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学科通常是指高校或学术性科研机构中,通过投入有限资源重点发展某些学科,旨在培养顶尖人才和技术突破,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专科建设与发展的关键位置,这些被重点发展的专科即为“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在专业领域内代表了顶尖水平,大多数普通高校难以拥有此类学科,即使在211工程高校中,也可能鲜有或很少。
国家重点学科可以分为一级学科与二级学科,一级学科即为专业门类,包括军事在内的13个一级学科,如法学为一级学科,其下又涵盖刑法、民商法等二级学科。一个一级学科下的所有二级学科均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
与此相对,国家级特色专业则是一种专业水平高、办学特色鲜明的专业。它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办学水平和特色。国家级特色专业在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力方面表现出色,代表了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水平,体现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独特性。
国家级重点学科与特色专业的区别主要在于,重点学科是通过选拔产生的,数量有限,包括国家级与省部级,代表着在该领域科研的最高水平,集中体现了高校博士、硕士学科的研究能力。而特色专业则更多地基于学校传统与特色设立,虽在同类专业中具有较高水平,但并不代表最高水平,且发展成为重点学科的难度较大。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