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苏轼寂寞沙洲冷全诗
2024-11-06 04:35:33 责编:小OO
文档


1. 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描绘了一幅孤寂的夜景,诗中写道:“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这里形容了一弯残月挂在稀疏的桐树上,夜深人静,漏壶的水早已滴光。
2. 诗中接着描述了一个幽居的人,独自徘徊,如同那缥缈不定的孤鸿影:“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提问谁曾见过那独自一人幽居的人,他就像那若隐若现的孤雁。
3.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一种惊恐与孤寂的情绪,“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孤雁惊醒后四处张望,心怀怨恨却无人理解。
4. 最后,苏轼通过孤鸿不愿栖息于寒枝之上,表达了自己不愿随波逐流的高洁情操,“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孤鸿挑选尽了寒冷的树枝却不肯栖息,宁愿孤独地停歇在冷寂的沙洲。
苏轼,这位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出生于四川眉州,以其豪放的诗词和深刻的政治见解而闻名。他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又与欧阳修齐名,被誉为“唐宋家”之一。在南宋时期,他的理学成就得到高度认可,被追赠谥号文忠,太师等荣誉。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