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斗七星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颗星组成,它们被古人联想为古代酒斗的形状。其中,天枢、天璇、天玑、天权构成斗身,亦称魁;玉衡、开阳、摇光构成斗柄,亦称杓。
2. 北斗星随着季节和夜晚时间的不同,会在天空的不同方位出现。古人根据夜晚初昏时斗柄的指向来判断季节:斗柄指东代表春天,斗柄指南代表夏天,斗柄指西代表秋天,斗柄指北代表冬天。
3. 天枢星,又称贪狼星,是“阳明星之魂神”的说法出自《黄老经》。在天文学中,它的名字是 Dubhe,国际通用名是 αUma。
4. 天璇星,又称巨门星,被认为是“阴精星之魂神”。它的天文名称是 Merak,国际通用名是 βUma。
5. 天玑星,又名师旷星,被称作“真人星之魄精”。它的天文名称是 Phecda,国际通用名是 γUma。
6. 天权星,又称文曲星,被认为是“玄冥星之魄精”。它的天文名称是 Megrez,国际通用名是 δUma。
7. 玉衡星,又称廉贞星,被看作是“丹元星之魄灵”。它的天文名称是 Alioth,国际通用名是 εUma。
8. 开阳星,又称武曲星,被认为是“北极星之魄灵”。它的天文名称是 Mizar,国际通用名是 ζUma。
9. 摇光星,又称破军星,被称作“天关星之魂明”。它的天文名称是 Alkaid,国际通用名是 ηUma。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