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从对外贸易,到“旗舰服务”的涅磐重生
2024-11-12 22:07:19 责编:小OO
文档

上海亚域动力工程有限公司总裁万明

1999年,万明遇到了德国MTU亚太区采购总监Markus,这为他开启了汽车零部件的外贸之旅。同年,他创立了深圳市吉亚通实业有限公司。作为计算机专业的理工男,万明转型做发动机零部件生意,这一坚持就是二十年。

早期的汽配外贸行业信息不透明,优质企业稀缺。身处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吉亚通抓住了机遇。十年后,业务规模达到1.5亿元。在此期间,万明创立了上海亚域动力工程有限公司和亚域动力德国分公司,后者甚至邀请了当年的客户Markus担任总经理。亚域动力还成立了美国合资公司,并控股了湘潭市东风曲轴制造有限公司,入股了宁波威孚天力增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鲲鹏汽配传媒。

2001年起,亚域动力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后市场商用车分会的外贸企业会员,并在2011年被推选为分会外贸委员会的副会长。亚域动力因此成为了汽配行业知名的外贸标杆企业。

进入2011年,随着互联网和B2B市场的崛起,汽配外贸竞争加剧,亚域动力的主流业务被外资、合资和实力工厂掌控,中小外贸企业的生存空间日渐萎缩。万明意识到,如果不彻底转型,公司只能苟且求存。

为了应对挑战,万明选择了走出舒适区。他决定开拓新业务,探索新领域,尝试新模式。从2011年开始,亚域动力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与六家零部件工厂合资成立“上海联柴动力工程有限公司”,主要负责海外主机配套业务。同时,亚域动力入股凤城市万丰增压器有限公司,成为大股东,并加大增压器项目的投入。

通过这些努力,亚域动力逐步从单纯的外贸企业转型为技工贸服一体的集团。这一过程中,万明和他的团队经历了许多挑战,但始终坚持创新和改革,最终实现了涅槃重生。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