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公主琵琶幽怨多”,一句诗的出处。公主指的是王昭君吗?
2024-11-06 04:34:59 责编:小OO
文档


“公主琵琶幽怨多”这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李颀的《古从军行》。公主并非指王昭君,而是指汉朝的细君公主。细君公主是汉武帝刘彻侄子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元封六年,汉武帝钦定细君为公主,远嫁乌孙,以和亲巩固边疆。相传,细君公主在远赴乌孙的途中,为了排解思乡之情,弹奏了一种名为“阮”或“秦琵琶”的乐器。这一句诗反映了她弹奏琵琶时所流露出的幽怨之情。
原文提到:“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大宴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这首诗通过描绘从军行军的艰辛,以及细君公主的幽怨,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残酷和对和平的渴望。
译文大致为:白天登山观望烽火台,黄昏时牵马饮水靠近交河边。行人在风沙中听到斗声,公主弹奏的琵琶充满幽怨。茫茫云雾中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沙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过,胡人士兵个个泪流满面。听说玉门关已,士兵们只有跟随将军拼命奔波。年年战死的尸骨埋在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至汉家。
此诗创作于天宝初年,诗人通过古题“从军行”来表达对唐代帝王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的讽刺。诗中以历史为背景,实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流露出对战争牺牲的悲痛和对和平的向往。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