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调机过程中,我们常常希望能够直接看到熔胶的充型全过程,了解充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但如果没有透明模具,我们可以通过逐渐延长射胶时间,逐次拍摄,将未完全充型的制品按照顺序排列,以此来观察熔胶充型的过程,直到完全充满凹模为止。如果需要在某个关键位置观察得更仔细,只需在该位置每增加0.1秒进行一次测试。如果只想检查起始点是否准确,方法更为简单,只需将后续级别的压力和速度全部调至0,就能清楚地看到起始点的位置,无需逐秒观察。
“精准定位射胶”法是一种常见的快速射胶转变为慢速射胶的调机技巧。具体操作是将后一级的慢速和压力全部调整为零,使前一级的快速射胶在设定的位置时立即停止,让凹模内的压力自然释放,以此来最终填充凹模和保压。一般情况下,起始点位置会设定在刚好充满凹模的点上,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前后移动的调整。
“先慢后快射胶法”则是先用一级慢速射胶,射到某一设置的位置时,再进行二级快速射胶。二级起始点位置一般设在充型早期,根据不同的问题,有时需要在入胶一小部分(约10-15毫米)时切换二级,有时则需要在入胶一点点(约3毫米左右)时切换,有时甚至要在未入胶前切换。使用一级慢速射胶,可以一开始就使熔胶稳定充型,有助于避免气泡、气纹和飞边、螺旋式或折叠式(环形)射胶。二级快速射胶则有助于摆脱阻力确保充型,减少熔胶温度降低,避免注塑产品哑色和欠料等问题。
“前快后慢射胶法”则是先用一级快速射胶,射到某一设置的位置时,骤起二级慢速射胶。二级起始点位置一般设在充型后期,接近充型完成的位置。
在处理批锋、夹波浪纹、牛屎堆等问题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降低一级压力或速度,批锋或牛屎纹问题可以解决,但同时会出现走料不均的问题;升高一级压力或速度,旧问题又会重现,走料不均问题又会消失。在这种情况下,确实希望注塑机的压力或速度能够有半级的调整。但实际上进行半级调整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发现可以通过调节正负极2-5度的熔胶温度来达到调整的目的。提高温度时,熔胶的流动性会更好,充型会更快,就像提高了压力或速度的效果;相反,降低温度则相当于降低了射胶压力和速度。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