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u盘4k齐会怎么样
2024-11-23 02:59:17 责编:小OO
文档


u盘4k齐会怎么样(u盘4k对齐有必要吗)序:之前一直关注SSD移动固盘,基本上已将公司的移动硬盘过渡到了人手SSD的地步,但总保不齐有人提出还是U盘好用的感叹。特别是一些苹果粉,时常在抱怨又找不到U口转接头了,那我就直接整个自带Type-C接口的U盘,这样你就没话说了吧。
在商城转了几圈下来,原生Type-C的U盘产品也不算少,但速度能达到SSD移动固盘的并不多,大部分还是读速120--150 MB/s为主,可挑的也就那几款而已。接下来,我们就折腾一下aigo Type-C高速固盘吧,看看U盘已达到何种速度。
aigo Type-C高速固态U盘(以下简称aigo高速固态U盘)一到手,我先在手机上折腾了一阵后,发现这货用于给手机扩容也不错。直接读取音视频文件、手机连接投影或直接投屏都要比PC端要方便。
但需要注意的是,aigo高速固态U盘默认为exFAT格式,但一些老旧安卓机型只能读取FAT32格式,因此碰到不兼容时还需要重新格式化才行。在格式化成FAT32后,同样可在MacBook上识别,兼容性最佳。
不过,FAT32格式并不支持单体积4G文件,读写性能也会打折扣。在U盘上,还是优先推荐exFAT格式,毕竟U盘是个需要频繁插拔的工具,良好的插拔支持是exFAT格式的重要优势之一。
是否感觉我这段话有些前后矛盾?又说FAT32兼容好,又说exFAT更适合U盘。其实这是一个取舍问题,最完美的解决方式就是换新手机就行了。另外,在手机读取U盘时一定要注意,使用完毕后要选择弹出或卸载U盘才可拔出。切记切记。不然数据丢失或出现错误,我可不负责。
接下来,我们走个流程,测试下aigo高速固态U盘的实际表现。
先使用CrystalDiskInfo对aigo高速固态U盘盘进行信息识别。这款aigo高速固态U盘空间大小约500 GB,传输模式SATA 600,支持ACS-2 Revision 3标准,理论最大速度在600MB/s,总写入与读取量均为0 GB,新得不能再新的盘体了。
▲ AS SSD Benchmark测试
AS SSD Benchmark测试中,aigo高速固态U盘的成绩相当不错,轻松取得了顺序读取497.51 MB/s和450.18 MB/s的写入成绩。写入达到420 MB/s以上这点,真的超乎我的意料。
▲ ATTO disk benchmarks测试
在ATTO disk benchmarks中,虽然写入有所下降,速度只保持在410 MB/s左右的写入,但读取却飙到515 MB/s上下,与官方宣传数值接近。
▲ HD Tune Pro
使用HD Tune Pro对aigo高速固态U盘进行20G数据的写入测试。从峰值上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读取还是写入,它们的速度走势均相当平稳,只在最初写入时会有个从320 MB/s拉高的上升值。而最终的结果为500 MB/s读取与450 MB/s的写入成绩,整体表现比较抢眼。
▲ FastCopy
FastCopy写入一部4K片源至aigo高速固态U盘中。传输速率轻松达到417 MB/s的数值,一个18G的片源也只需46秒即可完成。
在整个读写测试过程中,aigo高速固态U盘的温度略有些高,情况与我之前接触过的M.2 NVMe移动硬盘盒和拓展坞类似。在平时使用时没太大感觉,但遇到大文件持续传输时外壳均会明显的发烫,实测温度达到38℃左右。这应该是被动式的金属散热的通病。
此外,无论是在手机还是笔记本上,我们直接打开U盘上的4K视频时均不会有明显的延迟出现,只有拖动时间条时才会有1秒左右的停顿加载。
熟悉的配方
aigo的外包装依旧是熟悉的配方,红黑配色,几个简单的文字,并无产品效果图。此外,aigo的保修为3年质保,终身维护,属于常规的行业。
磁吸式的开盒方式,倒是让U盘整体提升了几个档次的感觉。说实话,本人还是第一次用上这么高档的U盘,以前都是塑料简包,剪开一丢就完事,而这次将纸盒掏空后,应该还可作为一个小收纳盒。
aigo高速固态U盘并没有因为自身固盘的“体质”而变大,尺寸与普通的U盘相同。全锌合金的外观,配合略微凸起的弧线,倒有几分跑车流线框架感,整体颜值上深得我心。U盘上手后没有割手感,边缘棱角有认真打磨。
aigo高速固态U盘采用标准Type-C接口设计,适用于超级笔记本、新款MacBook或者支持Type-C接口的手机设备上。虽说在新款MacBook上无需再使用U口转接头,易用性有巨大的提升,但要在台式机上使用时,就得装上C转U公接头。只能说略有取舍吧,对于新款MacBook用户来说,aigo高速固态U盘还是相当便捷的。
从这个一体的翻盖设计上看,应该是沿用了之前U391型号的模具,好处在于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丢U盘盖了。
不过,翻起的角度只能到90°,并不能完全达到翻起后贴后到外壳的地步,这就导致了一些使用上的困扰,让原先可以无视正反的Type-C接口有了方向性。
使用总结
【缺点】:1.翻盖设计让C口有了方向性。2.无挂绳开孔。
【优点】:1.体积小巧,方便携带。2.只是U盘的样式,却有超过普通SSD固盘的速度。3.可直接插在Type-C接口手机上使用。
在移动办公中,用得更多的依旧是U盘。她除了携带方便以外,要更贴合“移动”两字。在我的理解中,移动存储工具就做好“移动”的工作,不要用来当仓储盘使用,丢失数据的情况遇得还少吗?
依照我的个人经验,在实际的办公使用中,容量在128G至256G的会更合用,存放工程文件、视频素质包、照片源件已绰绰有余。而500G基本就已达到“上限”,哪怕是存放NASA的8.84亿像素银河系照片也可以存放20张了。至于更大的1T容量就完全没有必要,老老实实用NAS来仓储会更安全。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