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态度具有的特性
2024-11-21 17:38:38 责编:小OO
文档


态度具有的特性主要包括稳定性、对象性、内在性和外显性。

首先,态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意味着一旦个体对某一事物形成了特定的态度,这种态度就不会轻易改变。例如,一个人对于环保的积极态度,可能会长期保持并体现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如定期参与环保活动、减少资源浪费等。态度的稳定性使得个体在面对相似情境时能够表现出一致的行为倾向。

其次,态度具有对象性。这指的是态度总是指向某个具体的事物、人或观念。例如,一个人可能对某个品牌持有好感,而对另一个品牌则持负面评价。这种对象性使得态度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选择性,个体在表达态度时通常会明确指出其所针对的对象。

再者,态度是内在的心理倾向。它存在于个体的内心世界中,虽然无法直接观察,但可以通过个体的言行举止来推断。例如,一个人对于工作的热爱,可能从他的工作效率、投入程度和面对挑战时的积极态度中体现出来。这种内在性使得态度成为个体心理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态度还具有一定的外显性。这意味着态度会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个体的行为表现出来。虽然态度是内在的,但它并非完全不可见。个体在面对特定情境时,其态度往往会通过语言、表情、肢体动作等方式不自觉地流露出来。例如,一个人对于某个话题的浓厚兴趣,可能会在与他人交流时表现出积极的倾听和回应。这种外显性使得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个体的行为来推测其内心的态度。

综上所述,态度具有稳定性、对象性、内在性和外显性这四个主要特性。这些特性共同构成了个体态度的完整框架,使得态度在个体心理和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