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行路难古诗原文翻译 行路难的翻译和赏析
2024-11-20 03:58:28 责编:小OO
文档


行 路 难
唐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作者、背景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诗词主题
本诗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诗词鉴赏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译文: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①樽(zūn):盛酒的器具。清酒:清醇的美酒。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②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馐”,美味的食物。直:同“值”,价值。
理解:渲染朋友为李白所设的饯行之宴的丰盛与隆重:不仅酒具杯盘珍贵,酒菜也很值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译文: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①箸(zhù):筷子
②顾:看
理解:“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这时却“停杯投箸”不能饮,足见内心的不平静,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译文: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理解: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诗人空怀一片报国之心,非但不被皇帝任用,反被“赐金还山”此情形不也是冰塞黄河,雪满太行吗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译文:遥想当年,姜太公溪边垂钓,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乘舟梦日,受聘在商汤身边。
典故:相传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
理解: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又给诗人增添了信心。
尾联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译文: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
理解:四句节奏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逼真地传达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
尾联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渡过茫茫大海。
①会:终将。 云帆:高高的船帆。 济:渡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比喻终将实现远大理想。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理解:他那种积极入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重树信心与豪情。
巩固练习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答: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2、面对“金樽清酒”“玉盘珍羞”,诗人为何“停杯投箸不能食”
答:作者想到现实之路充满坎坷险阻,前途迷惘无所适从,因而内心愁苦而对玉盘珍馐也无法下咽。
3、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内心情感
答: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4、展开合理想象和联想,描绘“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所展现的画面。
答:他端起酒杯,却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撂下了。因为精神苦闷,所以眼前摆着这么多美味佳酿,也难以咽下。他离开坐席,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中茫然。
5、渡河登山的描写象征什么
答: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概括现实生活中四处碰壁的深刻感受,具有比兴作用:冰雪喻阻遏之冷酷,满塞喻阻遏之严重。
6、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哪两个典故其用意是什么
答:一是“垂钓碧溪”,即引用了姜太公渭水河边垂钓,遇周文王,被重用的典故;二是“乘舟梦日”,引用了伊尹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不久受到国君重用的典故。诗人的用意是为了表明诗人对自己未来的从仕之路仍有所期待。
7、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1)用了四个三字短语,节奏短促,反复咏叹,(2)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感叹或感慨、迷茫等。
8、作者唱出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展望的两句诗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自古为人称道,请说说此句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10、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
答:“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1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常用作毕业赠言,请说说理由。(2分)
答:此句用典,表达了乐观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意在告诫人们,即使人生处于低潮也不应该放弃理想、信念,只要坚持,机遇总会有的,理想终会有实现的时候。
12、赏析《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答:这两句诗意思是:尽管前路阻碍重重,但总有一天,可以乘风破浪,到达理想的彼岸。长风、破浪、直挂、济沧海,尽扫前面茫然苦闷带来的沉郁之气,表现了诗人自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后人常以这两句诗自勉或鼓励他人执著追求理想。
13、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苦闷茫然,变为对仕途前程的期盼,再到坚信。
14、这首诗反映出诗人当时怎样的矛盾心理
答:反映出诗人既苦闷、迷惘、愤慨又积极乐观、执着的复杂心理。
15、通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答:一个虽饱含苦闷,愤懑迷茫之情,却又充满信心,执著地追求理想,满身豪气的诗人形象。
中考真题检测
1.【2019年内蒙古通辽市 】(3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开头两句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诗人悲愤、失望的情绪。
B.“欲渡”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诗人想有所作为但事与愿违,志向难以实现的矛盾、痛苦的心情。
C.“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向往。
D.末尾两句是全诗的最强音,表现诗人摆脱苦闷,相信理想终会实现的乐观与自信。
答案:C.有误,“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渴望重新得到重用而不是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向往
2.【2019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题】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诗,使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2分)
答案:示例:用典(或运用典故),表现了诗人渴望自己也能像姜太公、伊尹那样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3.【2018年河南省中考】
(1)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中的画线句(2分)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人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2分)
答案:(1)三字短句,简短有力,表现前路的艰辛。
(2)人们往往在身处逆境、苦闷时自我安慰、自我鼓励时引用它。
因为这两句诗抒写了诗人在长安历经仕途险恶时的深切体验,表现了诗人摆脱苦闷、相信理想终会实现的自信与乐观。
4.【2018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
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古诗主要抒发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愤激之情,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B.诗歌以叙事开篇,第一二句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三四句急转直下,“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抑郁和苦闷。
C.第五六句用“冰塞川”“雪满山”比喻仕途的艰难,形象化的语言中蕴含无限的失意;第七八句诗人巧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进一步抒发了政治失意的悲愤之情。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冲开险阻,到达理想彼岸,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答案:C
5.【2018年中考题】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采用乐府古题“行路难”,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
B.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著”“拔剑四顾”,透露出内心的迷惆痛苦。
C.“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
D.诗人反复感叹“行路难”,唱出了无穷忧虑、焦灼不安的心声。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
答案:(1)C (2)这两句话充满对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执着追求的豪迈情怀。
6.【2017年湖南省湘西中考题】
(1)以下诗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借典故,直接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行船路上必能安全到达彼岸的坚定信心。
(2)通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答案:(1)B (2)是一个积极、乐观、执着的诗人.
7.【2017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题】
(1)“闲来垂钓碧溪上,复乘舟梦日边”这句话在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2)简要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
答案:10.(1)运用典故或借典故抒情言志。
(2)诗人用“长风破浪”“济沧海”来比喻自己的政治思想一定能实现的坚定信念,表现了诗人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