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散文:母爱
2024-11-20 03:41:24 责编:小OO
文档


江秀俊
从19岁那年离开父母来到北京至今已经24年了。记得第一次离开家的时候,母亲送我去车站,一路上叮嘱我:“好好工作,好好吃饭。别想家。”我上了公交车。启动的时候。我回头看看母亲眼圈红了。
尽管还没开始走,就开始想家,可是我还是一离开就是多年。印象中最深的一次是结婚后,我和老公回家,带着我们6岁的儿子,我开车走好远的时候我发现母亲在跟着我的车跑。车里的我放声大哭。车外的母亲踉踉跄跄的追。
每一次回家,母亲认为最好的东西总能把后备箱装满。家里有年迈的奶奶,母亲离不了家。直到今天母亲没有去过我的小家一次。开始因为奶奶,后来,母亲的身体不允许了。
我每天忙得像陀螺,所以连母亲想我的感受我都没想过。一直到,我的儿子上大学。从小一直到儿子高中毕业,我们母子没有离开过。儿子上大学去住校了,好几个月不回来,有时候电话很少。我才身心体会到那种牵挂孩子的心情。
这时候我便想起母亲,这种牵挂,想念的感觉是从我19岁起,我就给了母亲。今年50岁的我,让母亲揪心牵挂了31年。但是母亲什么也不说,从来都是家里都好,只是,只要有人回老家,或者是我周边的朋友来北京。母亲一次不落的要捎上我们家的土特产。我喜欢吃的。每次都是。母亲从来没有忘记过我的一个小小的爱好。哪怕是时过境迁,多年以后,我已经不喜欢吃的当年的那些小零嘴。
可我呢,竟然没有为80岁的母亲单独回老家庆祝过一次生日。儿子的大学生活开始,我才知道反省自己。
无论我工作多忙,生意多艰难的时候我都会跟我儿子说,我和爸爸一切都好,你安心读书。其实疫情期间,我公司早就瘫痪了。我开了多年的餐馆,承受不起高昂的房租,已经关闭了。依然对儿子说,咱们家生意一切顺利,你放心。
理解了做母亲的心,知道了我母亲的这辈子对我的牵挂,和无奈的等待,我除了经济上给予母亲最好的生活。时间上我尽量的多陪母亲。弥补是不可能的了,让自己心里少一点愧疚。让母亲在有生之年,少一点牵挂。
世界上的爱。唯一称得上大爱的,就是母亲的爱。她不但给了你生命,还把她一生最好的年华和爱都给了你。
作者简介:
江秀俊,北京市作协会员,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团结报》《青岛早报》《劳动午报》《西安午报》《羊城晚报》《桂林晚报》等全国期刊报纸副刊发表稿件上百篇。
《巴蜀文学》出品
主编:笔墨舒卷
达州广播电视报(达州新报)《凤凰楼》副刊选稿基地。
凡在“巴蜀文学”平台上同期阅读量较高优质稿件,将被达州广播电视报刊用。
投稿邮箱:gdb010@163.com
特别说明:来稿严禁抄袭,作者投稿时,须在文首标明“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字样。如不是原创稿件一律拒用。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