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的报道,今年前五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2.1万亿元,同比增长4.1%。业内人士认为,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逆风的情况下,中国对外贸易“顶风前行”稳步发展,这得益于中国坚持扩大开放,为全球贸易注入更多确定性。
具体来看,出口额为6.5万亿元,增长6.1%;进口额达到5.6万亿元,增长1.8%;贸易顺差为33.6亿元,增长45%。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庄芮表示,从第一季度同比3.7%的增长到前五个月4.1%的增长,可以看出中国外贸稳步增长的趋势没有改变。“结合全球贸易放缓的整体环境,这样的成绩不容易。
从贸易伙伴角度来看,中国对欧盟、东盟和日本等主要市场的进出口增长高于整体增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增长尤为显著。
具体而言,前五个月,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欧贸易总额达1.9万亿元,增长11.7%,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5.7%。东盟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贸易总额为1.63万亿元,增长9.4%,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3.5%。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为3.49万亿元,增长9%,高于全国整体增速4.9个百分点,占中国外贸总额的28.8%,占比提高1.3个百分点。
庄芮指出,中国与东盟的贸易近年来持续强劲增长,这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成果的实施密切相关。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的快速增长也表明,中国持续大力推动的贸易便利化措施正惠及各方。她指出,“这在当前反全球化抬头的背景下尤其宝贵。”
尽管对外贸易稳步前进,但提质增效的特点也逐渐显现。前五个月,中国一般贸易进出口额达到7.25万亿元,增长6.1%,占中国外贸总额的59.9%,比去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为3.02万亿元,下降2.4%,占24.9%,下降1.7个百分点。
私营企业的活动也在进一步增强。前五个月,私营企业进出口额达5.02万亿元,增长11.1%,占中国外贸总额的41.4%,比去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
支持中国外贸稳定和提质增效的积极因素正在聚集,但我们也应看到,全球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在增加,后续压力和挑战依然存在。世贸组织在其4月初发布的报告中将今年全球贸易增长预期从3.7%下调至2.6%。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也表示,世界经济正处于“关键时刻”。
业内人士认为,为了实现外贸的稳定和提质增效,仍需在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国内区域布局、商品结构、市场主体和贸易方式等方面作出巨大努力。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