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艺术的理解 
1、印象派起源于19世纪后半期的法国,代表艺术家有莫奈、马奈、毕沙罗、雷诺阿、西斯莱、德加、莫里索和巴齐约,以及保罗·塞尚。这一流派继承了现实主义传统,强调艺术与当代生活的联系,并摆脱了对历史、神话和宗教等传统题材的依赖。艺术家们走出画室,深入自然和社会,将鲜活的感觉体验置于创作的首位。
2、印象派分为两个时期,风格和色彩有所不同,但并没有明确的前后之分。该流派以莫奈的《日出·印象》得名,后期代表如塞尚和梵高等在色彩运用上取得了更高的成就。印象派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鼎盛,对欧洲乃至世界各地的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法国取得了璀璨的艺术成就。
3、以莫奈的《印象·日出》为例,这幅画表现了晨雾中红日升起的水面景象,展现了光与色的变化。莫奈注重色彩探索,忽视物象形体的写实,追求色彩关系的美。他是第一个强调外光写生的画家,作品如《草垛》和《里昂大教堂》展示了他在不同时间和光线下的色彩实验。莫奈晚年的《睡莲》更是色彩变化效果的巅峰之作。
4、梵高是一位对绘画充满痴迷和执着的艺术家,他在短暂的十年时间里创作了大量作品。他也受到日本浮世绘的影响,将其构图方式应用于自己的油画创作。
总结而言,印象派艺术的产生受到东亚美术,包括中国和中国画的影响。虽然其影响可能不是立即显现的,但当我们比较不同艺术流派时,总会发现相似之处和学习的机会。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