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中子星为什么威力那么大
2024-11-03 05:29:44 责编:小OO
文档

1. 中子星并非完整的恒星,而是大质量恒星演化晚期残留的核心部分。
2. 只有拥有足够质量的恒星,在其生命周期结束时,才会经历核心塌缩,形成中子星。
3. 这类恒星在其生命周期的晚期,经历核聚变停止,导致内部结构崩溃,外层物质外扩。
4. 随着向内的引力作用,恒星物质发生内爆,直至撞击到铁核,铁核以上的结构被炸散,形成超新星爆发。
5. 塌缩物质继续向内压缩,当质量达到特定范围(约太阳质量的1.44至3.2倍),铁原子核被压碎,电子与核子结合形成中子,形成中子星。
6. 中子星尽管质量不是极大,但其密度极高,达到每立方厘米10^13至10^14克,接近原子核密度,是已知最高密度的物质。
7. 可以视中子星为一个超大型原子核,其稳定存在的最大直径约为30千米,通常在15至20千米之间。
8. 若中子星的直径超过30千米,其超高密度将导致无法稳定存在,进而继续收缩成为“黑洞”。
9. 形成中子星的恒星,其质量应在太阳质量的8倍以上,30倍以下。超新星爆发后,剩余的质量就是这个密度极高的中子星。
10. 恒星若质量低于8倍太阳质量,通常不会形成中子星,而是演化为白矮星。而质量超过30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则倾向于形成黑洞。
11. 因此,中子星的形成并非将恒星完全压缩,而是超新星爆发后,恒星70%至90%的物质被抛散至宇宙空间,中子星仅由10%至30%的原恒星物质压缩形成。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