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业务执行过程的三大抓手––量
2024-11-03 05:38:12 责编:小OO
文档

在业务执行过程中,存在三个关键抓手,其中之一是“量”。量指的是客户数量和拜访质量,而在二者之间,数量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要想提升业绩,就必须注重提高拜访量。
业务的三大黄金法则之首是:业绩=量×技能×心态。这表明,在业务执行过程中,量、技能和心态是三个主要的抓手。将这三个要素结合成一个连续的过程,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倒金字塔形状的业务漏斗图。
第一抓手:量
量的两个方面是数量和质量,其中数量是基础,质量是目标。通常,超过60%的最终成交客户是在后期开发的,他们并不总是在月初预测的成交名单中。因此,构建一个充足的客户池至关重要。销售技能的提升需要通过大量客户的拜访来锻炼,质量是通过数量的积累实现的。
销售无快捷方式,拜访是关键。因此,优秀的销售人员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大的客户基础,然后在此过程中追求高质量客户。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只有通过大量的客户拜访,才能识别出哪些是高质量的客户。
判断高质量客户的标准是“MAN法则”:M代表支付能力(Money),A代表决策权(Authority),N代表需求(Need)。简而言之,理想客户应具备购买力、决策权以及强烈的需求,并且能够直接做出购买决策。
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能否接触到决策者。如果不能直接与决策者沟通,那么信息的传递将会非常耗时。
明确了量的意义之后,我们需要确定“敬业做量”的具体数字。在业务执行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应进行定量分析。只有对每个流程、每个时间点都进行了定量,才能通过数据看板进行过程监控,而不是等到结果出来后才发现问题。
如何定量?应根据业务目标和流程倒推。例如,如果一个月要成交10个客户,那么需要20个高意向的谈判中客户,进而需要200个客户名单供跟进。这意味着每天需要打30个有效电话,至少拜访8个客户,并产生至少一个高意向客户。
在阿里巴巴,这一流程被总结为“3861法则”:每天打30个有效电话,拜访8个客户,其中6个是有效拜访(即见到决策者,了解需求并介绍产品),每天至少找到一个高意向客户。如果销售人员每天都按照这样的量工作,而主管也按照这个量进行监控,通常会取得不错的业绩。
理解业绩提升的关键在于拜访量。只有当拜访量足够时,销售人员才能在实践中提高拜访的质量,从而取得良好的业绩结果。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