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劳动法规定的请假工资怎么算
2024-11-24 00:06:01 责编:小OO
文档


劳动法规定的请假工资计算方法主要取决于请假的类型,以下是不同请假类型的工资计算方法:

病假。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通常是员工的月薪,计算系数则根据员工的病假天数及连续工龄确定,病假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

婚丧假、事假等。这些类型的请假通常是无薪的,但有些公司可能会提供有薪假期,具体是否扣薪以及扣多少薪由公司的规定决定。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计算方法可能会因公司而异,并且可能会受到法律法规变化的影响,因此最准确的方法是参考具体用人单位的员工手册或相关规定。

自离员工工资结算的步骤如下:

1.通知雇主:员工应按照合同约定或提前通知雇主,告知其离职意向。通知的形式可以是书面或口头,具体取决于合同条款和当地法律要求。

2.工作交接:员工应与雇主进行工作交接,确保将工作职责、资料、工具等完整地移交给接替的同事或雇主。

3.工资结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雇主应在员工离职时一次性付清员工的工资。如果存在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等,也应一并结算。

4.社会保险和福利:员工离职后,社会保险和福利的处理应根据当地的社会保险进行。一般来说,员工可以要求转移社会保险关系,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5.公积金:如果员工在职期间有缴纳住房公积金,离职后可以申请提取或转移公积金。

6.年终奖和其他福利:如果员工符合获得年终奖的条件,雇主应按照合同或公司规定支付年终奖。其他福利如带薪年假、病假等,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合同约定进行结算。

7.争议解决:如果在工资结算过程中出现争议,员工可以与雇主协商解决,或者向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申请劳动仲裁,甚至向人民提起诉讼。

综上所述,对于员工请事假怎么扣减工资,目前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一般是依据公司规章制度和劳动合同约定,但它有个前提条件:不能逾越法律的强制性和原则性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条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智能法律助手 法行宝 AI智能咨询 法律计算器 法律意见书 法律文书 去提问 请假工资怎么扣 根据国家规定请假工资怎么算 劳动法规定员工请假工资怎么算 劳动法规定请假工资怎么算 为你推荐 根据国家规定请假工资怎么算 法律分析:一般在事假期间不发工资。因为劳动者请事假,是由于个人原因请假,没有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不属于法定应当支付工资报酬的情形。法律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一条 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何先龙律师 执业11年 资质认证 2022-05-13 劳动法规定请假工资怎么算 法律主观:事假:正常是当天的工资全扣,如果本月的休息日休完再请事假的话,还需扣除当月的全勤奖。 关于劳动法请假如何扣工资方法如下: 加点工资-5倍:原则上,每天工作时间为8小时,如果确实需要延长的,一般每日不应超过1小时,特殊情况下不超过3小时,且每月的加班总时不应超多36小时。加点工资按照原工资的1.5倍计发。 休息日加班工资-2倍:企业安排员工在休息日工作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工资2倍的标准支付加班工资。但企业也可以另行安排员工补休替代加班工资。 节日工资—-3倍:企业安排在法定节日加班的,应按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工资的3倍的标准支付加班工资。用人单位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不能以安排补休代替加班工资。法律客观:《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赵丹律师 执业14年 资质认证 2023-05-11 请假工资怎么扣 法律分析:(1)事假:员工因个人或家庭原因需要请假的可以向用人单位申请,经用人单位批准的假期,事假为无薪假,事假以天或者小时为计算单位。(2)病假:医疗期待遇,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时,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并给予法定的病假工作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3)年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如果经与员工协商,不批准员工休年假,那就要在员工申请的未休的年假期间支付员工3倍工资。(4)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女职工符合计划生育怀孕,发生流产先兆、早产先兆,经医生诊断证明需保胎休息的,用人单位应安排休息,但不计入医疗期,用人单位为其支付不低于本市最低工资80%的工资。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各地标准不一。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法律依据:《关于贯彻《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十九条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王志炜律师 执业6年 资质认证 2022-05-24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