗陵令。当汉顺、桓之间,知名当世。有子八人,号曰八龙。彧父绲,济南相。叔父爽,司空。续汉书曰:淑有高才,王畅、李膺皆以为师,为朗陵侯相,号称神君。张璠汉纪曰:淑博学有高行,与李固、李膺同志友善,拔李昭於小吏,友黄叔度于幼童,以贤良方正徵,对策讥切梁氏,出补朗陵侯相,卒官。八子:俭、绲、靖、焘、诜、爽、肃、旉。音敷。爽字慈明,幼好学,年十二,通春秋、论语,耽思经典,不应徵命,积十数年。董卓秉政,复徵爽,爽欲遁去,吏持之急。诏下郡,即拜平原相。行至苑陵,又追拜光禄勋。视事三日,策拜司空。爽起自布衣,九十五日而至三公。淑旧居西豪里,县令苑康曰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署其里为高阳里。靖字叔慈,亦有至德,名几亚爽,隐居终身。皇甫谧逸士传:或问许子将,靖与爽孰贤?子将曰:“二人皆玉也,慈明外朗,叔慈内润。”
译文:
荀彧字文若,是颖川郡颖阴县人。他的祖父荀淑,字季和,曾任朗陵县令。在汉顺帝、桓帝时期,荀淑以才华闻名于世。他有八个儿子,被称为“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荀彧的叔父荀爽,曾任司空。史书上记载:荀淑有很高的才学,王畅、李膺都拜他为师,任朗陵侯相时,被称为“神君”。张璠的《汉纪》中提到:荀淑博学且有高尚的品行,与李固、李膺等志同道合,提拔李昭从小吏,与黄叔度结为好友,因贤良方正被征召,在对策中批评梁氏,后被任命为朗陵侯相,最终在任上逝世。他有八个儿子:荀俭、荀绲、荀靖、荀焘、荀诜、荀爽、荀肃、荀旉。荀爽字慈明,幼时好学,十二岁时就通晓《春秋》、《论语》,沉思于经典之学,不应朝廷征召,隐居十多年。董卓执政时,再次征召荀爽,荀爽想逃离,但被官吏抓住。皇帝下诏到郡县,任命他为平原相。他走到苑陵时,又被追授为光禄勋。上任三天后,正式任命为司空。荀爽从平民百姓起家,九十五天就升至三公之位。荀淑原先住在西豪里,县令苑康说:“从前高阳氏有才子八人,我将其里改称为高阳里。”荀靖字叔慈,也有高尚的品德,名声仅次于荀爽,隐居终身。皇甫谧的《逸士传》中记载:有人问许子将,荀靖与荀爽谁更贤明?许子将说:“他们两人都是美玉,荀慈明外露,荀叔慈内敛。”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